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殿丞倉中對菊 其三
涼風正蕭瑟,好月復徘徊。
幽興眇不盡,芳罇時一開。
余英蓋紅葉,墜露濕蒼苔。
從此東籬下,應忘歸去來。
涼風正蕭瑟,好月復徘徊。
幽興眇不盡,芳罇時一開。
余英蓋紅葉,墜露濕蒼苔。
從此東籬下,應忘歸去來。
涼風正蕭瑟地吹著,明月又緩緩移動。清幽的興致無窮無盡,時常打開美酒暢飲。殘花覆蓋著紅葉,露珠打濕了蒼苔。從此在這東籬之下,應該會忘了歸隱之事。
蕭瑟: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這里指涼風勁吹。
徘徊:指明月緩緩移動。
幽興:清幽的興致。
眇:通“渺”,悠遠。
芳罇:美酒。罇,同“樽”,酒杯。
余英:殘花。
東籬:出自陶淵明“采菊東籬下”,代指種菊之地。
歸去來:指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代指歸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意境和情感來看,可能創作于詩人閑適之時,在倉中賞菊,被秋夜美景所感染,從而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秋夜賞菊之景的喜愛和沉醉,忘卻塵世紛擾。其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自然。在文學上雖無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蓓蕾抽開素練囊,瓊葩熏出白龍香。
裁分楚女朝云片,檻邊幾笑東籬菊,冷折金風待降霜。
香廚流瀑布,獨院鎖孤峰。
紺發青螺長,文茵紫豹重。
卵枯皆化燕,蜜老卻成蜂。
明月留人宿,秋聲夜著松。
瓊瑤初綻嶺頭葩,
蕊粉新妝姹女家。
舉世更誰憐潔白,
結實和羹知有日,
肯隨羌笛落天涯。
葫蘆窗畔掛,是物在其間。
雪色老人鬢,桃花童子顏。
祭星秋卜日,采藥曉登山。
舊放長生鹿,時銜瑞草還。
綠樹垂枝蔭四鄰,春風還似舊時春。
年年燕是雕梁主,
秋槐影薄蟬聲盡,休謂龍門待化鱗。
腸斷東風落牡丹,為祥為瑞久留難。
青春不駐堪垂淚,
明年萬葉千枝長,倍發芳菲借客看。
天皇攘袂敕神龍,雨我公田兆歲豐。
幾日淋漓侵暮角,
門下十年耕稼者,坐來偏憶翠微峰。
劍門南面樹,移向會仙亭。
錦水饒花艷,岷山帶葉青。
文君慚婉娩,神女讓娉婷。
爛熳紅兼紫,飄香入繡扃。
古往今來恨莫窮,不如沈醉臥春風。
雀兒無角長穿屋,
閑思郭令長安宅,草沒匡墻舊事空。
腸斷將軍改葬歸,錦囊香在憶當時。
年來卻恨相思樹,霓裳舊曲飛霜殿,夢破魂驚絕后期。
洪流盤砥柱,淮濟不同波。
莫訝清時少,都緣曲處多。
遠能通玉塞,高復接銀河。
大禹成門崄,為龍始得過。
左右澄漪小檻前,直堤高筑古平川。
十分春水雙簷影,坐來暗起江湖思,速問溪翁買釣船。
齒發那能敵歲華,早知休去避塵沙。
鬼神只闞高明里,贈君吉語堪銘座,看取朝開暮落花。
綠鬢先生自出林,孟光同樂野云深。
躬耕為食古人操,
君看黃閣南遷客,一過瀧州絕好音。
翠染瑯玕粉漸開,東南移得會稽栽。
游絲掛處漁竿去,王猷舊宅無人到,抱卻清陰蓋綠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