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麥
禹稷躬稼穡,春秋重麥禾。
勸耕聊及暇,稱力焉俟多。
霜風雖凄緊,日晏更清和。
輕裘頗自姿,扶杖勤來過。
青青已布隴,芃芃在伐柯。
農功欣嗣歲,節物嗟騰波。
悵然念歸田,自顧將婆娑。
禹稷躬稼穡,春秋重麥禾。
勸耕聊及暇,稱力焉俟多。
霜風雖凄緊,日晏更清和。
輕裘頗自姿,扶杖勤來過。
青青已布隴,芃芃在伐柯。
農功欣嗣歲,節物嗟騰波。
悵然念歸田,自顧將婆娑。
大禹和后稷親自從事耕種收獲之事,春秋時期就重視麥禾等農作物。我趁著閑暇來鼓勵農耕,依據能力勞作,只盼多些收成。霜風雖然凄冷緊迫,但傍晚時分卻更加清朗溫和。我穿著輕暖的皮衣頗為自在,拄著拐杖常常來此。麥苗已經青青地布滿田埂,生長得十分茂盛。欣喜農事能讓來年有好收成,可感嘆時節變化如波濤般迅疾。我惆悵地想著歸隱田園,想象自己自在逍遙的樣子。
禹稷:大禹和后稷,都是古代重視農業的賢君。稷是周族的始祖,善于種植各種糧食作物。
躬稼穡:親自從事耕種和收獲。稼,播種;穡,收獲。
勸耕:鼓勵農耕。
稱力:根據自己的能力。
俟:等待,盼望。
凄緊:形容霜風寒冷、猛烈。
日晏:傍晚。
清和:清朗溫和。
輕裘:輕暖的皮衣。
姿:自在,從容。
芃芃:草木茂盛的樣子。
伐柯:本指砍取做斧柄的木料,這里可能形容麥苗生長的狀態。
嗣歲:來年。
節物:時節景物。
騰波:像波濤一樣迅疾變化。
婆娑:形容逍遙自在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內容可推測,詩人在閑暇時關注農事,看到麥苗生長,結合古代賢君重視農業的傳統,有感而發。當時社會可能較為重視農業生產,詩人在參與或關注農事過程中,產生了對時光、生活的思考以及歸隱田園的想法。
這首詩主旨圍繞農事展開,表達了對農業生產的重視和對豐收的期待,同時融入了對時光和生活的感悟。其特點是語言平實,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農事的關注和對田園生活的向往。
本是青春鳥,生來便喚翁。幾多頭白者,懷抱尚童蒙。
窗下綢繆處,尊中感愴初。難危親話重,修阻見時疏。老別堪三載,交談勝百書。溪山已非昔,爾后更何如。
中園風雨一茆茨,土壁沾濡嘆地卑。昨日開渠北檐下,已通流水過南池。
寒木蕭蕭,寒汀渺渺。船尾插竿童子閒,船頭推篷天欲曉,雁雁斜飛起衰草。頗記江湖獨宿時,一夢十年看未了。
棋子聲乾案接塵,午窗詩夢暖于春。清風不動階前竹,誰道今朝有故人。
買陂塘、盡栽蓮種,白蓮花比紅好。貪伊多藕休傷葉,看作露房偏早。花賣了。把葉葉、香蘿包飯嘗新稻。芙蓉半槁。又子乳茨菰,筍肥茭白,生滿接洲島。荷花蕩,似向姑胥取到。菱歌禁得多少。鵁鶄鸂鶒休爭宿,盡有五湖煙草。君莫笑。舟上女、搴裙踏藕多嬌小。蓮莖弄倒。令誰佩風裳,三秋歷亂,蒲柳笑先老。
我慚散質山中養,君結孤根江上來。相對中園兩無用,菰蘆何處有奇才。
鰻井初生一縷云,鮑郎山下雨昏昏。櫓聲嘔軋秋空曉,水際人家尚閉門。孤夢初回揭短篷,橋邊曉日已曈昽。太平氣象君知否,盡在豐年笑語中。古寺高樓暮倚闌,野云不散白漫漫。好山遮盡君無恨,且作滄溟萬里看。
義氣何曾讓古人,歷揚中外廿年春。度支財賦輕劉晏,刺史循良共信臣。鐫石有文彰令德,傳家無子拜荒墳。仁人壽矣成虛語,我恐皇天亦不仁。
拈花尋放處,花意復如何。風定樹猶籟,潭空水不波。及時還自省,非想忽成魔。解釋無窮妙,香光靜處多。
海樹郁青青,人煙白浩浩,乃是瓊厓中州之別島。東來巨浸碧濛濛,欱沓似與元氣通。水底神魚或作雨,溪邊種草能知風。憐君萬里窮名勝,狂來氣與波濤猛。鼓柁遙臨黎母江,垂綸欲釣魚爺井。朝來海氣蒸成霞,扶桑高傍嶺云賒。河源杳杳知何許,轉憶張騫八月槎。
一個病維摩,無風自起波。富嫌千口少,貧恨一身多。
何處生春早,春生霽色中。遠林橫返照,高樹亞東風。水凍霜威庇,泥新地氣融。漸知殘雪薄,杪近最憐叢。
誰尸鑄錯棄干城?坐致煙塵馬邑兵。援絕靴刀知必死,喪歸裹革定如生。此才豐鎬馀鐘毓,無命關張見太平。卻襲武鄉臨別語,元戎痛逝若為情?
雙鳧忽飛去,天際羨王喬。客坐青氈舊,賢關玉樹遙。湘流環古縣,山色入層霄。佇見鳴琴日,弦歌樂事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