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竹溪
藹藹溪流慢,梢梢岸筱長。
穿沙碧簳凈,落水紫苞香。
藹藹溪流慢,梢梢岸筱長。
穿沙碧簳凈,落水紫苞香。
溪水緩緩流淌,波光粼粼,岸邊的小竹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碧綠的竹莖穿過沙地,顯得格外潔凈,紫色的筍苞落入水中,散發著陣陣清香。
藹藹:形容溪流波光蕩漾的樣子。
梢梢:形容竹子在風中搖動的樣子。筱:小竹。
簳:竹子的莖。
紫苞:紫色的筍苞。
此詩是詩人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之作。當時可能是劉給事使君新題三堂,詩人應和創作此詩,以描繪竹溪景色來贊美其新堂周邊環境。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竹溪美景,其突出特點是寫景細膩、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不是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出色的寫景能力。
微風吹,巖松鳴。
聽愈好,吟愈清。
渾崙一句子,文彩甚分明,筆下如何寫得成。
雨叩寒窗似漏殘,搖紅燭影意纏綿。故人堪憶亦堪憐。
誰為癡情思未盡?君偏多事淚猶潸。素箋欲寫悵無言。
綺窗云半護,香氣霧相和。
為惜春光盡,翻憐夜色多。
客歡方太劇,花態轉微酡。
欲遲朝霞至,明星奈爾何。
春生妙筆寫幽枝,
漫染緋紅著玉肌。
晚歲張侯情未減,
洗馀眉黛涴胭脂。
鏖雞松菌又嘗新,
野蔌山肴勝八珍。
正是酒闌佳客至,
狂呼添個炒蝦仁。
春風猶滯秣陵關,曉夢先飛黃木灣。
弟妹可能存世上,笑啼徒自向人間。
三年不見云中信,一缽終歸何處山。
最是與君情不薄,悠悠去住兩難刪。
一天秋下瑯玕。夜初闌。
窗底露蛩、催怨太無端。
前游處。蓬山路。月如環。
缺后清輝、祇合照人間。
木似文犀感月華。寸根移種自仙家。春蘭秋菊浪矜夸。
玉露初零秋夜永,幽香直入小窗紗。此時風月獨輸他。
金河南望樹森森,
挏酒那堪帶恨斟。
本是天王最神圣,
未應全信畫工心。
人從圃里覓閒人,我向閑中覓我真。
日入虛亭通北牖,樹依短壁結西鄰。
但看樹色扶疏影,便議春情點綴勻。
不論歲寒還歲暖,一春過了又逢春。
南壩迎郎來,
西壩送郎去。
回身掩空閨,
月明天未曙。
老著天游步,江山不肯違。
春方玄酒淡,人每太初歸。
是妙何言樂,無塵可振衣。
笑看曾點處,似或此狂非。
鬧處云常至,僮來鳥亦隨。
仙人成邑里,煙水作城池。
山有容空地,溪無不怒時。
偶然嵐翠起,一縣綠離離。
瘦骨巖巖禍患馀,追隨人事愈馳驅。何時灑掃松楸畔,小蓋茅庵只讀書。
籃輿風緊揭疏簾,雨著春衣潤欲粘。滿眼陰云壓平野,此時懷抱惡憎嫌。
寒梅蓄積香成蕾,古柳安排綠入絳。景物年年覺新好,所憐幽獨自蕭騷。
微風傳妙曲,清切若為酬。
誰挾終南琯,來添塞北愁。
關山無盡月,天地不禁秋。
何日聞歌凱,征人下戍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