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祀五享三首 送神用《興安》。
皇祖皇考,
配帝配天。
駿奔顯相,
神保言旋。
祝以孝告,
嘏以慈宣。
去來永慕,
宗事惟虔。
皇祖皇考,
配帝配天。
駿奔顯相,
神保言旋。
祝以孝告,
嘏以慈宣。
去來永慕,
宗事惟虔。
偉大的先祖和先父,配享天帝與上天。助祭者迅速奔來襄助,神靈即將返回天庭。祝官以孝道稟告神靈,福澤隨慈愛傳揚人間。神靈來去永懷追慕,宗族祭祀唯有虔誠一片。
皇祖皇考:指偉大的祖先和已故的父祖輩。皇,尊稱;考,已故的父親。
配帝配天:配享天帝與上天,古代帝王祭祀時以祖先配祭天地。
駿奔:快速奔走,形容助祭者急切前來的樣子。
顯相:顯明地輔助,指在祭祀中擔任重要輔助職責的人。
神保:對神靈的尊稱。
言旋:即將返回。言,語助詞;旋,返回。
祝:祭祀中主持祝告的官員。
嘏(gǔ):福澤,此處指神靈降下的福祉。
宗事:宗族的祭祀事務。
虔:虔誠。
此詩為宋代宮廷郊廟朝會歌辭之一,用于'常祀五享'(春祠、夏礿、秋嘗、冬烝、臘享五種常規祭祀)的送神環節。創作目的是通過樂歌形式強化祭祀禮儀的神圣性,表達對祖先的追慕與宗法制度的維護。
全詩圍繞祭祀送神主題展開,以簡練語言描繪祭祀場景,重點突出對祖先的追慕與祭祀的虔誠,是宋代宮廷祭祀禮儀的文學體現,具有重要的歷史與文化研究價值。
癸亥辭修門,拜賜散人號。
一出非本心,歡喜歸祭灶。
故鄉多名山,幸得遂所好。
舟輿雖難具,信步亦可到。
清溪無塵滓,奇峰有云冒。
雨墊林宗巾,風落孟嘉帽。
豈惟狂故在,望遠亦未眊。
一醉儻可謀,敢愛將軍告。
奔走當年一念差,歸休別覺是生涯。
茆簷喚客家常飯,竹院隨僧自在茶。
禪欠遍參寧得髓,詩緣獨學不名家。
如今百事無能解,只擬清秋上釣槎。
茆齋雖絕小,老子策新勛。
硙落霏霏雪,爐生裊裊云。
心將鷗共遠,巢與鶴中分。
幾許人間事,吾廬寂不聞。
惡殺常根食,安貧但缊袍。
消搖敢言達,簡默本非高。
入剡逢飛雪,游吳看怒濤。
平生笑漁父,苦語勸??糟。
呂釣渭水濱,說筑傅巖野。
雖曰古盛時,得士蓋亦寡。
天將啟治亂,人才有用舍。
向非萬牛力,孰與成大廈。
學書五十年,其進不及寸。
未能踐繩墨,況敢說豪健。
雖然亦有用,尚足博粗飯。
開學教牛經,坐市寫馿券。
我居山陰古大澤,四顧茫茫煙水白。
平時轍跡所不到,玉樹郎君肯來客。
衡門僅可俯首過,陋室真成容膝迮。
木盤設食菜數箸,共飽知君不予責。
期年相從無夜旦,一日復有千里隔。
送君津頭淚如綆,老身恨不生羽翮。
江湖道崄非一二,觸處兢畏真良策。
從今日望平安書,我欲燈前手親拆。
銀漢迢迢夜氣澄,都忘朝暮困蚊蠅。
月從東涌行空闊,風自南來洗鬰蒸。
渴解似嘗仙掌露,魂清如近玉壺冰。
誰知此際超然處,不減廬山入定僧。
憶昔西游日,岷峨勝事繁。
題詩古柏廟,載酒海棠園。
世故紛難料,年光浩莫論。
所欣身尚健,短褐醉江村。
霽日收殘靄,微霜作早寒。
桐凋無宿葉,水退出新灘。
室小才容膝,門低每觸冠。
平生只此是,何物動憂端。
世事紛紛不足論,流年去似海濤翻。
莫因齒發悲殘景,且喜柴荊是故園。
千里桑麻無曠土,數家雞犬自成村。
鄰翁過我夸秧信,雨后春泥一尺渾。
齒發凋零志氣衰,強臨尊酒祇成悲。
少年半是投閑日,春事常當臥病時。
憂患頗疑書作祟,功名不似老如期。
青城舊友頻相約,歸養金丹尚未遲。
老境惟閉門,不與事物接。
時逢佳山水,尚復快登涉。
山程策小蹇,水泛搖短楫。
今茲稅駕地,佳事喜稠疊。
云生濕行縢,風細掠醉頰。
旅羹芼玉糝,僧飯敷白氎。
葑火煨芋魁,瓦甑炊豆莢。
經行出幽圃,懷抱頗自愜。
枯籬絡丹實,深澗堆黃葉。
白云橫谷口,綠筿穿山脅。
還家寧迫暮,取路羞徑捷。
何當倚蒲龕,一坐十小劫。
十里城南禾黍村,白頭心事與誰論。
惰偷已墜先人訓,迂拙仍辜圣主恩。
病退時時親蠹簡,興來往往出柴門。
斜陽倚杖君知否,收點雞豚及未昏。
石帆山下古苔磯,回首人間萬事非。
能飲上池何患死,不營尺宅欲安歸。
寒龜瑟縮搘床老,倦鶴翩躚帶箭飛。
堪笑年來殊省事,就憑樵女綻春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