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青帝降神用《高安》。 其四
〔姑洗羽一奏〕
溫然仁矣,熙然春矣。
龍駕帝服,穆將臨矣。
我酒清矣,我肴烝矣。
我樂備矣,我神顧矣。
〔姑洗羽一奏〕
溫然仁矣,熙然春矣。
龍駕帝服,穆將臨矣。
我酒清矣,我肴烝矣。
我樂備矣,我神顧矣。
溫和仁慈啊,如同溫暖的春天。龍駕著車,帝穿著服,莊嚴肅穆地降臨了。我的酒清澈啊,我的菜肴蒸熟了。我的音樂完備了,我的神靈眷顧了。
姑洗羽:古代樂律名。
溫然:溫和的樣子。
熙然:和樂的樣子。
龍駕帝服:龍拉著車,帝穿著服飾,形容神靈降臨的場景。
穆:莊嚴肅穆。
將:助詞,無實義。
臨:降臨。
烝:同“蒸”,蒸熟。
顧:眷顧
此詩創作于紹興以后,當時朝廷重視祭祀五方帝等傳統儀式。祭祀是古代社會重要的活動,人們通過祭祀祈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首詩是祭祀青帝時所用的樂歌,用于表達對青帝的崇敬和祈求。
這首詩主旨是祭祀青帝,突出特點是語言莊重、意境肅穆。它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地位,但反映了當時的祭祀文化和人們的精神信仰。
輕輕過了元宵也,春雪才融。零雨還濛,雨細如愁糝碧空。孤燈炙罷和衣睡,莫打晨鐘。繡轂銀驄,準擬今宵夢里逢。
蒸氣薄遙夜,高天星漢長。飄風從天來,螢火生微芒。愿得及良時,寄懷在眾芳。申椒雜菌桂,佩之永不忘。無為遝零節,所得在焜黃。圓荷發朱華,雜佩風泠泠。散發出林下,微涼生廣庭。披襟延夕爽,萋然懷袖馨。撫茲念遠人,仰看參辰星。亮無鹍鵬翮,逍遙徙南溟。落日下層阜,夕氣交庭陰。孤蟬鳴樹閒,三嘆有遺音。豈不負高潔,常恐風露侵。林薄滿清聽,對此發遐心。戛然息群籟,空山深復深。白鳥篤時節,冥冥西北隅。螫人盬其血,朋類聲相呼。飽死不知足,貪以成其愚。守宮正枵腹,因糧及汝軀。所以古之人,飲酒戒首濡。
東風吹雨帶龍腥,散作春聲繞畫屏。人倚碧窗初避濕,蕓香翻盡太玄經。
薄暮轉蕭瑟,經心常苦悲。驚枝鳥不定,斜嶺月生遲。冥思空林藪,春云時蔽虧。謬言隨偃蹇,不敢畏支離。
路轉疏籬過小橋,陰陰新綠滿林梢。人家一雨軒窗凈,時有飛來語燕巢。
向來為客愛塘村,幾度天邊入夢魂。恰到塘村心已懶,不知何處立柴門。
??雕甍傍九衢,藻扃無復蕊函書。徘徊尚有飛軒月,不把孤光照碧疏。
看到圭峰又定山,一囊詩卷入長安。鄭公臺下誰知蔑,光范門前卻笑韓。何處兒曹仍竹馬,此時公論付衣冠。十年已破升沈悶,肯復汀洲采杜蘭。
天方尊肅氣,人已苦兵聲。高枕真無事,扁舟似有情。靜同仁者壽,隘得圣之清。遣放應如此,毋勞造物爭!
妾心如鳥飛,飛傍郎身轉。飛得到咸陽,郎又往沙苑。
協氣盤空兆吉祥,挺生英杰輔明昌。依乘圣際風云久,游戲人間日月長。落落詞華天黼黻,堂堂儀矩國輝光。煙橈破浪來何事,敬為宗盟一瓣香。力致功名上要途,忠嘉屢奉玉音俞。持荷久侍甘泉橐,剖竹仍分刺史符。撫字雅聞閒燕寢,經綸先已定規模。久虛左轄寧無謂,天子疇庸正用儒。著物薰然一氣和,溫溫眉宇得春多。腰黃眼赤渾閒事,柳綠花紅奈樂何。舊事幾經銅狄話,佳詞慣聽雪兒歌。一杯何以為公壽,愿借長江萬里波。
譙樓罷傳角,將啟東方明。我欲披野衣,西出湓江城。整屐休遲回,徑作匡廬行。是時涼云閣,茅屋雞互鳴。蕭蕭籬落破,已遞機杼聲。沿回且多趣,仰睇山崢嶸。湛露著草木,秋色何光榮。云樹漏初曦,小立傷前程。巖翁樂高褰,因知跋涉情。盤茲翠閣深,自照泉影清。聽猿步荒寂,乳竇百怪呈。屏障互隱見,松竹相回縈。兼懷知己多,此際莫合并。蘿陰匝道周,野卉難辨名。聊從蘭若留,危闌壓飛甍。丘壟入悵望,牛羊踐榛荊。人生如浮漚,失壯良可驚。及時不濟勝,老去懷不平。瞭然看山眼,山意爭邀迎。窮崖由此探,大笑長江橫。
綰同心、天然作耦,亭亭對波鏡。露勻香競。窺半面妝成,一樣端正。比鶼伴鰈仙緣證。紅情人共省。便凈洗、孤單千感,孀娥羞照影。傳神個中趙昌圖,雙妃絳輦倚,梨渦交頩。芳意早,苞將吐、學珠同孕。還描到、露房墜粉。清夢久、秋池鴛睡醒。只笑我、江花空賦,霞姿酬韻冷。
云天雨歇亂山青,新綠添江一棹輕。前后衣冠催上道,春風共作寫書行。
徑山無寸土莊田,今夏隨宜結眾緣。慵論道,懶談禪,拄杖挑來個個圓。不用息心除妄想。大家吃飯了瞳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