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元年章獻明肅皇太后朝會十五首《宋史·樂志》一:明道初,章獻皇太后御前殿見群臣,作《玉芝》《壽星》《奇木連理》之曲,《厚德無疆》《四海會同》之舞。 皇帝上壽酒用《崇安》。
天子之德,形于四方。
尊親立愛,化洽風揚。
圣母袆衣,明君黼裳。
因時獻壽,克盛朝章。
天子之德,形于四方。
尊親立愛,化洽風揚。
圣母袆衣,明君黼裳。
因時獻壽,克盛朝章。
天子的品德,顯揚于四面八方。尊崇雙親樹立仁愛,教化融洽風氣遠揚。圣母身著袆衣,明君穿著黼裳。順應時節(jié)獻上壽禮,能使朝廷典章更加興盛。
形:顯揚,表現(xiàn)。
尊親立愛:尊崇雙親,樹立仁愛。
洽:融洽。
袆衣:古代王后的祭服。
黼裳:繡有黑白斧形花紋的下裳,為帝王或上公的禮服。
克:能夠。
明道元年,章獻皇太后在御前殿會見群臣,期間作了《玉芝》《壽星》《奇木連理》等樂曲,還有《厚德無疆》《四海會同》等舞蹈。此詩是皇帝上壽酒時所用的《崇安》樂詞,創(chuàng)作于宮廷朝會這一特定場合,反映當時皇家禮儀活動的情況。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天子、圣母、明君,強調(diào)朝廷的禮儀教化。其特點是語言莊重典雅,符合宮廷音樂歌詞的風格,在當時的宮廷文化中具有體現(xiàn)皇家威嚴和禮儀規(guī)范的作用。
潺潺取得青山色,流去寒荒便不還。欲覓頹杉話長別,灘聲響徹臥龍灣。雪積蒼峰似綴花,倏晴倏雹倏過鴉。松針愛聽人閒話,悄落玻杯代綠茶。截得當歸刳五孔,豎吹流似古湖深。回翔秋隼時悲唳,不騁馬頭今作琴。漠原極北又窮西,過雨云攜路忽迷。卻喜山靈擅歌舞,夕陽紅處展虹霓。
兩桁垂楊護九重,翠眉羞畫舊隋宮。柔條似怕君恩重,低拂朱欄舞曉風。
黃云畫角古并州,裊裊西風渺渺愁。金石尚存唐掌固,樓船無復漢汾流。壘更赤幟迷荒戍,瓜種青門憶故侯。聞道秦川開幕府,夜寒刁斗遍林邱。
君馬黃,臣馬白,君馬在德臣馬力。華山之陽春草長,臣今矍鑠馬力強。不愿相遇王良與伯樂,但愿老歸田子方。
節(jié)候已新暖,山林仍舊寒。青氈烘電氣,黃卷掩悲歡。多欲誠自苦,三餐應不難。蟲聲侵枕夕,未覺此身單。
自得游仙術(shù),偏多濟世才。檄龍行雨去,呼鶴下天來。功熟黃金鼎,名登綠玉臺。還聞從此別,入海訪蓬萊。
幽趣總難說,佳人惜未來。石泉飛急雨,沙岸滾輕雷。冰冷魚龍臥,天青鴻雁哀。因憐搗衣婦,砧杵若為催。
西省才承寵命新,中臺又見荷絲綸。如今八座多求舊,自古三邊重得人。萬里河山同日月,九重霄漢動星辰。北門鎖鑰知均是,會見沙場靖騎塵。
十頃西池碧近天,春深調(diào)馬教龍船。至尊勤政歡嬉少,企望鑾輿又七年。云霧猊香錦繡堆,千官重列序賓儀。欲知湛露零蕭處,盡在天杯側(cè)勸時。
市冷人家靜,途長客思增。夜潮舟浸月,寒渡水流冰。破驛沈高岸,疏林見遠燈。空囊寒食近,瀚海一浮僧。
憶昔長條踠地垂,鶯花醉殺五陵兒。可憐鶗鴂西風急,又被關(guān)山短笛吹。腰瘦楚宮無過輦,黛銷隋苑有啼眉。請君回望紅亭路,誰復臨堤折一枝?
吳人冶處有遺亭,與客尋幽暫一登。東下江流通海白,南來山色入淮青。疏鐘晚送歸巢鶴,落葉寒敲近樹扃。最愛孤高闌檻好,幾時更共故人憑。
豈是東林日,天容我輩閑。逢人能白眼,愛客說青山。賞趣琴尊外,會心魚鳥間。虎溪仍一笑,誰遣獨醒還。
翠屏萬仞摩蒼穹,下有志士才且雄。讀書不厭一萬卷,食祿猶待三千鐘。大鵬低飛簸海水,老鶴獨立鳴天風。常時慣見車馬客,開館坐對仙巖松。
碌碌為生笑阿奴,九齡重見此英雛。千回健走非黃犢,一洗群空定白駒。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