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符祭神州地祇二首 迎神用《寧安》。八變。
膴膴浚邦,皇天是宅。
必有幽贊,聰明正直。
布列籩豆,考擊金石。
中外謐寧,繄神之力。
膴膴浚邦,皇天是宅。
必有幽贊,聰明正直。
布列籩豆,考擊金石。
中外謐寧,繄神之力。
肥沃廣闊的大國,是皇天所居之地。必有神靈暗中佐助,其性聰明正直。擺列祭器籩豆,敲擊鐘磬樂器。內外安寧無事,皆賴神靈之力。
膴膴(wǔ wǔ):肥沃廣大的樣子?!对娊洝ご笱拧ぞd》:'周原膴膴。'
浚邦:大邦,指國家。浚,大。
幽贊:暗中佐助?!吨芤住ふf卦》:'幽贊于神明而生蓍。'
籩(biān)豆:古代祭祀用的禮器,籩用竹制盛果脯,豆用木制或銅制盛肉食。
考擊:敲擊???,通'拷',敲擊。
金石:鐘磬等樂器,金指銅鐘,石指石磬。
謐(mì)寧:安寧,平靜。
繄(yī):句中語氣詞,此處相當于'這'。
此詩為宋哲宗元符年間(1098-1100)祭祀神州地祇(地神)時所用的迎神樂章。宋代重視天地祭祀,此類樂章用于國家禮典,旨在祈求地神護佑國土安寧、五谷豐登。
全詩圍繞祭祀主題展開,通過描述祭祀場景與贊頌神靈,體現古代'敬天法祖'的傳統。作為官方祭祀樂章,語言莊重、結構嚴謹,是研究宋代禮樂文化的重要文獻。
石生天顏慘,石死天顏舒。石身與天戰,果然天喪余。君作黃泉客,我為雷濱漁。不能殺共工,何須罵曹蜍??奘菸黠L,哭石咀鳳車。落日山鬼笑,寒貍吊古墟。石兮其歸來,荒山有梅香。
輕祿蠹,莫道是清狂。赫赫侯門徒有恨,茫茫大地去何方。腸斷憶瀟湘。
白首還家嘆客游,霜風捲面莫生愁。題橋司馬今何似,長嘯一聲天地秋。
千山潑如墨,蒼崖斷水湄。綠蓑風雨里,獨網一艙詩。
輕堅滑澤節仍勻,上下柯山助老身。他日天恩許歸去,提攜同踏故園春。
漢皇昔事西南夷,蕭然兵甲開羅施。至今殺氣滿崖谷,苦霧四塞陰風吹。十日九日不見日,見日猶應朝飯畢。鬼心鬼面相構爭,跳險緣危如鳥疾。將軍有手能接猱,腰間鸊鵜聲嗷嗷。三年伐盡邛山竹,蜀賈四出聲名高,懸知眼中無若曹。
為甚花神受氣偏,卻來南地逞春妍。鞓紅未數青州種,粉白猶疑洛浦仙。不學時妝添酒暈,休將風景對茶前。沈香亭北空回首,目斷關河萬里天。
瀌瀌飛霰競秾纖,酒力難禁氣轉嚴。望入龍沙光奪月,齧來瀚海味非鹽。疑施白氎鋪原野,喜露黃綿射屋檐。遙憶江南春信早,草痕融凍茁新尖。
罡風獵獵下征鞍,十月嚴霜次骨寒。噴石澌沙猶古水,流蒼滴翠是新竿。寒鴉野店楸林黑,凍馬荒亭莎葉乾。何似山齋閉關坐,南華攤向火爐看。
風色蕭蕭日色晴,晚潮未到水波平。系槎艇子關蓬睡,不管溪南喚渡聲。
古人負高蘊,舉世無知己。抒愫托微吟,千載待其侶。我今洞諒之,黃泉不可起。神情既潛會,嘆息曷容止。蒼天指為正,何必同堂語。
白發黃花意自違,野情秋色澹適宜。懶從碧草荒三徑,獨對西風酹一卮。真景聞人爭詫說,賞心嗟我負襟期。明年此際花時候,拄杖敲門定是誰。
二年留滯思三峽,七載清吟守一麾。瓜果東南嘗已遍,無人輕快似消梨。
早憶還家日,虛窗石幾涼。以茲幽思劇,其奈客途長。在處憂風雨,所經少稻梁。夢魂能識路,高枕是吾鄉。
閑行坊曲看春聯,暗露嬋娟屈戍邊。小戶豈曾窺邸報,也隨人寫太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