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州三亭 東溪亭
短彴逶迤渡,高檐夭矯沉。
波光環堵凈,日色彩梁深。
萍荇翻金鯽,蘭苕超翠禽。
主人公事簡,時此照清襟。
短彴逶迤渡,高檐夭矯沉。
波光環堵凈,日色彩梁深。
萍荇翻金鯽,蘭苕超翠禽。
主人公事簡,時此照清襟。
短橋曲折地橫跨溪上供人渡過,高高的亭檐彎曲延伸仿佛沉入水中。波光環繞著亭子,四周一片明凈,陽光照在彩梁上,光影顯得幽深。浮萍和荇菜間,金色的鯽魚翻騰游動,蘭草和葦苕中,翠鳥輕快飛過。亭主人政務清閑,時常在此映照自己清凈的心懷。
短彴(zhuó):短橋。逶迤:曲折綿延的樣子。
夭矯:屈伸自如、彎曲的樣子。
環堵:四周墻壁,這里指亭子四周。
萍荇(xìng):浮萍和荇菜,都是水生植物。
蘭苕(tiáo):蘭草和葦苕,泛指水生植物。
清襟:清凈的心懷。
此詩創作于詩人在普州時。普州當時可能社會相對安定,詩人游覽東溪亭,看到這里優美的景色和亭主人清閑的生活,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東溪亭的美景和亭主人的閑適生活。其特點是寫景細膩生動,意境清幽。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敏銳觀察力和高超的描繪能力。
季也東歸何太遲
伯兮西望屢吟詩
茅檐昨夜雪深尺
人在篷窗知不知
帶雨閒云西復東
朝昏巫女意匆匆
蓬瀛望絕連天霧
湖海波翻驀地風
臨水花涵青鏡里
看苔人在翠帷中
炊珠爨桂秋將晚
秪有題詩興未窮
天空石破偶驚猜
逗漏鴻泉海國來
長晝翻盆迷白日
連宵注瀑斗狂雷
三旬水潦無馀地
八十年來未見災
老插漁竿閒臥處
中原點檢濟川才
愛茲山氣爽,兼訪舊僧房。
不一秋林色,偏多晚稻香。
靜禽安笑語,熟犬繞衣裳。
別后蒼蒼竹,窗前幾個長。
憶昔傾蓋交,意氣秋霜間。
感子故意長,豈獨平生歡。
痛飲誰能醉,清量江海寬。
奇懷古鮮儔,高情良所嘆。
一朝杳言笑,重云分羽翰。
狂歌東去越,長镵西入關。
中原思齊驅,遠隔河與山。
風塵滿天地,慎矣頤清顏。
荒齋人不到,
當路長秋苔。
澹日合云上,
涼風吹雨來。
鳥喧園棗熟,
蝶亂井葵開。
復是去年候,
草堂思幾回?
榕聲竹影一溪風,
遷客曾來系短篷。
我與竹君俱晚出,
兩榕猶及識涪翁。
武庫五兵森森,
名駒萬里骎骎。
英風爽氣如林,
讀書鑿井欲深,
學道卻要無心。
一朝不飲柰愁何,
月下敲門載酒過。
佳句曉風楊柳岸,
醉時吟了醒時哦。
水月虛懷,煙霞浪跡。
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五代興亡一夢中,
射潮江滸想英雄。
錦衣木石沾恩幸,
鐵券山河誓始終。
鳳舞龍飛形勝在,
虎符玉節霸圖空。
花開陌上年年好,
無復行人指故宮。
護凈燒湯不離坑
慈和三昧益群盲
十方諸佛皆如是
豈效披毛業報生
客中羞對鏡,
老去動悲驚。
白發雖公道,
流光也薄情。
名虛何足尚,
命拙不須評。
無限心頭事,
良工寫不成。
八翼天門舊夢違
新亭回首淚空揮
江山滿目愁戎索
蘭茝離憂怨秭歸
別后詩篇渾漫與
重來城郭恐全非
關河落日征人急
雨雪猶勞四牡騑
幅巾筇杖立籬門
秋意蕭條欲斷魂
恰似嘉陵江上路
冷云微雨濕黃昏
珠簾不卷坐焚香,小字維摩病合當。要識多才天亦忌,蓮臺只合拜醫王。
已歸凈土結蓮胎,更向塵寰見異才。讀盡儒書千萬卷,又從佛座授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