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萬下第歸蜀 其二
失意流年老,殘春對夕陽。
可堪臨遠道,更復舉離觴。
花柳已蕭索,云山復渺茫。
西風如有意,音信勿相忘。
失意流年老,殘春對夕陽。
可堪臨遠道,更復舉離觴。
花柳已蕭索,云山復渺茫。
西風如有意,音信勿相忘。
在流年中失意漸漸老去,在暮春時節對著夕陽。怎能忍受你要踏上遠途,還要再舉起這離別的酒杯?;呀浰±渎?,云山又一片迷茫。西風如果有情意,不要忘記傳遞音信。
失意:指何萬科舉落第。流年:指如水般流逝的光陰、年華。殘春:指春天將盡的時節??煽埃涸蹩?,哪堪。離觴:離別的酒杯。蕭索:形容景色凄涼冷落。渺茫:模糊不清。
此詩可能創作于作者友人何萬科舉落第之時。當時科舉競爭激烈,落第者往往心情低落。作者在暮春時節送別何萬歸蜀,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落第友人,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暮春之景襯離別之情,情感真摯動人。在送別詩中具有一定代表性,體現了古人對友人的關懷與牽掛。
不點自行,不撥自轉。伎倆天然,機輪如箭。
如今分付當行家,百歲光陰已不多。若能直下猛提取,天上人間爭奈何。
巖耕暌宿好,復此孤帆征。
停枻傍洲沚,緣幽時一行。
初疑草樹隔,漸覺蹊阡迎。
孤煙遠村出,曖曖村光明。
荷香夕池斂,粳熟秋塍平。
江山有余色,雞犬無煩聲。
窮歷信忘疲,即境感所營。
田父訝客來,曳杖返柴荊。
孫登故緘默,悠悠謝浮名。
闔廬城外水云鄉,
刺史園開勝辟疆。
徑有黃花宜晚節,
林多青桂發秋芳。
褰簾自覺紅塵遠,
把酒能消白日長。
聞說近裁招隱賦,
抽簪應擬伴裘羊。
馬首君恩斷,
蛾眉妾命愁。
上陽宮女怨,
白發為誰秋。
坐撥鵝笙。望鳳閣鑾坡,恰是蓬瀛。人間天上,絳幄銀屏?;仡^驀聽歌聲。記當年鼓瑟,歷城下、連榻宵停。到而今,更一番憔悴,著意飄零。
九霄忽飛彩仗,正桂子三秋,露冷西泠。搖曳宮袍,起居八座,滿床牙笏堪擎。喜班中玉筍,平添取、一半參苓。返瑤京。兩行蓮炬,分照西清。
誰送涼蟾消夜暑。河漢迢迢,牛女何曾渡。乞得巧來無用處。世間枉費閑針縷。
人在江南煙水路。頭白鴛鴦,不道分飛苦。信遠翻嗔烏鵲誤。眉山暗鎖巫陽雨。
殘霞微抹帶青山,舟近小溪灣。兩岸蘆干,一天雁小,分手覺新寒。
今宵霜月照燈闌,人是暮愁難。半枕行云,送君歸去,好夢憶江南。
園中鳥不鳴
鄰女靜彈箏
只道東墻下
無人看月明
楚傖燕客,胡盧掩口,笑何為、擅此搬?技。
山抹微云,亦只愛、太虛佳婿。
幾曾憐、禿翁流輩。
南唐二主,納蘭公子,隔千年、倚聲誰寄。
老淚闌珊,有優孟、個中真意。
便偎紅、豈能寬譬。
賭棋呼酒,花朝月夕,暢盤桓、有二三知己。
畫壁旂亭,暫指正、當筵雛伎。
愿支離、一生身世。
黃鐘改律,清商音絕,待吹邠、屬于民事。
隔八相生,亦天地、自然終始。
要更張、豈非兒戲。
此際歌行邁,
深情怨別離。
家宜諸弟壯,
仕有為貧時。
高譽人皆仰,
小官何足卑。
山榛如起興,
寧不美人思。
料峭東風,廉纖細雨,落梅飛盡。單衣,惻惻,再整金猊香燼。誤千紅、試妝較遲,故園不似清明近。但滿庭柳色,柔絲羞舞,淡黃猶凝。
芳景。還重省。向薄曉窺簾,嫩陰欹枕。桐花漸老,已作一番風信。又看看、綠遍西湖,早催塞北歸雁影。等歸時、為帶將歸,并帶江南恨。
機心已盡自虛明,
滓翳寧容點太清。
寄語堂前鷗與鷺,
五湖煙水莫寒盟。
屏風新,畫美人,美人顏色傾國姿,君王顧之情可移。
情可移,即可誤,賢臣獻規君頓悟。
不見精勤納諫唐太宗,不畫蛾眉書奏疏。
西渚菰蒲老,南岡梅柳芳。
當時有佳意,十載尚馀香。
投老甘寂寞,歸期殊渺茫。
君能斲句麗,幽眇得張皇。
恍如遼鶴歸華表。閱盡人間巧。天乞一堂山對繞。微波不動,岸巾時照。照見星星好。
舞風荷蓋從敧倒。碧樹生涼自天杪。誰識元龍胸次浩。騎鯨欲去,引杯獨嘯。醉眼青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