祫饗太廟 其八
赫赫閟宮,肇親合食。
玉步徊翔,大姿嚴翼。
洗奠交舉,堂除并飭。
禮賓無違,神其昭格。
赫赫閟宮,肇親合食。
玉步徊翔,大姿嚴翼。
洗奠交舉,堂除并飭。
禮賓無違,神其昭格。
莊嚴宏大的宗廟,開始舉行合祭祖先的儀式。帝王腳步徘徊徐行,姿態莊重恭敬。盥洗和奠酒依次進行,殿堂階除都整潔有序。對待禮儀賓客沒有差錯,希望神靈能夠降臨受享。
赫赫:顯赫、盛大的樣子。閟(bì)宮:宗廟。
肇:開始。親:帝王親自。合食:合祭祖先。
玉步:帝王的腳步。徊翔:徘徊徐行。
大姿:姿態。嚴翼:莊重恭敬。
洗奠:盥洗和奠酒。交舉:依次進行。
堂除:殿堂和臺階。飭(chì):整治、整潔。
禮賓:對待禮儀賓客。
昭格:神靈降臨受享。
祫饗是古代天子諸侯在太廟對祖先的一種大合祭。此詩可能創作于帝王舉行祫饗太廟儀式之時,當時社會重視祭祀禮儀,通過祭祀來維護宗法制度、祈求祖先庇佑、彰顯皇權正統等。
這首詩主旨是描述祫饗太廟的祭祀儀式,突出其莊重嚴謹。特點是語言莊重典雅,儀式描寫細致。在文學史上,這類祭祀詩反映了古代的祭祀文化和禮儀制度。
寒山壓鏡心,此處是家林。
梁燕窺春醉,嵒猿學夜吟。
云連平地起,月向白波沈。
猶自聞鐘角,棲身可在深。
葉落才悲草又生,看看少壯是衰形。
關中秋雨書難到,江上春寒酒易醒。
多少系心身未達,尋思舉目淚堪零。
幾時拋得歸山去,松下看云讀道經。
世人如不容,吾自縱天慵。
落葉憑風掃,香秔倩水舂。
花朝連郭霧,雪夜隔湖鐘。
身外無能事,頭宜白此峰。
喔喔晨雞滿樹霜,喧喧曉渡簇舟航。
數星昨夜寒爐火,一陣誰家臘甕香。
久別羇孤成潦倒,回看書劒更蒼黃。
逢人舉止皆言命,至竟謀閑可勝忙。
野堂吟罷獨行行,點水微微凍不鳴。
十里溪山新雪后,千家襟袖曉寒生。
只宜醉夢依華寢,可稱羸蹄赴宿程。
日苦幾多心下見,那堪歲晏又無成。
南行無俗侶,秋雁與寒云。
野趣自多愜,鄉名人共聞。
吳山中路斷,淛水半江分。
此地登臨慣,攄情一送君。
僻居多與懶相宜,吟擁寒爐過臘時。
風柳欲生陽面葉,凍梅先綻嶺頭枝。
山川自小拋耕釣,骨肉無因免別離。
賴有陶情一尊酒,愁中相向展愁眉。
間世星郎夜[宴]時,丁丁寒漏滴聲稀。
琵琶弦促千般語,鸚鵡杯深四散飛。
遍請玉容歌白雪,高燒紅蠟照朱衣。
人間有此榮華事,爭遣漁翁戀釣磯。
不覺年華似箭流,朝看春色暮逢秋。
正嗟新冢垂青草,便見故交梳白頭。
雖道了然皆是夢,應還達者即無愁。
破除生死須齊物,誰向穹蒼問事由。
都緣聲價振皇州,高臥中條不自由。
早副急征來鳳沼,常陪內宴醉龍樓。
鏘金五字能援筆,釣玉三年信直鉤。
必恐借留終不遂,越人相顧已先愁。
定擬孜孜化海邊,須判素髪侮流年。
波濤不應雙溪水,分野長如二月天。
浮客若容開荻地,釣翁應免稅苔田。
前賢未必全堪學,莫讀當時歸去篇。
云霞水木共蒼蒼,元化分功秀一方。
百里湖波輕撼月,五更軍角慢吹霜。
沙邊賈客喧魚市,島上潛夫醉筍莊。
終歲逍遙仁術內,無名甘老買臣鄉。
日烏往返無休息,朝出扶桑暮卻回。
夜雨旋驅殘熱去,江風吹送早寒來。
才憐飲處飛花片,又見書邊聚雪堆。
莫恃少年欺白首,須臾還被老相催。
功成猶自更行春,塞路旌旗十里塵。
只用篇章為教化,不知夷夏望陶鈞。
金章照耀浮光動,玉面生獰細步勻。
歷任圣朝清峻地,至今依是少年身。
雖展縣圖如到縣,五程猶入縉云東。
山間閣道盤巖底,海界孤峰在浪中。
禮法未聞離漢制,土宜多說似吳風。
字人若用非常術,唯要旬時便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