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中朝會二十三首 又六變。 其五
乃眷嘗西顧,偏師暫首征。
靈旗方直指,獷俗自亡精。
禹敘終馴致,堯封漸化成。
不須嚴尉候,于廓海彌清。
乃眷嘗西顧,偏師暫首征。
靈旗方直指,獷俗自亡精。
禹敘終馴致,堯封漸化成。
不須嚴尉候,于廓海彌清。
圣上眷顧西邊,派出部分軍隊先行征討。軍旗正指向敵軍,野蠻習俗之人自然喪失了精神。大禹那樣的有序治理最終會使他們馴服,堯帝的德化也會逐漸讓他們轉變。不必再加強邊境警戒,廣闊的海域也會更加清平。
乃眷:指皇帝的眷顧。
偏師:指全軍的一部分,不是主力軍。
靈旗:出征時的軍旗。
獷俗:指野蠻的習俗,這里代指有野蠻習俗的人。
禹敘:像大禹那樣的有序治理。
堯封:堯帝的德化。
尉候:邊境上的警戒人員。
淳化是宋太宗趙光義的年號。此詩可能創作于朝廷有向西軍事行動之時,當時的社會處于相對穩定的發展階段,朝廷希望通過軍事和德化等手段來鞏固統治、拓展影響力。詩人在朝會場合創作此詩,以表達對朝廷行動的支持和對國家繁榮的祝愿。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朝廷軍事行動及對國家治理的美好愿景。其突出特點是用典恰當,風格莊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經典之作,但反映了當時的政治文化氛圍和文人對朝廷的態度。
御仗朝隨出掖垣,南宮簇簇動星軒。削圭帝子言無戲,如礪名山國永存。漢節一花明濟岸,秦碑積雨洗天門。有懷正好歌來諗,得望扶桑引壽尊。
由來世德邈,父子守殘經。祠廟頹垣倚,墓田茂草青。妻奴羸百指,鵝鶩絀千翎。破屋吟聲滿,年年餞客星。
頗疑蜂蝶過鄰家,知是東墻去歲花。駿馬無因迎小妾,鴟夷何用強隨車。
琴絕休悲大小弦,長貧長病豈須憐。朝春暮績生尤苦,爭得魂歸自在天。
油壁紅簾映日開,畫羅氳麝逆風來。明妝自是憐清沼,細步還應惜落梅。嫁早怕逢先認客,春寒愁上最高臺。尋幽賴有潘郎共,便到殘陽且莫催。
刬草根須盡,傳花葉未多。明波撐窣堵,老石臥盤陀。煨美甘分芋,蒸肥欠裹荷。醒然下山去,明月滿林阿。菜把野園送,花枝鄰巷賒。搗蟾和絳雪,騎斗弄青霞。古帖臨禽李,新詩續稻瓜。晚涼隨杖履,攜酒訪魚槎。
客中眠未穩,漏鼓聽愈真。月落烏辭樹,燈昏鼠近人。酒痕渰病肺,詩卷伴間身。側耳棋枰響,因思王積薪。
人日欣欣媚,晴風款款來。松陰雙節憩,草際一樽開。野沃青先合,山重勢欲回。春光梅柳外,莫遣杜鵑催。
巉巖支拄逼層空,矯矯真看奮玉龍。只見石連諸洞口,不知人在幾天中。鼎煙尚染仙云冷,僧米空懸布袋窮。四海一瓢休未得,青騾誰可借淩風。
萬里江天一望收,此身已到最高樓。大風起處云飛去,碧水茫茫入海流。
宸謨先自治,鄰壤憺威棱。翼翼慈寧殿,峨峨永祐陵。朔南兼覆冒,遐邇悉豐登。陰德順陽報,真人嗣中興。
青陽歸去不蹉跎,閏歲曾無一日多。柯斧爛時才頃刻,觸蠻爭處又干戈。馀生合付丹砂久,壯志其如白發何。阿閣鳳巢知在邇,春來竹實滿前坡。
勝之敦孝,聚居風動。力施衰白,食損姻眾。附姊饔飧,拒兄錄用。獨綜弦歌,羲光是弄。
吾幼從父師,所患經不明。何嘗效侯喜,欲取能詩聲。亦豈劉隨州,五字矜長城。秋雨短檠夜,掉頭費經營。區區宇宙間,舍重取所輕。此身儻未死,仁義尚力行。
胥江兒女多浣紗,道傍聞有莫愁家。莫愁蕩槳向何處,楊柳蕭蕭啼暮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