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楊十二廷評同登城東門
綠樹浮萍合,青山畫障開。
登臨共今古,壯觀雜歡哀。
長日消棋局,微風引酒杯。
浮云滿西北,容易雨飛來。
綠樹浮萍合,青山畫障開。
登臨共今古,壯觀雜歡哀。
長日消棋局,微風引酒杯。
浮云滿西北,容易雨飛來。
綠樹與浮萍相連成一片,青山像展開的畫卷。我們一同登臨這古跡,壯觀之景中夾雜著歡樂與哀愁。漫長的日子里用下棋來消磨,微風輕輕吹動著酒杯。西北方向布滿了浮云,很容易就會有雨飄落。
楊十二廷評:楊姓友人,在朝廷任廷評之職。
畫障:像畫一樣的屏障,這里指青山。
長日:漫長的日子。
棋局:下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與友人楊十二廷評一同登上城東門,面對眼前景色,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種閑適又略帶感慨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與友人登高觀景,抒發對古今變遷的感慨。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突出,但展現了詩人的情感與藝術表達。
鴻鈞旋大運,至道推隆古。
危微凜唐虞,胼胝親神禹。
萬類躋春和,一身何太苦。
所以耄倦勤,思以讓天下。
許由抱幽貞,虛名何所取。
勞逸道且分,飄然問仙侶。
久住蠻荒非所親,歸來依舊對閒人。山中有酒還邀客,林下貪詩共老身。樂賁丘園餐雪月,無心富貴等浮云。年來欲問長生訣,須信丹砂妙入神。
野外閒居我愛親,廟堂無分敢尤人。吟壇老將須吾子,碧水游翁還此身。杯酒不離滄海月,蓑衣長帶暮山云。人生但得長無事,不是神仙亦是神。
柴桑僻壤久相親,舟輯還家問故人。松菊已荒三畝宅,江湖空累十年身。輸君獨把滄波釣,容我同看碧水云。笑殺歸山唐李渤,又干朝政費精神。
八還正眼頂門開,
悟得門門有善財。
要識九旬行道處,
薰風依舊自南來。
晚樓雅定。簾卷東風緊。
弱酒亂澆心上冷。搖碎一窗燈影。
靈魂不肯輕銷。無端瘦減儂腰。
卻又無愁無病,等閑過了今朝。
天上秋期尚繆悠,先從九夏慰離愁。
垂來柳眼窺簾額,繡出花心粲枕頭。
翠管雙吹諧唳鶴,雕闌并倚笑牽牛。
準知宿世藍橋侶,即在今宵谷水舟。
山月溪云憶遠公,
一瓶一錫住西峰。
何由得到安禪處,
洗耳閒聽碧澗松。
清鐘夜半寒山寺,
不到楓橋估客船。
安得檀施金布地,
精藍重睹大康年。
角聲吹月上城頭,
薄酒千杯不療愁。
要覓當年杜書記,
梔燈數朵竹西樓。
語兒東畔,臨水紗如雪。晚涼暗生宮沼,數語花前別。一線飄飄去影,錯認來時節。鈿梁珠鑷。新眉綠換,最不勝梳衛娘發。
初夏蠶眠未繭,到死絲方絕。經爨桐尾全焦,變徵弦重撥。風定紅鱗又起,除是芳尊竭。西樓弦月。依前如夢,夢醒閒云絮千疊。
立馬蒼茫問所之,最難言別送君時。
天涯杯酒同歌哭,霄漢觚棱托夢思。
十丈塵沙吹不散,萬條煙柳賦將離。
桑乾欲渡須舟楫,莫向商山茹玉芝。
落日看籬腳,晚風占樹頭。
庭荒雖若咫,步繞亦頻周。
我老自投網,民愚還坐囚。
相哀莫相釋,點點更悠悠。
強仕賦歸去,頻年亦漫行。宦情雖淡泊,官事極精明。
贊畫王公幕,監州亞父城。佳兒守遺訓,清白勝金籯。
象邑推三俊,靈光賴此賢。老成俄已矣,遠邇為潸然。
孝敬心何極,公平錄尚傳。佳城隔風浪,忍賦薤歌篇。
當年江峽醉扁舟,擊楫同歌萬里流。三載家山人物變,不堪此地獨回頭。
云滿長江雨滿舟,悲予不但淚添流。死生既隔山河異,他日歸看宿草頭。
洛中來為牡丹期,
曾醉楊州芍藥時。
從此芳菲驕不得,
馬頭春色滿囊詩。
著書不為千年計,直借陳編壓奇氣。
出門不逐萬古愁,聊上高閣開吟眸。
天橋樓前一杯酒,昨日苦思今在手。
我能飲,君能留,三十莫抱二十憂。
識君二十年尚少,屈指十年君未老。
眉痕鬢影未減青,一色綠衫同似草。
盈樓飲客我獨眠,未飲滿擲青銅錢。
座中誰識兩少年,江南江北無一田。
尊深酒熟莫更催,頭上一云紅覆杯。
休嫌飲盡眾賓散,伴客時有春禽來。
城門樓上春陽滿,一鳥囀春聲緩緩。
城西山色影接天,極視惟愁目光短。
今日白晝飲,復勝清宵吟,百壺雖盡意不盡。
兩客所喜皆同心,醉顏時紅亦時白。
一市圍觀不相識,頗說近來無此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