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子儀瀛州借馬寄安撫待制
塞草黃明畜牧肥,外閑千駟氣增威。
權奇毛骨森相映,騕褭精神動若飛。
暫借行人持玉節,屢陪方伯展朱旗。
料君早晚趨嚴召,安穩乘歸從六騑。
塞草黃明畜牧肥,外閑千駟氣增威。
權奇毛骨森相映,騕褭精神動若飛。
暫借行人持玉節,屢陪方伯展朱旗。
料君早晚趨嚴召,安穩乘歸從六騑。
邊塞的草兒枯黃,牲畜肥壯,外邊馬廄里千匹駿馬氣勢威嚴。毛色奇異的駿馬鬃毛森然相映,像騕褭一樣神駿靈動好似能飛。暫時借給使者持著符節出行,多次陪著地方長官展開紅旗。料想您不久后就會被緊急召回京城,安穩地乘坐著六匹馬拉的車回去。
外閑:指宮外的馬廄。
權奇:奇特不凡,形容馬的毛色或姿態。
騕褭(yǎo niǎo):古代良馬名。
玉節:古代使者所持的符節。
方伯:殷周時代一方諸侯之長,后泛指地方長官。
六騑(fēi):古代天子的車駕用六匹馬,稱六騑。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題可知是詩人和李子儀交流瀛州借馬之事并寄給安撫待制。當時邊塞地區畜牧業發達,馬匹眾多,可能友人因公務出行需要借馬,詩人借此表達對友人的情誼和祝愿。
這首詩主旨是圍繞借馬之事,展現邊塞駿馬風貌,表達對友人的祝福。其特點是生動描繪駿馬形象,營造出豪邁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邊塞生活和人際交往情況。
螻蟻何能格上穹,況于三伏蘊隆中。瓣香載走神龍廟,法象俱來大梵宮。出岫金身能普濟,臨池玉醮可幽通。尚憑使者疏冤獄,歌舞豐年與眾同。
四郊茫茫沙草白,青山迢遙亙西北。涿州百里近都門,北來南去無晨昏。道邊郵亭連古堠,時平不置官軍守。土墻茆屋盡耕屯,半插青簾賣新酒。牛車轔轔沖早寒,爭先槁秸輸縣官。少年家家便騎射,雉兔如林不論價。由來意氣傾山岡,邂逅相逢肯相借。伐石為碑記古人,凄涼遺刻百年存。摩挲三嘆憶盛德,路人為指樓桑村。
初度重逢巽上坤,庭闈應念子生孫。好將吉語傳金母,更把歸音報玉昆。
制作清高識睿才,筆花常向夢中開。天然寫出陽春調,下里巴人不敢裁。
月亂繁枝花唼水。擬倩春風,吹播相思子。綠柳深知離別意。一春肯為風流死。閑卻吳山波不起。幾度良宵,人去終如此。簾隔燈紗紅漸紫。暖香欲放同心蕊。
澗泉繞路十里,石屋棲云數家。何處微風醒酒,溪南紅杏新花。
已得周花甲,應能駐大年。朱顏猶四十,白發未三千。曲逆長貧后,扶風益壯前。春來方一日,已覺客愁捐。
我愛西巖好,風光足大觀。微波分太液,咫尺是長安。
庭槐先人手所植,再世清陰方滿臺。慚愧兒孫種桃李,花枝準擬當年開。
積水重湖滿,新蒲綠葉齊。荷花香十里,宛似若耶溪。
結束良家子,翩翩居帳下。從軍不數年,節鉞安可假。恥隨五校后,單騎走朔野。龍劍躍且鳴,奪得追風馬。
庭中芙蓉花,冉冉朝露晞。渥膏不能沐,斂發出重闈。故鄉諒不惡,何為在天涯。仰天長嘆息,入戶復躊躇。盻盻芳樹枝,悲風入我帷。
綠鴨東陂已可憐,更因云竇注西田。鑿開魚鳥忘情地,展盡江河極目天。向夕舊灘都浸月,過寒新樹便留煙。使君直欲稱漁叟,愿賜閒州不計年。西北云波逗異津,兩陂相合到城闉。橋橫斷岸才通舫,路轉新洲不踏塵。倒影剩容霞底日,暖光平展鑒中春。摧頹病守時無用,堪與鷗鷴作主人。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關山近,終知返路長。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蒼蒼。引領見京室,宮雉正相望。金波麗鳷鵲,玉繩低建章。驅車鼎門外,思見昭丘陽。馳暉不可接,何況隔兩鄉。風云有鳥路,江漢限無梁。常恐鷹隼擊,時菊委嚴霜。寄言罻羅者,寥廓已高翔。
堂上鳴琴百務休,美人何處不風流。家家弦誦尋常事,最是花時月滿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