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宗明堂前朝獻景靈宮八首 奉饌用《吉安》。
發祥仙源,流澤萬世。曷其報之,親饗三歲。
相維列卿,潔粢是饋。匪物之尚,誠之為至。
發祥仙源,流澤萬世。曷其報之,親饗三歲。
相維列卿,潔粢是饋。匪物之尚,誠之為至。
福瑞起始于祖先淵源,恩澤流傳萬代。如何回報這恩德?皇帝每三年親自祭祀。公卿們佐助,獻上潔凈的谷物祭品。不崇尚物品豐美,以真誠為最高。
發祥:福瑞起始,指祖先的福澤開端。
仙源:帝王祖先的淵源,此指宋室祖先。
流澤:流傳的恩澤。
曷其:如何,疑問代詞表方式。
親饗(xiǎng):皇帝親自參與祭祀,饗指供奉神靈。
三歲:三年一次,古代祭祀定期制度。
相維列卿:相,佐助;維,語助詞;列卿,朝廷各部門長官。
潔粢(zī):潔凈的谷物祭品,粢指祭祀用谷物。
匪物之尚:匪同“非”,不崇尚物品豐盛。
誠之為至:以真誠為最高準則。
此詩為宋孝宗趙昚在明堂前朝獻景靈宮時所用樂章,屬《吉安》曲。景靈宮是宋代供奉歷代帝后御容的重要場所,明堂朝獻為帝王祭祀天地、祖先的重大禮儀。孝宗重視禮儀制度,此類樂歌旨在強化宗法觀念,表達對祖先的追慕與感恩,強調祭祀中‘誠’的核心意義。
全詩圍繞祭祀展開,先述祖先福澤綿長,再言回報以定期親祭,繼而描述公卿奉祭場景,最后點明‘重誠輕物’主旨。語言簡練莊重,突出宋代祭祀文化中‘誠’的重要性,是研究宋代禮儀與思想的重要資料。
遙指巖頭桂,先生親手栽。蒲團趺坐穩,時有暗香來。
豆醅香里洞仙謳,春滿酡容雪滿頭。淮上幾人同擊壤,海東今日又添籌。家鄰節孝瞻徐子,世業文章重隱侯。漫道慶源開八帙,大椿曾擬八千秋。
帖子傳新語。問自來、翰林學士,幾多人數。或道江心空鑄鏡,或道艾人如舞。或更道、冰盤消暑。或道蕓香能去蠹,有宮中、斗草盈盈女。都不管,道何許。離騷古意盈洲渚。也莫道、龍舟吊屈,浪花吹雨。只有辟兵符子好,少有詞人拈取。誰肯向、帖中道與。絕口用兵兩個字,是老臣、忠愛知艱阻。寫此句,絳紗縷。
黃山好,微妙是溫泉。濯足濯纓無住相,宜冬宜夏總天然。塵垢一時蠲。
秋日游晴曠,西風被面涼。征袍紅葉滿,羸馬白沙長。曲水驚閒鷺,荒池度野芳。碧峰千萬點,一望慰愁腸。
村居幽幽,面山臨流。四時代謝,春而復秋。載耕載耨,于田于疇。租稅惟收,此外何求。
漸黃昏,夢回煙縷,吟窗岑寂經慣。燭花重釀傷心淚,簾弄薄寒春淺。驚鬢換。偏更是、東風又綠江南岸。分長聚短。但野徑苔生,芳期屢誤,佳約總虛算。追前跡,早向良宵嘆斷。人間多少恩怨。十分沉醉三分酒,消得亂愁千萬。新意懶。禁幾度、相思只怕相逢晚。尋思恨滿。恰夜似當年,穿檐月小,來照舊庭院。
北雁山中路詰曲,夕陽木杪見人家。筍輿穿樹驚霜葉,桐杖敲云損土花。白雁秋高還蕩頂,流螢月黑出檐牙。匆匆但得皮膚耳,出外逢人莫浪誇。
雙鬢星星,更能消、幾番離別。人北去,直教孤負,清明時節。何處池塘春草夢,誰家院落梨花月。但子規、枝上勸人歸,空啼血。思往事,云千疊。休倚仗,心如鐵。嘆風埃襤縷,浩歌長鋏。和氣已從天上日,暮寒洗盡山陰雪。待我心、飛步到三臺,須調燮。
內家端午賜新衣,萬姓千官樂盛時。榴火噴人初霽雨,蒲觴醉客競題詩。前歡過眼如流水,近事驚心類弈棋。今日亂離非昔比,澹煙哀艾不勝悲。
倚郭維孤舟,漠漠見煙渚。水宿野鳥歸,夜深鄰人語。遠客萬斛愁,臥聽姑蘇雨。
水闊秋光變,鄉心在客船。高樓見紅柚,詩意寫樊川。
三洲洲上花柳春,三洲浦里多商人。酒旗紅袖明江閣,客船只望洲邊泊。八月風吹洲上樹,樓船卻向江西去。紅妝送別各沾巾,驚動新米江北人。
開士叩禪關,朗公已出山。題詩巖竇里,未許落人間。
拂袖拜三賢,云霞映暮天。孤忠徒自許,一死竟誰憐。玄化昭心事,丹誠付簡編。明禋逢盛世,肸蚃自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