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甫出釋惠崇畫要予作詩
畫史紛紛何足數,惠崇晚出吾最許。
旱云六月漲林莽,移我翛然墮洲渚。
黃蘆低摧雪翳土,鳧雁靜立將儔侶。
往時所歷今在眼,沙平水澹西江浦。
暮氣沈舟暗魚罟,欹眠嘔軋如聞櫓。
頗疑道人三昧力,異域山川能斷取。
方諸承水調幻藥,灑落生綃變寒暑。
金坡巨然山數堵,粉墨空多真漫與。
大梁崔白亦善畫,曾見桃花浄初吐。
酒酣弄筆起春風,便恐漂零作紅雨。
流鶑探枝婉欲語,蜜蜂掇蕊隨翅股。
一時二子皆絕藝,裘馬穿羸久羈旅。
華堂豈惜萬黃金,苦道今人不如古。
畫史紛紛何足數,惠崇晚出吾最許。
旱云六月漲林莽,移我翛然墮洲渚。
黃蘆低摧雪翳土,鳧雁靜立將儔侶。
往時所歷今在眼,沙平水澹西江浦。
暮氣沈舟暗魚罟,欹眠嘔軋如聞櫓。
頗疑道人三昧力,異域山川能斷取。
方諸承水調幻藥,灑落生綃變寒暑。
金坡巨然山數堵,粉墨空多真漫與。
大梁崔白亦善畫,曾見桃花浄初吐。
酒酣弄筆起春風,便恐漂零作紅雨。
流鶑探枝婉欲語,蜜蜂掇蕊隨翅股。
一時二子皆絕藝,裘馬穿羸久羈旅。
華堂豈惜萬黃金,苦道今人不如古。
畫史上的畫家眾多哪值得一一列舉,惠崇晚年出現我最贊賞他。六月的旱云在林莽間翻涌,仿佛讓我悠然置身于江洲水渚??蔹S的蘆葦低垂,積雪覆蓋著泥土,野鴨大雁安靜佇立,相伴成侶。往日經歷的場景如今就在眼前,是那沙岸平緩、水波清淺的西江之濱。暮氣籠罩,船只沉浸在暗網之中,斜躺時仿佛聽到咿呀的櫓聲。真懷疑這位僧人有高超的畫技,能截取異域山川的靈秀。如同用方諸承露調和幻藥,在生綃上揮灑便變換出寒暑之景。金坡的巨然畫過幾幅山圖,雖筆墨眾多卻實在隨意。大梁的崔白也擅長繪畫,我曾見過他畫的初開潔凈的桃花。酒酣時揮筆仿佛吹起春風,真擔心那桃花會飄零如紅雨。流鶯探枝婉轉似要言語,蜜蜂采蕊緊隨翅膀。這兩位一時都是絕藝高手,卻衣著破舊、長期漂泊。華堂中的人豈惜萬兩黃金?卻總說今人不如古人。
惠崇:北宋僧人,能詩善畫,工于小景,為“宋初九僧”之一。
翛(xiāo)然:無拘無束、自在的樣子。
翳(yì):遮蔽、覆蓋。
儔(chóu)侶:伴侶、同伴。
魚罟(gǔ):漁網。
三昧力:佛教用語,指修行的最高境界,此處喻指繪畫的高超技藝。
方諸:古代一種承露的器具,用青銅制成,形如盤。
巨然:五代宋初畫家,工山水,與董源并稱“董巨”。
崔白:北宋畫家,擅花竹、禽鳥,畫風清疏靈動。
穿羸(léi):衣著破舊,身體瘦弱。
羈旅:長期漂泊在外。
此詩約作于北宋神宗時期,蘇軾與惠崇、崔白等畫家交往密切。友人純甫出示惠崇畫作,請蘇軾題詩,蘇軾借題畫之機,既贊惠崇“晚出最許”的畫藝,又聯想起同為“絕藝”卻漂泊的崔白,借此批評時人重古輕今、忽視當代藝術家的風氣。
全詩以題畫為引,通過對惠崇、崔白等畫家技藝與際遇的描寫,既展現了北宋繪畫藝術的高超,又暗含對藝術評價不公的感慨,是蘇軾論畫詩中“重藝輕名”思想的典型體現。
何人夜折苕溪雪,吹落山堂寄清絕。
