謝公墩
走馬白下門,投鞭謝公墩。昔人不可見,故物尚或存。
問樵樵不知,問牧牧不言。摩挲蒼苔石,點檢屐齒痕。
想此絓長檣,想此倚短轅。想此玩云月,狼籍盤與樽。
井逕亦已沒,漫然禾黍村。摧藏羊曇骨,放浪李白魂。
亦已同山丘,緬懷蒔蘭蓀。小草戲陳跡,甘棠詠遺恩。
萬事付鬼箓,恥榮何足論。天機自開闔,人理孰畔援。
公色無懼喜,儻知禍福根。涕淚對桓伊,暮年無乃昏。
走馬白下門,投鞭謝公墩。昔人不可見,故物尚或存。
問樵樵不知,問牧牧不言。摩挲蒼苔石,點檢屐齒痕。
想此絓長檣,想此倚短轅。想此玩云月,狼籍盤與樽。
井逕亦已沒,漫然禾黍村。摧藏羊曇骨,放浪李白魂。
亦已同山丘,緬懷蒔蘭蓀。小草戲陳跡,甘棠詠遺恩。
萬事付鬼箓,恥榮何足論。天機自開闔,人理孰畔援。
公色無懼喜,儻知禍福根。涕淚對桓伊,暮年無乃昏。
騎馬奔馳到白下門邊,放下馬鞭登上謝公墩。昔日的謝安已難再見,舊物卻還或許留存。詢問樵夫他不知情,問牧童也默不作聲。撫摸著生滿蒼苔的石頭,查看當年木屐的齒痕。想象這里曾系過長帆,想象這里曾靠過短車。想象謝公在此賞云月,杯盤狼藉宴飲正歡。如今井邊小路已消失,滿眼是種著禾黍的村莊。羊曇的遺骨早已消亡,李白的魂魄也已飄散。他們都已同歸山丘,追思中仿佛看見種植的蘭蓀。謝公‘小草’的戲言成陳跡,如甘棠般留下仁政遺恩。萬事都歸陰間簿冊,榮辱何足論說。自然規律自有開合,人間常理誰能抗拒。謝公神色無悲喜,或許早知禍福根源。暮年對桓伊流淚,莫非是老來昏聵?
白下門:古建康(今南京)城門名,故址在今南京金川門外。
謝公墩:東晉謝安曾登臨的山墩,在今南京城東。
摩挲(mó suō):用手撫摸。
點檢:檢查、查看。
絓(guà):掛、系。
摧藏(cuī zàng):悲傷、哀痛。羊曇:謝安的外甥,謝安死后曾過謝公墩而痛哭。
甘棠:《詩經》中以甘棠喻對仁政的懷念,此處指謝安的遺澤。
鬼箓(lù):陰間的簿冊,指消亡。
畔援:抗拒、違背。
桓伊:東晉將領,曾為謝安被猜忌鳴不平,謝安聞之流涕。
此詩為蘇軾于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通判杭州途中,經金陵(今南京)訪問謝公墩時所作。時王安石變法方興,蘇軾因政見不合自請外任,途經謝安故跡,借歷史興亡抒發對人生、政治的思考。
全詩以謝公墩為線索,由今及昔,由景及人,通過對謝安故跡的憑吊,感慨歷史人物雖留遺澤終歸塵土,進而超越個人榮辱,思考自然與人事的規律。體現了蘇軾對歷史深度與人生本質的哲思,是其詠史懷古詩的代表作之一。
聲連萬戶,更誰家思婦,相和砧杵?角倦笳慵辛苦向,三十六街催曙。眠待遲歸,會憐輕別,記個人聽處。征衫正薄,那堪敲傍孤旅。勞汝繞遍重闉,堤防密密,怕夢魂飛去。萬遞千回愁共永,還雜滴階涼雨。征馬嘶霜,荒雞啼月,多少良宵誤。扁舟明日,雁更還在煙浦。
早起難勝上水寒,為君還復念湖灘。泥滑蹇驢難跨去,七言聊遣問平安。
