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西臺吳侍郎
淮陽高臥彊逾時,洛水嵩峰入夢思。
霖雨徒深旱歲望,白云自與帝鄉期。
功名擺落人間世,出處優游萬乘師。
坐視天民應未可,似公當就太平基。
淮陽高臥彊逾時,洛水嵩峰入夢思。
霖雨徒深旱歲望,白云自與帝鄉期。
功名擺落人間世,出處優游萬乘師。
坐視天民應未可,似公當就太平基。
您在淮陽像汲黯一樣高臥任職已超期限,洛水和嵩山常進入您的夢境讓人思念。您雖有濟世之才卻如旱年盼雨難以施展,白云自在,您本與京城有著約定機緣。您已將功名拋卻在這人間俗世,出處進退悠然自得堪稱帝王之師。坐視百姓疾苦卻不作為可不行,像您這樣的人應當去奠定太平基業。
淮陽高臥:西漢汲黯曾臥治淮陽。這里借指吳侍郎任職某地。彊逾時:勉強超過了時間,指任職時間長。
霖雨:久下不停的雨,比喻濟世之才。
帝鄉:京城。
擺落:擺脫、拋卻。
出處:出仕和隱居。優游:悠閑自得。萬乘師:帝王的老師。
天民:百姓。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面臨一些問題,百姓需要賢才來改善狀況。詩人與吳侍郎關系較好,了解其任職經歷和才能,看到其雖有濟世之才卻未充分施展,故作此詩表達對他的期待。
這首詩主旨是期望吳侍郎能擺脫超脫的狀態,為國家和百姓建立太平基業。其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表達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期許和對社會的關注。
一峰傍倚兩山朝,
云里龍孫響佩瑤。
長與幽人發高興,
不辭雨雪過溪橋。
圣賢祠畢諸生散,曳履斜陽哦杜詩。幽鳥飛來似相好,竹枝深處語多時。
桐竹交陰覆廣庭,秋風時與葉爭鳴。可憐一曲明君操,不似高山流水聲。
長廊耿耿注西東,鼓腹循環返照中。更擬將心寄明月,無端云葉上晴空。
盆水如池傍竹根,早期功業在龍孫。爾來取飲多奇羽,更得南堂幽趣繁。
窶人何緣有遺啄,一飲聊分秋水清。貪泉盜泉滿機械,鳥鵲故應知此情。
風搖疏影落清漪,汎汎魚兒趁晚嬉。不是來禽驚不去,窗前從此使人疑。
倦來支策立階除,深喜官居似隱居。寒日西流報衙鼓,紛紛清影上圖書。
綠竹不應忘舊好,黃花還擬結新交。欄邊醉倒非吾事,只愛金英媲玉梢。
一來省戶兩春暉,
今日飄然襆被歸。
直節貞心惟我愛,
此君相別似依依。
爭名爭利笑人忙,
白水青林且退藏。
想是雄心消未盡,
卻來棋上斗存亡。
笑含口角,喜在眉棱。一默照源底,三乘空葛藤。清白濯秋之月,光明破夜之燈。柱杖有時橫膝上,個般面觜得人憎。
動而靜,虛而應。專氣致柔,湛神如凝。
一住天童,十分沒興。
蒹葭渺無際,遠水接平川。
閑云曳歸鳥,影落鏡中天。
若人載書畫,彷佛米家船。
遵彼灌木陰,對此佳山前。
誰能結鷗社,忘機終淡然。
又值秋風七月天,
我來合喚海棠顛。
金釵十二分行列,
看遍名花不要錢。
釀雪新寒凜客衣,
扁舟載得舊書歸。
波涵月色光相射,
帆挾風威勢欲飛。
身外虛名看海市,
江邊清夢繞神畿。
八閩望望如天遠,
定省何堪十載違。
皎皎云閒月,依依墟里煙。
何幽不可燭,惟酒與長年。
在目皓已潔,任情無所先。
山陽歸下國,晨夕看山川。
生死一大事,
圣賢三致思。
朝聞應夕可,
春葉又秋枝。
高眼世無比,
點頭人有誰。
朔風吹槁野,
天地亦含悲。
早篆煙微,瑤情冷,絲緒離腸仍結。云帆歸路晚,送雁天孤袂,忍寒吟雪。麈尾談清,鴉青字瘦,虛瑣瑯封盈篋。垂楊和恨剪,嘆何曾縈系,漫傷輕撇。
只奏遍陽關,替他彈淚,燭香虬裛。玉笛誰重擪。碧波遠、舊夢蕩江月。只眼底、屏山橫漢,簧琯凝冰,盡輸伊、四弦成疊。酒醒追悰懶,倚牙板、怨歌先歇。燕鶯事、何須說,芳蕤漸老,暗念青菱眉靨。恁銷峰痕一抹。
城高樓角近旄頭,
邊月胡風早送秋。
不信涼州多猛將,
還聽稚子說封侯。
乳峰真可避人閒,
上妙高臺天可攀。
未說曠懷便笑傲,
堪從險處習閒關。
青蒲銜紫茸,
長葉復從風。
與君同舟去,
拔蒲五湖中。
野處竹為鄰,
衣冠似漢秦。
戰爭渾未已,
空老看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