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宗上人游金陵
千峰亂水上,一榻到應分。
古像焚香禮,寒鐘出定聞。
瓶離劍池月,錫入秣陵云。
好去北山住,草堂休勒文。
千峰亂水上,一榻到應分。
古像焚香禮,寒鐘出定聞。
瓶離劍池月,錫入秣陵云。
好去北山住,草堂休勒文。
千座山峰錯落于水面之上,你獨自一榻前往想必是緣分使然。去虔誠地焚香禮拜古老的佛像,在定中結束后聆聽寒山寺的鐘聲。你帶著水瓶離開劍池邊的月色,手持錫杖踏入金陵的云霧中。你去北山好好居住吧,別像當年周颙那樣在草堂寫那些諷刺文章。
宗上人:指宗姓僧人。上人,對僧人的尊稱。
亂水:形容山峰錯落于水面。
一榻:指僧人獨自出行。
出定:僧人從禪定中出來。
劍池:在今江蘇蘇州虎丘山。
錫:錫杖,僧人出行用具。
秣陵:古地名,即金陵。
北山:指鐘山。
草堂勒文:南齊周颙隱居鐘山,后應詔出仕,孔稚珪作《北山移文》諷刺他。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詩人的友人宗姓僧人要前往金陵云游,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表達送別之情及對友人的期許。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宗上人游金陵,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富有禪意。詩中運用意象和典故,增添了藝術魅力。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送別詩的別樣風格。
皚皚村樹白,曖曖朝陽昪。
瘦馬立猶僵,西風警如箭。
飛塵染素衣,嚴霜改顏面。
村酒濁如泔,沙土和羹飯。
向北物價增,去鄉身命賤。
回首故山遙,但見南飛雁。
圣賢文字傳千載,不遇程朱怎柰何。刺股懸梁辛苦志,其如一敬得功多。
刺股懸梁枉自勤,豈知心在檢其身。只因未遇程夫子,苦殺當年多少人。
閉置空齋清夜徂,
時聞水鳥暗相呼。
胡塵漫漫連淮潁,
淚盡燈前看地圖。
歲晚看君共卜鄰,青山帶郭正宜人。
終疑綺里曾歸漢,誰似桃源早避秦。
階下蘭孫真次第,山中歲月太因循。
星辰昨愧從游地,江漢今誰笑隱淪。
越艷風流,占天上、人間第一。須信道、絕塵標致,傾城顏色。翠綰垂螺雙髻小,柳柔花媚嬌無力。笑從來、到處只聞名,今相識。
臉兒美,鞋兒窄。玉纖嫩,酥胸白。自覺愁腸攪亂,坐中狂客。金縷和杯曾有分,寶釵落枕知何日。謾從今、一點在心頭,空成憶。
擁立匆匆失潞王,此身分與國興亡。濫觴官爵如兒戲,巢暮光陰但色荒。
手讓大權歸馬阮,心憂私斗解高黃。避嫌出外成何事,莽莽長淮望白洋。
鼓聲鈴閣夜驚眠,縞素孤臣茗飲年。一死平生文信國,千秋奏議陸忠宣。
國殤有母呼遼鶴,家祭無兒拜杜鵑。淚灑隔江埋骨處,梅花斑竹黯春煙。
酷哉蝦蟆精,食月食之既。
天地皆幽昏,使我增永愾。
斑斑之獸本山林,升堂入室作輿衛。
小僧奉施軍持水,弭耳來受救渴供。
胸中猛虎自調服,是故異物成一家。
我觀閻浮提眾生,同床猜忌若冰炭。
不羨榮通不丑窮,抱書握筆倏成翁。
石渠天祿無緣到,杜庫曹倉有路攻。
辛苦也知嘲畫虎,寂寥未敢鄙雕蟲。
兩年此地尋佳句,時節蕭條景物空。
六代興亡茂草荒,
名門龍虎概難量。
金陵自昔鐘王氣,
不及烏衣閥閱長。
秀出三株樹,芳聯五桂枝。
杜家憐驥子,徐氏重麟兒。
已有高門望,方當志學時。
一杯添壽酒,滿酌不須辭。
萬丈疑看玉井蓮,旋栽蘭杜種蘅荃。南華不用袈裟乞,岳麓應期待圣傳。暫為幽棲成小筑,遠從開辟覓前緣。羅浮東去遙相望,合作人間八洞天。
自墾瑤田栽玉芝,采芝猶及麗春時。天圍曲水寒相徹,月印澄潭夜并奇。笑我歸山還草草,愛君耽獨勝遲遲。靈蹤恨卻江門老,誤向衡陽動遠思。
作苦三時逸在冬,
安知一簣尚虧功。
愁聞地籟吹羊角,
不見天瓢滴馬鬃。
紅桂飄香月露清,
玉完天上奏瑤笙。
白頭弟子秋風里,
來聽霓裳第一聲。
江隨山勢百千盤,
江上春云釀暮寒。
滿徑山桃紅簌簌,
斜陽呼渡大姑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