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荊軻
燕秦不兩立,太子已為虞。千金奉短計,匕首荊卿趨。
窮年徇所欲,兵勢且見屠。微言激幽憤,怒目辭燕都。
朔風動易水,揮爵前長驅。函首致宿怨,獻田開版圖。
炯然耀電光,掌握罔正夫。造端何其銳,臨事竟趑趄。
長虹吐白日,倉卒反受誅。按劍赫憑怒,風雷助號呼。
慈父斷子首,狂走無容軀。夷城芟七族,臺觀皆焚污。
始期憂患弭,卒動災禍樞。秦皇本詐力,事與桓公殊。
奈何效曹子,實謂勇且愚。世傳故多謬,太史征無且。
燕秦不兩立,太子已為虞。千金奉短計,匕首荊卿趨。
窮年徇所欲,兵勢且見屠。微言激幽憤,怒目辭燕都。
朔風動易水,揮爵前長驅。函首致宿怨,獻田開版圖。
炯然耀電光,掌握罔正夫。造端何其銳,臨事竟趑趄。
長虹吐白日,倉卒反受誅。按劍赫憑怒,風雷助號呼。
慈父斷子首,狂走無容軀。夷城芟七族,臺觀皆焚污。
始期憂患弭,卒動災禍樞。秦皇本詐力,事與桓公殊。
奈何效曹子,實謂勇且愚。世傳故多謬,太史征無且。
燕國和秦國勢不兩立,燕太子丹已為此擔憂。用千金來支持這短淺之計,荊軻帶著匕首奔赴秦國。荊軻終年為太子丹的愿望效力,而燕國眼看就要被秦軍屠戮。荊軻用精妙言辭激發起內心幽憤,怒目圓睜辭別了燕都。北風刮動易水,荊軻舉杯后毅然前行。帶著樊於期首級去化解舊怨,獻上督亢地圖。荊軻目光炯炯如閃電,可惜沒能抓住嬴政。開始行動時多么果敢,臨到大事卻遲疑不前。長虹橫貫白日,荊軻倉猝間反而被殺。嬴政按劍大怒,吼聲如風雷般呼嘯。樊於期的父親被砍頭,他的族人瘋狂奔逃無處容身。秦國蕩平燕國城池,誅殺荊軻七族,燕國的宮殿都被焚毀。起初期望消除憂患,最終卻觸動災禍機關。秦始皇本就靠欺詐和暴力,這和齊桓公不同。為何要效仿曹沫,實在是有勇無謀。世間傳說多有謬誤,太史公曾向夏無且求證。
虞:憂慮。
短計:指荊軻刺秦這種并非長遠有效的策略。
徇:順從,為……效力。
微言:精妙的言辭。
朔風:北風。
函首:用匣子裝著首級,指樊於期的首級。
罔:無。正夫:正直的人,這里指嬴政。
趑趄(zī jū):遲疑不前。
按劍:握著劍。赫:盛怒的樣子。
芟(shān):鏟除。
弭:消除。
曹子:即曹沫,春秋時魯國勇士,曾在會盟上劫持齊桓公。
太史:指司馬遷。征:求證。無且:秦王的侍醫夏無且。
此詩創作于晉宋易代之際,當時政治環境復雜,社會動蕩不安。詩人陶淵明對現實不滿,借詠荊軻之事,表達對俠義精神的向往和對黑暗政治的批判,同時也流露出對時局的憂慮。
這首詩主旨是借荊軻刺秦的故事,展現俠義精神與歷史的無奈。其特點是敘事清晰,議論深刻。在文學史上,它是陶淵明豪放詩風的代表作品,展現了詩人除田園詩外的另一面。
白描紈扇夾湘筠,鬢影斜籠淺露唇。非是見君多掩斂,不禁羞忸為旁人。
名寺曰光孝,通禪理信然。我來瞻法海,碑版動心田。十月鳳凰夢,三春陀曼天。危樓一憑望,萱草白云邊。
歲月逐日新,人生不再少。天理使之然,戚戚何足道。所悲少年時,劫火遍八表。遂使好河山,盡數付濁潦。鬼魅亂陰陽,生民賤如草。而乃動地歌,高唱形勢好。鬧劇年復年,思之殊可笑。往事不可回,前塵望已渺。血痕與坑灰,漸無人知曉。吟罷夜沉沉,推窗獨長嘯。
數頃澄湖練有光,小亭處處得疏篁。夢中春草多佳句,一洗塵埃速寄將。白白朱朱手自栽,兩年憶著滿林開。莫教童稚輕攀折,惜取濃陰待我來。
終生文彩棄繻辰,建業秋風擢桂新。闕下杏花還屬子,召南桃葉正宜人。上章許得天顏笑,奠雁光生故里春。大小登科俱入手,高堂況有黑頭親。
一別長安西復東,琵琶舊地已應空。當時風景歸何處,須信人生是夢中。
花解沖寒放,將同白柰栽。粵人渾未識,呼作賀正梅。
晨興靜閉門,謝客念昔稚。可得百千錢,爽然作快事。市蔬沽斗酒,父母命之醉。于今廿載馀,無復當時意。一行白玉堂,物情盛交際。置宴十倍昔,珍重列芳餌。意多煩屏營,真率有馀地。豈無綺與羅,布素乃所貴。彈琴為我娛,當歌發清思。所以闃然居,厭聞履聲至。焚香既移時,恍然會真諦。捧腹鑿冰餐,蕭疏具鼎味。寧用課清虛,寡甘聊養胃。思展古圖書,置身游上世。
曉來砧。晚來砧。斷續臨風碎客心。華陽飄此身。漏沉沉。思沉沉。憶到西樓舊夢頻。曷來鼙鼓音。
五石樽成系水邊,暫供游興樂初禪。寺當煙雨長無地,路入松楸忽有天。可愛身堅常對坐,何如耳熱或欹眠。江湖不少神仙術,終日陶陶即計然。
過客時時耳屬垣,倚天翠壁亦何言。欲知懸徑歌危甚,看我青苔天面痕。
?稏寒未收,草根響蟋蟀。寒月何太清,耿耿照毛發。轉令山色幽,愛此溪光滑。夜深風露涼,山人老皮骨。平生不能飲,負彼杯中物。
舟居非水古誰同,曲折疏籬一徑通。不乏倪迂高士筆,連人都入畫圖中。
相逢何匆匆,相別何草草。鴛鴦何??,分飛懊愁惱。酌酒敘別言,言別不能住。兩情方綢繆,何當舍我去。牽衣向君言,君心何太忍。晨雞且勿鳴,斯須共裯枕。北斗光闌干,車馬已在門。送子一二步,庶展千萬心。玉淚不敢揮,含悽向郎語。中途慎加餐,慎勿洮神慮。今日送君去,明日愿君來。愿來君不來,賤妾當何依。維天不有雁,維川不有魚。慰妾長相憶,望子尺素書。
手把瓊釵叩綠筠,一聲凄調激芳唇。蕭郎半月無歸耗,便似回文織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