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十六韻
艷絕百花慚,花中合面南。賦詩情莫倦,中酒病先甘。
國色渾無對,天香亦不堪。遮須施錦障,戴好上瑤簪。
苞拆深擎露,枝拖翠出藍。半傾留粉蝶,微亞摘宜男。
鄰妓臨粧妬,胡蜂得蕊貪。忽翻晴吹動,濃睡晚煙含。
話別年經一,相逢月又三。遣吾挦白發,為爾換新衫。
池館邀賓看,衙庭放吏參。仙娥喧道院,魔女逼禪庵。
亂折窠難惜,分題韻更探。歌歡殊未厭,零落痛曾諳。
谷雨供湯沐,黃鸝助笑談。顏生如見此,未免也醺酣。
艷絕百花慚,花中合面南。賦詩情莫倦,中酒病先甘。
國色渾無對,天香亦不堪。遮須施錦障,戴好上瑤簪。
苞拆深擎露,枝拖翠出藍。半傾留粉蝶,微亞摘宜男。
鄰妓臨粧妬,胡蜂得蕊貪。忽翻晴吹動,濃睡晚煙含。
話別年經一,相逢月又三。遣吾挦白發,為爾換新衫。
池館邀賓看,衙庭放吏參。仙娥喧道院,魔女逼禪庵。
亂折窠難惜,分題韻更探。歌歡殊未厭,零落痛曾諳。
谷雨供湯沐,黃鸝助笑談。顏生如見此,未免也醺酣。
牡丹艷麗絕倫,百花見了都自慚形穢,它在花中應尊為王者。吟詩贊頌牡丹的熱情永不倦怠,即便因賞牡丹醉酒,病了也心甘情愿。它的國色舉世無雙,天香也無與倫比。觀賞它需設置錦障,佩戴它宜配上美玉簪。花苞綻開,仿佛擎著露珠;枝葉翠綠,比藍草更鮮亮。花朵半斜,留住粉蝶;微微低垂,可采摘宜男草。鄰家歌女對著牡丹梳妝,心生妒忌;胡蜂得到花蕊,貪婪不舍。忽然晴風吹動,牡丹如美人濃睡在晚煙里。與牡丹分別已過一年,如今相逢又過三月。它讓我拔去白發,為它換上新衫。在池館邀請賓客一同觀賞,在衙庭讓官吏也來參拜。仙女們在道院喧鬧,魔女逼近禪庵。隨意折花,也顧不上可惜,分題吟詩,更深入探究韻律。歡歌笑語意猶未盡,卻也曾深知它凋零的痛苦。谷雨時節為它提供滋潤,黃鸝鳥也來助興談笑。若顏回見了牡丹,恐怕也會沉醉其中。
合面南:應尊為王者。古代帝王面南而坐,這里說牡丹在花中地位尊貴。
中酒:醉酒。
國色:指牡丹的顏色冠絕一國,極言其美。
天香:指牡丹的香氣。
錦障:錦制的屏障,古時顯貴者出行用。這里指觀賞牡丹時設置的屏障。
宜男:萱草的別名,古人認為孕婦佩戴宜生男兒。
亞:通“壓”,低垂。
挦(xián):拔。
窠(kē):指牡丹花叢。
湯沐:本指沐浴,這里指谷雨時節雨水滋潤牡丹。
顏生:指顏回,孔子的弟子,以賢德著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在古代,牡丹備受人們喜愛,常被視為富貴、繁榮的象征。詩人可能在觀賞牡丹的盛會中,被牡丹的美麗所打動,從而創作此詩來表達對牡丹的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牡丹的艷麗和高貴。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華美,描寫細膩,從多個角度展現牡丹之美。在文學史上,它是眾多贊美牡丹詩詞中的佳作,體現了古人對牡丹的喜愛和文學創作中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女蝸石爛若為脩,四海咸懷杞國憂。誰識山中真柱石,擎天功業勝伊周。
滿月漾昭回,澄輝穆氣催。望宮華綴幕,飛鏡彩妝臺。作暈龍文雜,為圖鳳色開。涼風寒殿早,天錦定應裁。
濯足紫沂海,晞發朝陽阿。云車載玉女,皓齒揚清歌。參差麗霄漢,玉轔隱相和。駕言憩玄圃,貽我瓊樹華。光儀忽以逝,茲意成蹉跎。岧岧閬風岑,汎汎蒙汜波。仙才諒非偶,浩嘆將如何。
半幅蒲帆九里汀,石湖秋水接天青。舟人指點蘼蕪外,一帶青山是洞庭。
疏柳植大堤,涼風滿平野。浩歌何時還,酣飲不知夜。
山與眾山殊,寺非諸寺擬。無面不當江,有林皆照水。南泠隔吳會,北渡通揚子。還看上下帆,日日何常已。
與誰泛吳越,知己是高僧。對臥風吹席,清談雪凍燈。跡閒奇易覽,事勝物庸憎。擬欲邀余去,羸疴恨不能。
臥起何須改舊詩,名園幽興白華滋。本無軒冕縈懷抱,遙寄秋風渡馬遲。
菖蒲何葑茸,郁生南澗曲。三花凌紫煙,九節削青玉。采采臨寒泉,因以濯吾足。死生雖已齊,長年亦所欲。仙人安期子,與爾聊餐服。
一川紅漲夕陽波,幼婦碑殘鎖綠蘿。不止但爭三十里,曹瞞元不識曹娥。
我有一床書,能暖著身席。恰如夜坐久,冷炙聊充食。不解枵腹懸,翻令塊壘積。儻有酒兵在,三戰當克敵。勸我制杯盎,陶公真惡劇。
函谷關西幾度游,至今紫氣未全收。青牛老子頭如雪,莫怪山人浪白頭。
淅淅窗風欲曙天,篝燈送別淚潺然。可堪玉蕊三春落,何用牛衣八口存。彈指已償前世業,拈花應結后生緣。寄言琴瑟悲思夜,莫鼓湘靈第五弦。
風雨打簾鉤。惟怕登樓。青山斷續半離愁。如此忙來忙不了,浩蕩千秋。人海正沉浮。恰比沙鷗。飽看后浪逐前漚。事大如天休管也,滿酌金甌。
重華疑到此山中,鑿石疏巖達四聰。端為草茅憂世士,不教無路獻孤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