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圣壽寺
漁翁沙鳥傍回塘,攜杖閑吟繞寺廊。
遠岫不離青草渡,片帆時過綠苔墻。
風狂林木生清籟,日暖漣漪動畫梁。
張翰思鄉應有意,幾多屏障水為鄉。
漁翁沙鳥傍回塘,攜杖閑吟繞寺廊。
遠岫不離青草渡,片帆時過綠苔墻。
風狂林木生清籟,日暖漣漪動畫梁。
張翰思鄉應有意,幾多屏障水為鄉。
漁翁和沙鳥在曲折的池塘邊,我手持拐杖悠閑吟詩繞著寺院回廊。遠處山巒與青草渡相伴,不時有片帆駛過綠苔斑駁的墻。狂風使林木發出清脆聲響,暖陽讓漣漪映照著畫梁。張翰思鄉定有他的心意,這眾多如屏障般的水域就是家鄉。
回塘:曲折的池塘。
遠岫:遠處的山巒。
清籟:清脆的聲響。
畫梁:有彩繪裝飾的屋梁。
張翰:西晉文學家,因思念家鄉美食而辭官歸鄉。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可能詩人在游歷吳江圣壽寺時,看到水鄉美景,聯想到張翰思鄉之事,結合自身心境創作此詩。
這首詩描繪吳江圣壽寺周邊水鄉景色,主旨是借景抒情,抒發思鄉之情。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清幽,運用典故增添文化底蘊,在描繪寺院題材詩中有一定特色。
突兀千崖上,欹斜一徑寒。水聲喧腳底,山色涌眉端。此地不來久,故人相見歡。探幽還未遍,那得坐盤桓。
滔滔彼居士,誰得似君真。盍駐香山社,俄拋病室身。首邱存故我,手澤付何人。此理本來悟,浮生一窖塵。
年盡不燒錢,鼠穴被蛇穿。直饒玄會得,對面隔西天。
和章來不早。又碧池深漲,綠荷開了。消夏閑吟,正拂浣花箋小。軍將打門傳送,剛譜得、紅閨新調。誰唱定風波,墨向盾頭磨好。堪憐十四瓊枝,似四折瓜稀,仙凡顛倒。且向深山,聊避六根煩惱。偶得開顏一笑。便一斗胸中塵掃。清鏡曉。提防玉關人老。
誰家香火,說同光年代,斗雞兒作。三箭如何亡一箭,不記彌留遺托。聚鞠新場,射鴻高磧,天子誠多樂。龍馀獨眼,有雙靈淚猶落。長恨水自滹沱,山連勾住,萬里無戎索。手啖羊酥思未報,十六輕捐云朔。紫兔肥霜,黃鷹風激,懶把秋弓拓。日斜回馬,舉杯聊自斟酌。
乘月玩清夜,漱流滌煩痾。竹柏夾脩水,微風揚澤荷。苔陰皓露溽,素鱗躍于波。柔條紛斂結,勁葉亦隕柯。優游蕩情志,俯仰丘中阿。雖無朋儕和,興言自成歌。娛樂當及時,千秋豈復多。
一春翠輦不曾過,敢恨青娥皓齒歌。丹鳳不傳天上信,九重安否近如何。
路入南門曉看山,金鐘石下轉松關。溪深惡木多蒙密,卻采芹花日暮還。
殿閣清涼接太空,薜蘿深處隱花宮。登臨此日琴樽在,指點前朝感慨中。紫霧晝騰鐘阜氣,滄江時引建康風。絺衣羽箑堪乘興,未必東山羨謝公。
揭翻古剡岸云開,峻發清機劈箭來。裂轉面皮乾剝剝,萬山奔浪笑咍咍。
半生林臥癖山水,歲晏聽泉嚼梅蕊。閒鷗所得祇忘機,老馬何心更歷塊?誰知造物惜溝斷,偏遣送春及婪尾。葵藿枯死終向陽,松菊雖存忍歸里?羼讀集元詩百首,清淚如鉛心見子。金鰲退食剩密記,蕉園焚稿悲往軌。杜鵑老病猶再拜,雞鳴風雨何能已?亦知天運例貞元,可奈孑黎苦瘡痏。昨者夜吟庭堆鹽,不管晨炊盎無米。同聲喁于張與周,疊韻尖叉清且美。西山積素正向霽,何不忍凍再隨喜?記得盛秋連轡歸,滿貯錦囊數番紙。試淩群玉俯銀海,天地晶然悟一指。駕言是處可寫憂,濁醪中亦有妙理。詠觴命嘯人兩三,坊巷過從居尺咫。千里江魚到酒邊,四壁唐花如畫里。帝京景物故好在,故鄉湖山恐無此。與君相見霜滿顛,世事從教風過耳。
萬木森初夏,清陰昭令顏。水從山曲折,人與石潺湲。細雨不時灑,斜陽一角殷。不知誰是客,赤壁蕩舟還。
君門蚤乞此身還,白首心期石壁山。喜有文章歸大雅,恨無金紫列青班。行云逝水應何在,塵世浮生總是閒。卻愛謝庭蘭玉茂,依然清譽滿人間。
山僧不住山,莊上結茆屋。川原新雨過,處處啼布谷。農家春事忙,曉出驅黃犢。蔓草偃荊扉,山僧還獨宿。
忠義垂青脈,癯然獨飯蔬。生涯一身寄,禪學九經馀。有教寧分類,逢人只借書。世方饜粱肉,視此愧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