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上行
負羽到邊州,鳴笳度隴頭。
云黃知塞近,草白見邊秋。
負羽到邊州,鳴笳度隴頭。
云黃知塞近,草白見邊秋。
背負著箭羽來到邊疆的州郡,笳聲鳴響越過隴山山頭。看到云色昏黃便知邊塞已近,見到草色變白才覺已到邊地之秋。
負羽:背負箭羽,指從軍。
邊州:邊疆的州郡。
鳴笳:笳是古代軍中號角,鳴笳即笳聲鳴響。
隴頭:隴山的山頭。
塞:邊塞。
此詩創作背景或為詩人從軍前往邊塞途中。當時邊疆戰事可能較為頻繁,詩人懷著戍邊之志奔赴邊州,途中寫下此詩記錄見聞。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詩人初到邊塞的所見所感。其突出特點是對邊塞秋景的生動刻畫。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算大,但為研究當時邊塞生活提供了生動素材。
簡冊堆中倦眼遮,
午晴驟暖鬧蜂衙。
依依陳跡深嚴地,
了了繁枝細碎花。
香界頓開窗北面,
宮墻每對日西斜。
玄都桃與江潭柳,
頭白逢春祇嘆嗟。
人生無最苦,衰賤故鄉別。閑時夢已凄,醉后情更熱。
縣尉何方人?羸瘁頭似雪。去家二十載,升斗甘腰折。謀歸身無貲,流轉江湖闊。
并坐有龔生,曾為三年約。期逝人不還,揮涕相向說。吾弟方縱酒,聞之肝腸絕。
丈夫非際會,安用久漂泊?嘆息未及終,精英溘然沒。其年尉亦亡,往事逐云滅。
故土良可念,人命等秋籜。龔生胡不歸?吾棹行當發。與君趨海鄉,魚蝦味不惡。
賊是小人君記取,
好手白拈猶未許。
坐斷圣凡絕見聞,
揚眉且勝拈華舉。
閒坐屋子下
片石亦所欲
何意于眼前
突兀見此屋
我觀滿囷粟,一粟之所充。
海魚千百億,孕卵與粟同。
春菊寸許芽,霜華秋叢叢。
誤耘或失溉,槁死厥壤童。
萬物生必成,塞天曾不容。
夭閼盡屯厄,宇宙將無空。
忍哉銳頭輩,不恤地上蟲。
漢網非少寬,六合無人蹤。
平生交游間,
吾幘蓋屢岸。
區區稻粱謀,
君亦逐鴻雁。
獨棹春流急,
空山宿霧昏。
江聲來象郡,
水勢入龍門。
夢攪風前雨,
愁連戰后村。
不緣同旅泊,
那得話鄉園。
百褶裙拖六幅斜。阿瓊扶下七香車。城中高髻是誰家。燒蠟不緣呼絳樹,銷金何事問蓮花。玉絲三尺話天涯。偷質微波隔綺筵。去時紅笑藥闌邊。解人退步小游仙。墜夢留蕓嬌倚蝶,娟痕洗黛懶拋蟬。盟鐙無語已經年。雨怯梨云不肯飛。小憐呵蕊有情癡。東風吹過石塘西。鈿盒緘愁香叩叩,舞衫減抱綠絲絲。背花千萬莫嬌啼。白冷封階夜月清。枕函誰伴石三生。龍宮秋色割難成。極浦吳波愁浣纻,隔樓秦柱促搊箏。六朝金粉別離情。
國史經喪亂,天幸有所歸。但恨后十年,時事無人知。興廢屬之天,事豈盡乖違。傳聞入讎敵,秖以興罵譏。老臣與存亡,高賢死兵饑。身死名亦滅,義士為傷悲。
哀哀淮西城,萬夫甘伏尸。田橫巨擘耳,猶為談者資。我作南冠錄,一語不敢私。稗官雜家流,國風賤婦詩。成書有作者,起本良在茲。
朝我何所營,暮我何所思。胸中有茹噎,欲得快吐之。濕薪煙滿眼,破硯冰生髭。造物留此筆,吾貧復何辭。
緯竹梁溪面,誅茅舍道旁。
臘收冰下紙,春課社前姜。
露草牛羊長,風花杖屨香。
人生但如此,官獨為誰忙。
旋假旋歸未得閑
十行俱下片時間
百城深入便便腹
直抵荊州借不還
官燭疏簾坐校文,力完趙璧始憐君。
乾坤信有三生合,江漢真成兩地分。
南省持平人似玉,東城贈別騎如云。
宦游兼得家山樂,孤鳳翩然百鳥群。
故人何許惜離群,望盡天涯隔暮云。
秋晚風帆隨路便,夜寒霜潦入江分。
京華塵土仍憐客,鄉國衣冠卻羨君。
獨有秦淮橋上月,清光長憶沈休文。
擔簦越五嶺,矯志仍丹丘。攬桂凌石室,晞發登羅浮。金沙杳難覿,玄珠偕所求。天長積遠思,歲晏懷殷憂。馳暉不可駐,江介遲歸舟。歸舟夙云邁,操袂大江陲。一為千里別,晤言難重期。余方憂鬒發,君自媚眉姿。山川曠修阻,安得長追隨。玄素諒不暌,臨路何足悲。臨路何所陳,策身苦不早。良馬疲皂櫪,應龍困泥淖。刺繡難為工,操瑟非予好。歡誤未及營,驅馳已衰老。青黃信木災,被褐懷其寶。被褐守環堵,舉目無相親。汎覽窮鐵摘,沉思鑄瑋言。藜藿雖不充,容色無比倫。田疇洵奇士,魯連稱達人。君子慎末路,榮名重千鈞。
師住一庵幾何年,
山深更過靈隱前。
遺我江南幾張紙,
中有寒枝真契禪。
直須認得本來真
智識心知外道人
眹跡不留無對待
乾坤無不是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