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無照西園
近地棲禪室,祇園草木薰。
鞋香花洞雨,衣潤石欄云。
松吹和琴雜,茶煙到樹分。
遙知道林輩,來此論玄文。
近地棲禪室,祇園草木薰。
鞋香花洞雨,衣潤石欄云。
松吹和琴雜,茶煙到樹分。
遙知道林輩,來此論玄文。
在離塵世不遠之地有座禪室,那佛國般的園林里草木散發著香氣?;ò陰е甑?,似乎連鞋子都染上花香;石欄邊云霧繚繞,衣衫也被沾濕。松間風聲與琴聲交織在一起,煮茶的煙霧升騰到樹林中漸漸散開。我遙想那些如支道林般的高僧大德,會來到這里談論玄理文章。
近地:離塵世不遠的地方。
祇園:即祇樹給孤獨園,是佛祖說法的地方,后泛指佛寺。
薰:香氣。
道林輩:指像東晉高僧支道林那樣的人,支道林善談玄理。
玄文:指談論玄學的文章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可能聽聞或了解到西園的清幽雅致,西園可能是一處供僧人修行、文人雅士談玄論道的地方。詩人在這種背景下,發揮想象創作此詩,表達對西園的向往和對禪意生活的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西園的清幽環境和高雅氛圍,突出其禪意與玄趣。特點是意境清幽,意象豐富,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禪學和玄學的關注與喜愛。
谷風拂層冰,萬凍倏忽流。陽暉照積雪,寸片不得留。
郎中冰雪人,清潔映北州。誰令司命家,速以風日收。
得非峻節士,地下亦急求。哀哉吳隱之,已矣公儀休。
眾皆殖貨利,我獨嫉貪牟。眾皆似芳春,我獨如霜秋。
多藏豈不裕,害義固所羞。謀身豈不急,有命其何憂。
辛勤洛宋倅,明白盱郡侯。未知居此官,數有斯人不。
孤耿一德性,紛綸萬揶揄。嗚呼五十年,平步落九幽。
象闕方肅肅,銘旌遽悠悠。吁嗟高論儒,何以示素修。
摺疊蒲帆扇扇排,往來曾不踏青鞋。蛤田蝦渚都相似,楊柳荷花誤亦佳。
栲栳園西夕照黃,菰蒲煙水望迷茫。草橋關口虹堤亙,贏得兒童拜六郎。
水宿沙眠樂有余,漁郎生小習舟居。鳴榔跳版沿陂岸,走卻琴高赤鯉魚。
走馬旋看建節樓,中原王氣未容收。
同扶日月尊皇極,再拓河山畫禹州。
能識此時惟俊杰,安知吾輩不公侯?
羅浮風雨峨眉月,聊寫天涯小別愁。
乘桴入南海,海曠不可臨。
茫茫失方面,混混如凝陰。
云山相出沒,天地互浮沈。
萬里無涯際,云何測廣深。
潮波自盈縮,安得會虛心。
漢鼎三分日,桓侯戰伐高。
心猶輕馬趙,氣已奪孫曹。
鹵莽生何惜,精靈死亦豪。
英風留涿鹿,不剪舊蓬蒿。
不填故實,自是桓侯,移壯繆不得。
劍埋豐城獄,氣與牛斗平。
皇明燭九幽,湔祓用神兵。
誰言黃沙磧,矢盡鼓不鳴。
至今門下士,落涕為荊卿。
何處動秋聲,摵摵筼筜玉。遙夜清不眠,懷人在空谷。
?毿翡翠羽,錯落珊瑚枝。鳳鳥久不至,瓊簫空自吹。
早年讀「禹貢」,緬仰禹王功。八載釋玄書,四海盡來同。
稍長觀史書,益慕禹王風。萬里探禹穴,愿追太史公。
不信年遲暮,始到會稽中。會稽水渺渺,會稽山隆隆。
霈然下云雨,帝澤九州豐。馀潤及海外,豈獨限浙東!
我自海上來,中原見高嵩。曲阜拜孔子,兗州仰岱峰。
遍訪九河跡,無若神禹工。直北上燕京,飆輪出居庸。
回舟下渤海,再度入吳淞。細考三江瀆,亦為大禹通。
于茲拜禹廟,豈為騁游蹤!禹陵咸若亭,萬古白云封。
石壁菲飲泉,信乎儉德崇!窆石及古篆,卓立青芙蓉。
繞陵列云樹,疊嶂若長墉。陵下姒家村,陵右谷神宮。
澤比谷林堯冢遠,不共蒼梧舜冢終。時世談神奇,萬靈來朝宗。
傳說殿上梁,亦復化二龍。廟內蒼水使,河精海若從。
我再登禹寺,寺后穴濛濛。宛委所封處,疑有藏圭琮。
嘗想岣嶁碑,衡岳靈氣鐘。何年陪禹硎,古字玉瓏璁。
離離秦望山,斯篆邈難窮。南巡留盛典,禹頌傳九重。
耐凍雖微物,嚴冬不敢侵。
蕊嫌宮額淺,色勝羽衣深。
戲點人閒鐵,閒鋪地上金。
臘梅甘丈行,霜菊許朋簪。
風雪窺天巧,泥沙惜陸沈。
分無春借力,徒有歲寒心。
采掇香盈把,歔欷淚滿襟。
移栽損生理,汝勿念知音。
柳色初深燕子回,
猩紅千點海棠開。
鱭魚莼菜隨宜具,
也是花前一醉來。
天上張公子,殷勤忽枉書。
幾年憐潦倒,今日遂吹噓。
貢喜慚何暮,馮招恐不虛。
吾生真有命,造物合何如。
魯獄囚公冶,梁都走范雎。
艱貞隨亂世,憂辱況同時。
舊夢迎桃葉,新愁系柳枝。
何年人并轡,春色逐歸騎。
長江風定水無波,
歲晚天寒客又過。
一度送行傳一畫,
人生那厭別離多。
衰晚真當戒,疏慵竟未能。
病專從酒得,謗輒為詩興。
每悔居城市,常思絕友朋。
誰來敲竹戶,又見醉吟僧。
南溟隱幾劍光寒,節序難消此夜殘。
荏苒韶光星物換,逍遙兒女歲時歡。
塵緣已向知非度,春信還從索笑看。
最有詩懷新思逸,長彈元是隔年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