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環鎮嵩當中。
火維地荒足妖怪,我來正逢秋雨節,陰氣晦昧無清風。
潛心默禱若有應,紫蓋連延接天柱,石廩騰擲堆祝融。
森然魄動下馬拜,升階傴僂薦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廟令老人識神意,竄逐蠻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長終。
侯王將相望久絕,猿鳴鐘動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東。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環鎮嵩當中。
火維地荒足妖怪,我來正逢秋雨節,陰氣晦昧無清風。
潛心默禱若有應,紫蓋連延接天柱,石廩騰擲堆祝融。
森然魄動下馬拜,升階傴僂薦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廟令老人識神意,竄逐蠻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長終。
侯王將相望久絕,猿鳴鐘動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東。
五岳祭祀按等級都如同三公,四方群山環繞,嵩山居中央。南方大地荒遠多有妖怪,我來正趕上秋雨時節,陰氣昏暗沒有清風。我潛心默默祈禱似有回應,紫蓋峰連綿與天柱峰相連,石廩峰起伏,祝融峰聳立。陰森景象讓我膽戰心驚下馬叩拜,登上臺階彎腰獻上干肉和酒,想用菲薄祭品表明我的誠心。廟令老人能領會神的心意,說我被貶蠻荒有幸不死,衣食剛夠就甘愿在此終老。對封侯拜相的期望早已斷絕,聽著猿鳴和鐘聲不知天已破曉,明亮的寒日從東方升起。
祭秩:祭祀的等級。三公: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
火維:南方。古人以五行與五方相配,南方屬火。
紫蓋、天柱、石廩、祝融:都是衡山的山峰名。
傴僂:彎腰,表示恭敬。薦:進獻。脯酒:干肉和酒。
竄逐:被貶逐。蠻荒:指南方偏遠之地。
此詩創作于唐貞元二十一年(805 年),當時韓愈被貶為陽山縣令,在赴任途中經過衡山,游覽衡山并祭祀岳神后寫下此詩。他仕途不順,被貶至偏遠之地,心中郁悶。
這首詩主旨是借祭祀衡山表達被貶后的復雜心境。其突出特點是寫景雄渾,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它體現了韓愈詩歌奇崛的風格,對后世詩歌創作有一定影響。
傾蓋逢吾喜,開樽為子斟。
笑談天下事,忠義古人心。
戢翼丹霄遠,藏鱗赤壁深。
彈冠行且起,朝列遲華簪。
除詔移關陜,征途半斗牛。
落帆江蒲月,躍馬戍垣秋。
蔥嶺霜吹劍,龍堆雪點裘。
兵家破竹勢,幕府涌泉謀。
且作從軍樂,安知出塞愁。
觀公頗豐下,努力取封侯。
君住水西我水東,東岸波生西岸風。
哀哉中截錦繡段,上襦下裳各一半。
小星隆隆怒且鳴,前驅貪狼后欃槍。
何如盡遣收芒角,惟放當天皓月行。
溪邊穿小徑,寺后起幽軒。
伐使惡木盡,養教修竹繁。
閑聽漁唱靜,臥隔市場喧。
疏快宜人處,追惟子美言。
入門已可愛,
庭戶復清陰。
更有池臺邃,
相連花木深。
山川供隠幾,
風月伴抽簪。
七十須渾黑,
知公但養心。
復靄重沙望不窮,
坐收千里一樽中。
天邊江漢波濤闊,
地下神仙窟宅通。
窗影偷來湓浦白,
簷光飛入沔城紅。
豁然已盡登臨興,
云閣章亭謾在東。
牡丹意態已無窮,
況是連房鬭淺紅。
曉色競開雙萼上,
春光分占一枝中。
娥英窈窕臨湘浦,
姊妹輕盈倚漢宮。
只為多嬌便相妬,
芳心相隔不相同。
地形磅礴接匡廬,
曠野人煙乍有無。
棲畝稻粱方待獲,
識家雞犬各隨呼。
農耕半嶺如僧衲,
牧跨羸牛似畫圖。
官守投閑省墳柏,
滿林霜露涕沾濡。
春陽已出地,冰雪尚崢嶸。
半作泥涂濕,尤妨車馬行。
溪流成小派,海氣亂新晴。
湮鬰須披豁,誰同上古城。
滅燭恐招蚊,迎風罷掩門。
讀書都已廢,就枕益加煩。
缺月籠煙淡,群星帶暑昏。
徐行得住處,荷葉滿南軒。
吾身當老此園中,
世路崎嶇幾萬重。
且飽稻粱隨雁鶩,
盡將云雨付蛟龍。
求閑有志終須得,
招隠何人肯見從。
且為莆田朱處士,
比鄰先種七株松。
小雨初收深夜涼,
杖藜徐步立回塘。
一天星月清人意,
四面芙蕖遺我香。
大隠嘗聞在朝市,
昔人何必濯滄浪。
應官粗了心無事,
便是逍遙物外鄉。
雄姿逸態何崷崒,
自是君身有仙骨。
彩服日向庭幃趨,
百年未見歡娛畢。
拖玉腰金致主身,
起居八座太夫人。
爾家最近魁三象,
文采風流今尚存。
車輾輕雷會鄂君,
口朱當在結慇懃。
心迷云雨回歌扇,
羽散鸞皇轉舞裙。
巾墊香醪方取樂,
木飄霜葉忽離群。
羊毫寫字無魚寄,
可問南歸有戍軍。
低田有水高田干,南風日日吹塵土。
新秧已生未種得,此時卻得彌天雨。
連山蔽空望不極,溢徑盈庭勢漂鹵。
從今歲事當有成,飽吃香秔胡可數。
老來涉世心益懶,只欲棲遲守環堵。
若令積谷支歲年,便可終焉事農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