秘冊傳鈔到上清,下簾蕭散愛君平。松陰格破苔低補,井檻泥洼菌寄生。香界談經山芋火,雨鐙搖夢水葒聲。壯年一樣供虛擲,卻羨攤書萬里行。
經行修竹小窗軒,閉戶看書記昔年。薄宦縈人塵瞇目,空馀棲遁此心堅。世事身心水一杯,是非膠擾付蚊雷。吾生只合閒蕭散,多少年光節物摧。
江南晴色滿諸峰,隔水青青一嶺松。客去瀟然閒隱幾,夕陽高枕聽山鐘。
攜朋散步,愛多情皓月,照人衣上。逐隊最嫌鐙市鬧,車馬六街塵飏。十棒嬌歌,千群戲鼓,何似鐘魚響。禪關試叩,佳哉此夕游賞。才是小據蒲團,同拈香偈,便作逃禪想。留客仲殊偏解事,蜜酒半罌剛釀。高下樓臺,參差金碧,層疊翻銀浪。花宮人靜,泠泠仙梵猶唱。
屴崱記登臨。石鼓山陰。白頭共我兩沉吟。隔海相望何所見,峽樹森林。霹靂涌潮音。萬象更新。經營終仗老成人。定使華嚴樓閣現,嘉惠臺民。
豈其伐與國,獨不命先君。想得還師去,難堪此語聞。
我為東齊人,君為南楚客。相逢晉水陽,結交見肝膈。絲竹列廣庭,嬿婉屆良夕。自謂長如此,詎知有行役。行役在塞門,念茲傷魂魄。戀戀不能別,乃至曠野中。銜杯各惆悵,日暮生悲風。悲風捲蓬草,一西還一東。塵世多變態,后會安可同。攜手望云衢,愧彼雙飛鴻。
將進酒,持勸君。百年光陰若流水,勸君滿飲須十分。君不見石崇錦幛五十里,何如子夏衣懸鶉。豈論古人與今人,富貴貧賤同反真。名流青史信足貴,骨埋黃壤誰知聞。起舞待明月,高歌遏行云。勸君有酒且盡醉,無仆仆爾勞心身。
翠幄陰濃,最宜婪尾春歸后。細風輕逗,依約低長袖。瞥見妍姿,窈窕明如繡。簾垂晝。曲欄桿右,一架煙痕瘦。
朔風吹空林,月黑天茫茫。羈懷迫殘歲,望遠魂飛揚。吾弟薊北來,促我戒歸裝。艱難成一官,蕭瑟馀妖孛搖寒芒。州城常戒嚴,軍政迫不遑。安能顧兒女,言歸慰高堂。烽燧幸暫休,豫楚同豐穰。念我白發親,倚閭久相望。命我賦歸寧,慈恩浹肝腸。去住難為心,萬緒俄低昂。女子古有行,善全竟無方。中宵不成寐,攬衣盼晨光。舉室送我行,相看意徬徨。憶昔初來時,夭桃花正芳。今日得歸去,寡鵠悲何長。三十鬢已絲,顧影憐清孀。滄桑多積感,人事紛難量。哀哉生別離,兩地同參商。何當聯骨肉,聚首共一堂。再拜戀庭幃,涕下沾衣裳。君姑執我手,丁寧話難忘。水陸千里馀,關津限河梁。征途值隆冬,木落飛嚴霜。古驛生驟寒,周道多虎狼。朝晚宜自慎,小別原尋常。聞之益悲愴,欲答不能詳。揮手強出門,惝恍若有亡。倏忽已三舍,輪蹄去何忙。草枯蔽原野,落日征塵黃。釣臺渺何處,凝睇空神傷。
一丘一壑笑談開,安用相逢把酒杯。雨后雨前牙爪在,細磨春色待君來。
一灣澄碧一絲緡,洗卻平泉草木塵。溪上唱歌隨孺子,樓頭作客盡仙人。鵁鶄帶月移西瀼,蛺蝶分花過北鄰。白石青山從此始,不將簪帶惱居民。溪光桃燄煖紛紛,漸遠喧囂漸不聞。階下每流無械水,窗間時有不歸云。糟壇屢建三章約,花社新頒凡錫文。一曲垂楊十里板,醉中偏倚石榴裙。
數千里外露陽神,丹灶灰寒結紫云。兩虎歸林人不見,數枝茵草鶴穿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