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春五首
辛夷高花最先開,青天露坐始此回。已呼孺人戛鳴瑟,如今到死得閑處,還有詩賦歌康哉。
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宮門一鎖不復啟,孤吟屢闋莫與和,寸恨至短誰能裁。
春田可耕時已催,王師北討何當回。放車載草農事濟,朝廷未省有遺策,肯不垂意瓶與罍。
前隨杜尹拜表回,笑言溢口何歡咍。孔丞別我適臨汝,天公高居鬼神惡,欲保性命誠難哉。
辛夷花房忽全開,將衰正盛須頻來。清晨輝輝燭霞日,迎繁送謝別有意,誰肯留戀少環回。
辛夷高花最先開,青天露坐始此回。已呼孺人戛鳴瑟,如今到死得閑處,還有詩賦歌康哉。
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宮門一鎖不復啟,孤吟屢闋莫與和,寸恨至短誰能裁。
春田可耕時已催,王師北討何當回。放車載草農事濟,朝廷未省有遺策,肯不垂意瓶與罍。
前隨杜尹拜表回,笑言溢口何歡咍。孔丞別我適臨汝,天公高居鬼神惡,欲保性命誠難哉。
辛夷花房忽全開,將衰正盛須頻來。清晨輝輝燭霞日,迎繁送謝別有意,誰肯留戀少環回。
辛夷花高高地最先開放,在青天之下露天閑坐這才歸來。已經喚來妻子彈奏鳴瑟,如今到死能有這般清閑,還有詩賦來歌頌這太平。洛陽的東風何時能來,河波蕩漾、岸邊柳樹都已春意盎然。宮門一旦鎖上就不再開啟,我獨自吟詩多遍無人應和,心中的怨恨雖短又有誰能衡量。春田可以耕種的時候已經催促,朝廷的軍隊北伐何時能回。把車載滿草農事就能成,朝廷卻沒考慮到這些良策,怎會留意百姓的苦樂。先前跟隨杜尹上表歸來,歡聲笑語滿溢多么歡快。孔丞與我分別前往臨汝,天公高高在上鬼神險惡,想要保全性命實在艱難。辛夷花房忽然全部開放,花將衰時正盛時要常來賞。清晨花朵在霞光中閃耀,迎送繁花凋謝別有深意,誰肯留戀而稍作停留。
辛夷:一種花木,早春開花。
孺人:古時稱大夫的妻子,明清時為七品官的母親或妻子的封號,這里指妻子。
戛鳴瑟:彈奏瑟。
康哉:歌頌太平。
杜尹:可能是姓杜的官員。
咍:歡笑。
孔丞:姓孔的縣丞。
此詩創作時間不詳。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時期,朝廷有北伐戰事。詩人可能經歷了一些官場或生活中的事情,看到春天景色,觸景生情,寫下此詩表達自己的復雜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借春景抒發對朝廷、人生的感慨。其特點是將寫景與抒情、議論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不是特別著名,但體現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對人生的思考。
讀書明大義,忠孝淑□多。時務要窮究,朝章宜蒐羅。此是真學業,勖哉毋蹉跎。宋儒講性理,探索常入魔。即使索之精,于世又如何。漢儒勤考據,萬言辨一字。即令辨之詳,未必濟平治。后有好學者,獺祭矜腹笥。圖書翻滿床,自作還自注。詰曲無和音,落索無生致。謂之陽湖派,矜奇樹一幟。卓哉定峰子,讀書懷大志。一部十七史,窮究古今事。其論既宏通,其才復恣肆。可惜廣陵散,遺響無人嗣。
萬緒千頭誰與語。憶年時、舊銷魂處。垂柳千絲,斜陽一抹,記相送天涯路。飛絮依然吹暮雨。更何堪、別情離緒。芳草連天,東風劃地,只夢里隨它去。
山中昨夜解春衣,天杪征鴻正北飛。欲問舊游零落里,蓬萊闕下幾人歸。時來公等共彈冠,直北浮云萬里看。莫笑故人生事少,五湖隨處有漁竿。
金雞關外放新晴,萬井田畦水正盈。編戶殷繁環客路,平岡低伏入山城。重開樽酒經三載,先導行旌過一程。為愛君詩似春色,撩人無奈最多情。
江南憶,憶殺到如今。白玉堂深人一笑,真珠簾暖夜千金。十載尚關心。
海翁相對問年華,紫陌春風萬樹花。竹外小橋頻送酒,溪邊新水細烹茶。林塘古木通幽徑,山郭斜陽帶晚霞。粗糲一盂能自適,天臺何處覓胡麻。乾坤浩蕩本無言,信宿春風已到門。地遠最宜山色近,林幽偏愛鳥聲喧。游仙自古人何在,借劍當年舌尚存。白日閉門閒未得,直愁車馬破苔痕。
漸遠桐君閣,岧峣幾萬重。林黃垂橘柚,江碧泛芙蓉。凍井翁晨汲,秋租女夜舂。扁舟欹枕臥,猶聽隔山鐘。
翠奩棲影驕如雪。相思五湖春闊。閉雨閒門,人因花瘦,花更因誰瘦絕。吟弦似咽,便喚起盈盈,那禁重折。嫩約塵空,暗香應妒袖羅竊。年時花里賦別。玉鬟臨水見,曾斗冰潔。屧徑荒蹤,笙樓細語,愁入一眉斜月。輕寒尚怯,甚歌口吹紅,夢云都熱。殘酒東闌,峭風蘇倦蝶。
門掩青山盡日閒,紛紛朝市懶相干。交游滿眼知音少,笑拂瑤琴獨自彈。水邊亭榭絕炎熇,坐對遺經日易消。載酒有人來問字,隔溪撐過木蘭橈。秋入林坰晚覺涼,閒尋詩景步斜陽。笑渠羸馬風塵客,底事匆匆有許忙。滕六飛花散九垓,乾坤萬象變瓊瑰。詩翁胸次春無限,溪上沖寒曉訪梅。
極望山梁振羽翰,巢林棲舍意難安。三年城郭迷華表,再過園林冷食單。出口暄寒愁問答,刺心慰藉甚嘲姍。支離骨態新來倍,饒與旁人注目看。
卓哉弦高子,商隱獨摽奇。效謀全鄭國,矯命犒秦師。賞神義不受,存公滅其私。虛心貴無名,遠跡居九夷。
閒騎羸馬出,遠餞繡衣行。愛此川原迥,欣然風日晴。隔籬梅半落,斷隴麥初生。每恨微官縛,茅山負夙盟。
如彼泉流必有源,陳家詩律自專門。后山得法因鹽鐵,不減唐朝杜審言。
東望神州路黯然,趨庭心與白云旋。鴛巢況有攜雛樂,蝸舍何妨抱甕眠。曉漲綠肥菰葉雨,夕陰黃瘦木棉田。藥爐茶臼安排易,如此蕭寒負盛年。
江流同不廢,文正一家書。考據精漢學,樸質駕宋儒。學問由此出,經濟由此攄。上至公卿位,下至農家居。瑣瑣無不到,恢恢無不儲。能移人氣質,暴戾隨之除。能入人肺腑,歌泣與之俱。但覺千篇少,而無一字虛。古今家庭札,鮮克播寰區。惟公此書出,寶貴如璠玙。橫絕古今間,獨辟一徑途。著述能傳后,以此為權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