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翰畢學士外制柴舍人故兵部閣老王公之門生又與第五廳舍人同在兩制追思余慶因賦短章寄于三君子
掌貢司言耀圣朝,宦途屯否數難逃。
雄文自貯胸中甲,直氣誰防笑里刀。
黃閣不登名甚屈,紫垣終老道彌高。
君看身后榮多少,兩制門生伴鳳毛。
掌貢司言耀圣朝,宦途屯否數難逃。
雄文自貯胸中甲,直氣誰防笑里刀。
黃閣不登名甚屈,紫垣終老道彌高。
君看身后榮多少,兩制門生伴鳳毛。
掌管貢舉、司掌言論而在圣朝顯耀,仕途的艱難與順利,這命運難以逃脫。你們胸中自有如兵甲般的雄文,剛直的正氣卻難防他人笑里藏刀。未能登上宰相之位實在是太委屈,在中書省任職到最后道德愈發高尚。你看他們身后的榮耀有多少,兩位內制官員的門生如鳳凰羽毛般珍貴。
掌貢司言:掌管貢舉、司掌言論之事。
屯否:艱難與不順。
胸中甲:指胸中的才學謀略如同兵甲。
笑里刀:比喻表面和善,內心險惡。
黃閣:指宰相官署。
紫垣:指中書省。
兩制:指內制和外制,是宋代翰林學士和知制誥的合稱。
鳳毛:比喻珍貴而稀少的人或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題可知,作者與畢學士、柴舍人、王公是師生關系,且都在兩制任職。當時官場可能存在復雜的人際關系和不公平現象,作者看到友人雖有才華卻仕途不順,因而創作此詩追思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仕途坎坷的惋惜和對其才德的贊美。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意象和對比手法突出主題。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官場情況和文人之間的情誼。
禁御宣勞重近臣,貂蟬奕葉載恩綸。入參帷幄抒丹悃,出典周廬翊紫宸。鎮靜實堪心膂寄,老成尤見性情純。天家濊澤無私厚,勤恪應沾雨露頻。
蘇公特達有思文,變后重圖擁戴勛。天命未知歸圣主,國恩浪說報先君。危時節勁身能死,正統辭嚴義不聞。空使海南多殺士,至今此案尚紛紜。
萬感外形骸,儼然虛堂寂。明毫冠群彩,幽神資始績。妙象非夙預,俗覽豈良覿。析之會入微,清玩心無懌。金肌昧真見,八音愚正聞。玄空了無托,至涉寧有勛。森羅會都寂,長空銷積氛。良哉此達觀,局士安與云。融抱回曲照,熙如鑒中象。諦覽無遺心,虛求非滯想。追夢忘始終,通幽宛如往。藉此會神姿,逍遙期西賞。鑒極玄想孤,動靜如為區。大象詎形儀,大方誰廉隅。正賞不隱括,妙踐無回迂。心澄遍知海,粲粲黃金軀。
弒姑殺子欲何為,傷敗彝倫總不知。禍亂晉朝誠在己,滅亡父族咎歸誰。
一不愛乖崖傲物,又不愛像樓打樓。飽諳世事慵開口,暗展雙眉自點頭。
李白曾為七澤游,東窺云夢帶昭丘。竹枝歌罷巴童醉,月在西陵萬樹秋。
蘭膏收拾芙蓉匣。杏腮紅雨春纖雪。羞綰合歡裳。偎郎抱玉匡。香微煙穗滅。漏促瓊簽徹。殘夢正迷離。寒雞背月啼。
穿云絡日苦悲吟,澗底潺潺覓好音。弦管笙簧寒碎玉,源頭深處細追尋。
山云浮雪舫,溪月上花臺。奇字主人識,誰能載酒來。
平生結得楮生緣,覓句抄書日費捐。只有夜窗宜暫舍,也須包裹伴幽眠。
盈盈高山草,寂寂幽壑蘭。春風非有異,地卑長歲寒。我來采薇蕨,對此空吁嘆。安得有仙術,移之向層巒。日夕游園中,有鳥西北來。飛飛林木間,欲棲久徘徊。鳥棲尚徘徊,人情豈無猜。所以富春翁,不共漢塵灰。
雄文元命世,直氣早成風。受任衰遲后,安邦反側中。回天深有力,扈圣恥言功。事已身隨去,驚嗟柱石空。
靡靡遵歸路,岧岧見驛樓。朱簾迎日捲,畫栱礙云浮。眺覽通恒岱,躋攀切斗牛。乘軺來使節,馳驛駐行騶。送爾今重過,憑高試一留。詩成清似玉,灑翰記曾游。河水深無極,河梁構石崇。映波疑墜月,倚岸訝垂虹。華表東西出,蘭舟上下通。屢經題柱客,誰論濟川功。甃古苔紋暗,亭虛柳色濃。送君攜手處,征騎莫匆匆。菡萏開初盛,池塘及早秋。根從玉井得,葉似鏡湖稠。麗彩凝云動,清香抱露浮。娉婷漢女出,窈窕洛神游。折贈寧忘遠,聽歌或弭愁。惟將君子意,臨別寄綢繆。
風落松梢雪,山收竹外煙。清吟凝醉眼,獨立聳新肩。
古莽伏圓址,新搆敞方榭。去家不百步,連山凡幾架。衡門夾栟櫚,卑池注微瀉。群峰列窗牖,佳木依檐瓦。碑碣墻垣中,階級陂陀下。曠霽坦以來,遠暮蒼然化。亭北指夕月,高臺嘯清夜。嘉賓燕屢入,麗人時或迓。臥榻楔巖石,旁戶達僧舍。主人胡不歸,樵海未云罷。束樵溯游風,于茲焉息駕。浚池疊青山,山色落池里。上栽百歲樹,下周三折水。日夕眾鳥下,客至數魚起。助筵摘果實,開蕪種芋子。上山一以望,高城正東迤。波漾堂壁瑩,野闊登覽美。羨子善結架,多在聚景址。彼亭既孤絕,茲地何曠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