夢回軒檻非人間,一岸扶疎碎殘月。
秋風索索秋意晚,葉外參差明疊??。
頗似江南短棹歸,平沙鴈落汀洲遠。
蒼濤遶窗碧玉寒,中有漁父千古閑。
知君胸次五湖闊,波聲髣髴游杏壇。
少林之孫韻枮木,避世避人何用逐。
渭川謾復千畝多,江上由來一葦足。
伊昔拜芝宇,詞場話俊游。
一從分袂日,五閱鲙鱸秋。
別夢思何極,長川逝莫留。
蓋棺俄隔世,空遣淚橫流。
又添犬馬齒,常恐牛羊夕。牙無數株牢,鬢已太半白。
六朝貴人家,珊瑚高數尺。復有陵邑豪,沃壤動連陌。
居然燕巢幙,忽矣駒過隙。伊傅亦中壽,至今名赫赫。
蒼苔臥風雨,曾乏斷碑額。中原五十載,胡騎亂禹跡。
誰當懶折腰,去學陶彭澤。憂端壓不下,中夜歌秀麥。
昭代豈無人,腰黃眼前赤。鴻儒籌禁蒼,壯士守邊埸。
罷歌且杯酒,澆此懷抱積。柴門剝剝響,已有賀年客。
三旌之位不足貴,萬鍾于我其何加。
誰如日飲無骨相,底用眼眩鳩盤茶。
哦詩清籟助蕭爽,角壯余子空雄夸。
東洋北若不汝較,望嘆自失無津涯。
故里猶牽夢,他鄉且定居。
老于經卷熟,病與酒杯疏。
耕稼少豐歲,交朋多素書。
飄零常自笑,潦倒更如誰。
洪蒙一判天地曉,萬古茲山青未了。
朔南聲教本一源,大地圖輿古無考。
玄冥此來事游戯,剪水作花南到地。
臘前不識豐年瑞,翻令粵犬云間吠。
山城春半時,底事風作惡。小隠杜書帷,暗想花蕭索。
命駕訪林藪,尋芳到叢薄。漫山粲百英,隨分有余樂。
縈回度城陰,徙倚步禪閣。山僧正齋余,茗椀快新瀹。
壁間有佳句,一誦喜且愕。登堂陳杯盤,痛飲自諧謔。
新詩恣賡酬,郢匠成妙斲。忘機物不疑,屋山下烏啄。
松風動豪氣,號怒響林壑。顧我亦楚狂,高興復誰托。
揮毫屬同游,聊共題新堊。
昔人逢秋每悲思,往往推本騷人言。
安知四時皆足樂,但愿一切長無冤。
山林朝市等昔夢,榮悴開落俱陳根。
不如沉醉了萬事,春蘭秋菊誰能論。
江上晴光照眼濃,十分春色滿城東。
客懷何限湘波綠,漕事方殷漢粟紅。
雅有詩情添興遠,可無酒力破愁攻。
舳艫早晚蒲帆穩,長嘯東南萬里風。
人言物不齊,相較三十里。
以梅等群芳,何啻隔弱水。
杜陵狀百物,無語可著此。
巡簷索之笑,但不禁冷蕊。
異時憂世士,太息恨才難。
每見公身健,猶令我意寬。
雕零竟何極,回復豈無端。
此理終難解,天風大隧寒。
讀書須讀經,學文須學古。
青松故不換,白發早可數。
我亦窶人子,風雨蔽蓬戶。
胡為數相過,夜話恒過午。
落葉一二數,遙夜忽已午。
百年能幾何,望道猶未睹。
清揚得邂逅,簡易從險阻。
明朝買扁舟,萬議付風雨。
新詩話別恨,為我謝酸楚。
蒼蒼歲后竹,白首見肺腑。
要有不別時,尸居一環堵。
食黮從吾化,安輿本若情。
有能奔晉盜,何用筑秦城。
一邑誠天幸,三年頼政平。
儒功固如許,儀舌漫縱橫。
江行幾日風打頭,江上客子添牢愁。
人言水神喜作祟,客欲精禱姑維舟。
平生結習口語業,篇詩敢告波神休。
欣然回首領此意,一息千里聊乘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