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清昭應宮上尊號三首 奉告用《隆安》。
登隆妙號,欽翼淵宗。
茂宣德禮,有恪其容。
奉璋升薦,垂佩彌恭。
揚休詠美,以間笙鏞。
登隆妙號,欽翼淵宗。
茂宣德禮,有恪其容。
奉璋升薦,垂佩彌恭。
揚休詠美,以間笙鏞。
提升尊崇的美好稱號,恭敬輔佐深遠的宗祖。大力宣揚德行禮儀,容貌始終恭敬端肅。捧著玉璋進獻祭品,垂著玉佩更顯恭謹。宣揚美好歌詠盛德,與笙鏞雅樂和諧相間。
登隆:提升、尊崇。
妙號:美好的尊號。
欽翼:恭敬輔佐。
淵宗:指深遠的宗祖或神靈。
茂宣:大力宣揚。
有恪:恭敬的樣子。
奉璋:捧著玉璋(古代祭祀用的玉制禮器)。
升薦:進獻祭品。
垂佩:垂著玉佩(古代禮服配飾,此處代指祭祀者的著裝)。
彌恭:更加恭敬。
揚休:宣揚美好。
間:間隔、配合。
笙鏞:笙為管樂器,鏞為大鐘,均為古代禮儀樂器。
此詩為宋代宮廷祭祀樂章,用于玉清昭應宮為神靈上尊號的儀式。玉清昭應宮是宋真宗為崇奉道教所建,上尊號是古代通過加贈美號表達尊崇的禮儀。詩作反映了宋真宗時期崇道重禮的社會背景及宮廷祭祀的繁瑣儀軌。
全詩圍繞上尊號儀式展開,通過對儀程的細致刻畫,展現宋代宮廷祭祀的莊嚴肅穆,是研究宋代宗教禮儀與宮廷文學的重要文本,體現了雅樂“美盛德”的文學功能。
中夏家星聚,清園選樂方。雨華增宴沃,天景并恩長。照檻嵇林綠,生池謝草芳。庭階芝秀滿,終暮玉琴張。
肅肅高天鴻,冥飛慕儔侶。豈無凝寒思,連翩自容與。眷我平生懷,梯航限河渚。塊然守空堂,伊人自豪舉。攬桂聊淹留,折麻空延佇。道遠多風霜,歲晏多思慮。光儀恒不忘,何異渴瓊樹。
元帥聞將至,七閩徯后秋。欲回上帝怒,先復匹夫仇。獻馘鯨波上,招魂劍水頭。殘生留眼看,平復舊神州。
未入柴扉即下車,茅齋揮麈緩論書。不知銅虎威權重,豈責荷衣禮貌疏。此日狂歌希魯望,昔年能賦擬相如。篋中殘藁如傳后,雖枉朱轓亦不虛。
詩評明水好,笑我尚逶迤。丹穴三千仞,蒼藤千萬枝。谷耕聞好鳥,社飲見龐眉。他日煩君指,書堂與佛祠。石不能言語,云如過去身。意求雖彷佛,事往或湮淪。洞壑龍離隱,池塘草得春。山民忽驚避,吾此岸烏巾。
澹澹復疏疏,宜風更宜雨。主人臥碧茵,飽餐蒼翠乳。
御史不貴鐵為冠,所貴七竅心孔丹。閉關手持三寸鐵,誓死不納披忠肝。精誠感激動天聽,六龍倏忽旋回鑾。舍生臣節不足異,回天力大驚天顏。追思十六年來事,轉危原未易為安。幾事破犁誰小犢,失身何惜天幾翻。披肝泣血非無士,百川既決難回瀾。東都再見申屠蟠,皇朝屹屹居庸關。
曉登麻地嶺,露發松楸氣。三代安祖塋,屢入吾夢寐。豈必清明來,展拜享堂內。紙錢飛上天,酹酒香歸地。苔翳王公碑,不敢侵其字。定有精靈歸,氣脈通苗裔。下山馀白云,護我先靈在。
翠聳寒溪上,半隱寒松下。水鳥立棱角,淵魚游穴罅。尋常置庭檻,瑣細不知價。
雪霽寒新臘八天,侍兒擎燭過妝前。肉糜舊話重拈起,引得紅腮一笑嫣。
清秋云物趣,暮適閒園心。獨見池邊樹,同棲煙外禽。露光微上葉,霜氣暗疏林。遠念羈游子,離居直至今。
思發花前,望損長天,最憶玉人。念長卿游倦,文通才減,摩挲兩鬢,逐逐征塵。以指當薪,春泥可喻,昔者何曾舉自珍。年光轉,懼修名不立,負卻芳辰。揮巾。有酒沾唇。我早悟河山幻此身。幸朝攀蘭桂,夕纕蕙芷,親交姱美,轉覺溫存。誰妒娥眉,常施慧眼,流水停云思不群。平生意,既傾心俠隱,還愧天民。
向來皇祐最升平,民識犁鋤不識兵。茶向此時還有錄,令人長羨蔡端明。
容膝茅庵不妄開,欲令人悟止由來。個中妙意知誰解,多作休休莫莫猜。
歲晏猶為客,宵寒忽夢君。清癯衣改作,哽咽語難聞。待我何年可,由人此夕親。軒車來獨晚,兩意在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