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冊寶十三首 冊寶升殿用《崇安》。
有猶有言,順承天則。
聿崇號名,再揚典冊。
朱英寶函,左右翼翼。
千秋萬歲,保茲無極。
有猶有言,順承天則。
聿崇號名,再揚典冊。
朱英寶函,左右翼翼。
千秋萬歲,保茲無極。
遵循古訓有遺教,順承上天之法則。尊崇名號顯榮耀,再揚典章傳后世。朱紅裝飾寶匣盛,左右排列皆整齊。千秋萬代永延續,保此基業無終極。
猶:通'猷',道,法則。言:訓言。
順承:順從承接。天則:上天的法則。
聿(yù):文言助詞,無實義。
朱英:朱紅的裝飾。寶函:盛放寶冊的匣子。
翼翼:整齊恭敬的樣子。
無極:沒有窮盡,無邊無際。
此為宋代郊廟朝會樂章之一,用于'上冊寶'儀式中冊寶升殿環節,《崇安》為所用樂調名。宋代重視禮制建設,此類樂章旨在通過音樂與文辭強化禮儀神圣性,彰顯皇權受天命、典制有傳承的政治理念。
全詩圍繞冊寶升殿禮儀展開,以順承天則為核心,通過典冊尊崇、寶函陳列等細節描寫,突出禮儀莊重與制度延續,是宋代宮廷禮儀文化與政治理念的典型體現。
蘋洲沈短日。望素云黃鶴,遼天無極。思悲頓寥寂。剩錦箋凄調,玉棺銘筆。吟邊易簣。老臣心、詞人一席。痛百年垂死,中興病枕,幾番尋覓。
曩昔。云瑤校曲,桐蔭題圖,倏成陳跡。翠微峭壁,傍船指空沈碧。撫遺編依黯,高歌不忍,淚落江南怨笛。又傷心、汐社春蕪,盟漚無色。
極目看山日望云,住山欲與白云分。老僧笑指東頭嶺,原是溫名本屬君。
把酒探奇坐紫巖,溫泉溫嶺望中兼。二名偶合相傳久,添我何妨共作三。
一叢碧玉凈無瑕,
有夢徵蘭繞絳紗。
應是畹香能解語,
雙雙開作并頭花。
俗薄吾深厭,家肥子孰過。孝慈諸弟共,才俊一門多。
處世難同眾,居鄉本貴和。古來脩禮讓,盜賊尚投戈。
黍肉屢來饋,寸心殊自憐。傷廉增我過,尚德貴君賢。
握臂知身瘦,捐書待病痊。每懷徐孺子,衰世道能全。
從來二生四,
誰謂二生三。
迷路求玄牝,
精微未許探。
淡淡雙眉縈遠岫。草草涼襟還小袖。曲廊深處為儂來,隨夜漏。烏棲后。枕臂啼痕紅欲透。
撫抱纖腰春更瘦。凝怨橫波嬌不溜。如思如懊轉宜人,看巾繡。嗔相扣。痛惜肯教衾浪皺。
河滿不堪臨別聽。別酒醉來容易醒。持儂只問幾時來,頻攬鏡。憐光景。此意料君能暗省。
離緒最愁窗色暝。明月又還窺只影。空房應是怯孤眠,風欲定。鐘初靜。踏遍合歡廊下徑。
去年梅雪天,千里人歸遠。
今歲雪梅天,千里人追怨。
鐵石作心腸,鐵石剛猶軟。
江海比君恩,江海深猶淺。
滾滾東流水,千年復萬年。
橋成南北攏,虹渡楚荊聯。
偉業推群力,宏謀賴客賢。
登樓春日好,騁目報晴川。
春水一江流。春山面面愁。鎖春光、百尺高樓。樓上美人眠未起,嗔小玉、上簾鉤。
碧醮滿眶秋。紅添兩頰羞。忒惺忪、好夢難留。怪底雙鬟籠不住,知溜卻、鳳釵頭。
欲向何人罪陸沈,強移棲息學盲瘖。
自磨短墨消英氣,偶爇名香驗道心。
好睡未妨來日永,閉門便覺敝廬深。
書生槁餓由來舊,肯為窮愁損素襟。
野望杳無際,蕭然塵慮微。
山光搖客舫,水色上人衣。
潮帶清風至,云兼白鳥飛。
鄉關雖咫尺,客思轉依依。
宛轉雙源花在處,花葉重重瑞炎暑。
日光相照鉛華鮮,翠蓋紛紛擁紅女。
不貪青子老芳容,薰風偷出香無數。
乃知源上有神仙,何必夭桃隨水去。
三楚名家有珥貂,上卿誰似策勛遙。七擒孟獲曾宣捷,五部單于已入朝。執秩今行周郟鄏,先聲寧數漢嫖姚。主恩咫尺臺垣近,鸞鶴回翔在赤霄。
朝辭畫省向鳴鑾,白雪樓前一問安。幕府久傳司馬法,鐘陵高照惠文冠。萬年王氣金莖直,六代江聲玉樹寒。我寄離心征雁去,秦淮東下是長干。
冰輪不減舊時圓,
錦瑟凄涼五十弦。
挑盡玉缸眠不得,
秋聲如雨夜如年。
粲粲休誇綺與紈,
紉蘭制芰亦良難。
此袍遍滿三千界,
要與寒兒共解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