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祀皇地祇十五首 送神用《寧安》。
至厚至深,其動也剛。
精誠默通,或出其藏。
神之言歸,化斯有光。
相我炎圖,萬世無疆。
至厚至深,其動也剛。
精誠默通,或出其藏。
神之言歸,化斯有光。
相我炎圖,萬世無疆。
大地至為深厚廣博,其運行剛健有力。真誠的心意默默相通,神靈或許自藏身處顯現。神靈宣告歸位,教化因此煥發光輝。護佑我大宋江山,傳承萬代永無窮盡。
至厚至深:極言大地的深厚廣博。
動:運行,運動。剛:剛健,剛強。
精誠默通:真誠的心意默默相通。
或:或許,可能。藏:指神靈的居所或隱藏之處。
言歸:宣告返回?;褂泄猓航袒虼藷òl光彩。
相:輔助,護佑。炎圖:指宋朝的江山,因宋以火德王,故稱炎圖。
此詩為南宋紹興年間朝廷祭祀皇地祇(地神)的樂章之一,屬《紹興祀皇地祇十五首》組詩,用于送神環節。創作背景與宋代重視郊祀禮儀相關,通過樂歌表達對天地神靈的崇拜,以鞏固統治、祈求國運昌隆。
詩為送神曲,通過贊美地祇的深厚剛健與精誠相通,祈愿神靈護佑宋朝萬世延續。內容緊扣祭祀主題,語言莊重規范,是研究宋代郊祀文化與宮廷樂歌的重要文本。
自嘆清明在遠鄉,
桐花覆水葛溪長。
家人定是持新火,
點作孤燈照洞房。
轉枕挑燈候曉雞,
相君應嘆太常妻。
長年多病偏相憶,
不遣歸時醉似泥。
春光何處好,柱史有林塘。
鶯囀風初暖,花開日欲長。
鑿池通野水,掃徑閱新芳。
更置盈尊酒,時時醉楚狂。
恩沾長壽酒,歸遺同心人。
滿酌共君醉,一杯千萬春。
蕭蕭落葉送殘秋,
寂寞寒波急暝流。
今夜不知何處泊,
斷猿晴月引孤舟。
棲鳥向前林,暝色生寒蕪。
孤舟去不息,眾感非一途。
川程方浩淼,離思方郁紆。
轉枕眼未熟,擁衾淚已濡。
窘然風水上,寢食疲朝晡。
心想洞房夜,知君還向隅。
家寄江東遠,
身對江西春。
空見相思樹,
不見相思人。
辛苦事行役,風波倦晨暮。搖搖結遐心,靡靡即長路。
別來如昨日,每見缺蟾兔。潮信催客帆,春光變江樹。
宦游豈云愜,歸夢無復數。愧非超曠姿,循此局促步。
笑言思暇日,規勸多遠度。鶉服我久安,荊釵君所慕。
伊予多昧理,初不涉世務。適因擁腫材,成此懶慢趣。
一身常抱病,不復理章句。胸中無町畦,與物且多忤。
既非大川楫,則守南山霧。胡為出處間,徒使名利污。
羈孤望予祿,孩稚待我??。未能即忘懷,恨恨以此故。
終當稅鞿鞅,豈待畢婚娶。如何久人寰,俯仰學舉措。
衡茅去迢遞,水陸兩馳騖。晰晰窺曉星,涂涂踐朝露。
靜聞田鶴起,遠見沙鴇聚。怪石不易躋,急湍那可溯。
漁商聞遠岸,煙火明古渡。下碇夜已深,上埼波不駐。
畏途信非一,離念紛難具。枕席有余清,壺觴無與晤。
南方出蘭桂,歸日自分付。北窗留琴書,無乃委童孺。
春江足魚雁,彼此勤尺素。早晚到中閨,怡然兩相顧。
身羈從事驅征傳,
江入新安泛暮濤。
今夜子陵灘下泊,
自慚相去九牛毛。
五驅龍虎節,一入鳳凰池。令尹自無喜,羊公人不疑。
天歸京兆日,葉下洞庭時。湘水秋風至,凄涼吹素旗。
丹旐發江皋,人悲雁亦號。湘南罷亥市,漢上改詞曹。
表墓雙碑立,尊名一字褒。常聞平楚獄,為報里門高。
一徑縈紆至此窮,
山僧盥漱白云中。
閑吟定后更何事,
石上松枝常有風。
笑語歡今夕,煙霞愴昔游。
清羸還對月,遲暮更逢秋。
勝理方自得,浮名不在求。
終當制初服,相與臥林丘。
兄弟泣殊方,天涯指故鄉。
斷云無定處,歸雁不成行。
草莽人煙少,風波水驛長。
上虞親渤澥,東楚隔瀟湘。
古戍陰傳火,寒蕪曉帶霜。
海門潮滟滟,沙岸荻蒼蒼。
京輦辭蕓閣,衡方憶草堂。
知君始寧隱,還緝舊荷裳。
彩仗列森森,行宮夜漏深。
殳鋋方啟路,鉦鼓正交音。
曙月思蘭室,前山辨谷林。
家人念行役,應見此時心。
征途無旅館,
當晝喜逢君。
羸病仍留客,
朝朝掃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