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皇帝挽歌詞二首 其一
聲教萬余里,文明四十春。
茂勛留信史,盛德滿生民。
共適禽魚樂,安知橐籥仁。
百年龍馭遠,空復仰威神。
聲教萬余里,文明四十春。
茂勛留信史,盛德滿生民。
共適禽魚樂,安知橐籥仁。
百年龍馭遠,空復仰威神。
聲威教化傳播到萬余里之外,國家文明昌盛歷經四十個春秋。偉大的功勛被載入可信的史冊,盛大的德行讓百姓都受惠。百姓們共享著如禽魚般的歡樂生活,卻不知皇帝如天地般默默施予仁愛。皇帝的龍駕遠去百年了,徒然地只能仰望他的威嚴與神德。
聲教:聲威和教化。
文明:指國家具有較高的文化狀態。
茂勛:偉大的功勛。
信史:記載真實可靠的歷史。
生民:百姓。
禽魚樂:像禽鳥、游魚一樣自在歡樂,比喻百姓生活安樂。
橐籥(tuó yuè):本指風箱,這里比喻天地自然、陰陽變化,象征皇帝默默施予的仁愛。
龍馭:指皇帝的車駕,這里代指皇帝去世。
宋仁宗在位長達四十一年,期間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文化昌盛,被后世譽為“仁宗盛治”。這首詩可能是在宋仁宗去世后創作,作者通過此詩來緬懷仁宗皇帝的功績和德行,表達對他的敬仰與追思。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宋仁宗的功績和德行,突出了他在位時國家的繁榮和百姓的安樂。其特點是語言莊重典雅,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突出,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宋仁宗的評價和懷念。
滟滪奔流一派開,
少年揮筆動風雷。
低徊海澨高吟日,
猶似秋潮萬馬來。
不須大藥駐朱顏,膂力方剛鬢未斑。
塞外草肥誰牧馬,燕然天遠欲銘山。
應思我輩分陰惜,豈覓人生半日間。
壯士功成身始退,河清海宴待君還。
赫赫勛名出武庠,榮膺爵秩顯天閶。
乾嘉盛世干城倚,金廈方隅保障當。
李帥軍前標駿望,蔡魁凈后覲龍光。
如公福澤疇能匹,義舉留貽蔭梓桑。
高臥田疇自昔聞,
攀蘿捫葛一相存。
風霄已限樵蘇路,
只有蒼髯似隱君。
唐世閨門少謹嚴,
三綱濁亂有由然。
晉陽挾父私宮妾,
巢剌王妃不可言。
云館壇埏舊有鹯,依稀碣石共談天。
毫端揮灑傾山笥,匣里喑嗚渾野弦。
蓮社詞盟縣日月,萍蹤湖海任風煙。
朅來握手歡相洽,轉憶山陽亦愴然。
妝閣調笙,高城吹角,奏出泬寥天氣。念老子、平生逸興,南樓堪醉。
小堂前、寒咽涼蟬,御溝畔、香殘荷芰。天霽。問西風搖落,有無桂子。
且喜清樽相對。試西洋寶鏡,不遺纖細。兔可分毛,仿佛瑤宮階砌。
莫輕放、一墮西巖,又凝佇、隔年嘉會。無寐。任霓裳露冷,拼虛鴛被。
播州遷劉郎,夜郎放太白。
秀木風所仇,人情有欣戚。
嚴霆無終朝,斯文豈遂厄。
我愿蘇與黃,壽命等金石。
右軍墨池月,照我復照誰。
千里忽相到,中峰多病師。
捷徑終南跡已無,草堂猶聽野人呼。
大名君相煩徵召,小隱溪山入畫圖。
劍外謳吟間寓客,窩中安樂老潛夫。
長途消盡輪啼鐵,鄉里高風說益都。
東風無力嬌慵起。梨花開謝桃花里。
繡得六銖衣。新黃蛺蝶飛。
花前初瞥見。斜掩回瓊扇。
何日嫁文鴦。言歡節節雙。
高公止水傍城隅,是處成仁返太虛。江相當年無別榜,賈生異代孰投書。冥冥杜宇移殘晝,黯黯荒煙接故居。肅拜新祠靈爽切,九歌終古薦椒胥。
忠魂如在此全歸,老屋依然舊講帷。三紀璧田頻假易,千秋俎豆共瞻依。元堂改造松楸古,譽命終頒日月輝。百變滄桑尊道統,龜山祠宇共巍巍。
黃鶴樓頭作重九,
吳山楚水空何有。
萬里中原掌上看,
賈胡城郭搖杯酒。
瑤池夢斷綵云飛,為吊芳魂淚一揮。韜略資夫登閫帥,賢明有女拜宮妃。
麝蘭已向風前散,環佩何時月下歸。喜有賢郎真將種,龍泉出匣更輝輝。
珍重芳名舉世賢,老蒼何事澀長年。情知龍劍終歸水,忍使鸞膠別續弦。
珠翟已空堂上母,彩軿翻引洞中仙。惟馀二品夫人誥,夜夜虹光射九天。
天臺久宴坐,廬阜得游遨。殊慰水云念,敢辭塵土勞。冬溫寒色少,江靜水痕高。歸趁新年近,同斟玉色醪。
去去忘回遠,行行迫臘天。江寒侵老淚,霜冷逼宵眠。客路雖經至,歸涂尚過千。家山在臺岳,南望幾悠然。
稅駕南昌郡,城頭喜少留。兒時誦閑賦,老境作佳游。杰閣收英槩,長江倚暮愁。何人識老子,清月上貂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