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感 其四
六根本清凈,人自滓六根。
傾奪相糾結,不如此身尊。
梯空智愈鑿,金注道逾昏。
稽首劉伯倫,酒放過一生。
六根本清凈,人自滓六根。
傾奪相糾結,不如此身尊。
梯空智愈鑿,金注道逾昏。
稽首劉伯倫,酒放過一生。
人的六根本是清凈的,是人們自己把六根污染了。相互傾軋爭奪,糾纏不清,卻不知道自身的尊嚴。追求不切實際的東西,心智就會越發被雕琢扭曲;看重金錢,大道就會越發昏暗不明。我向劉伯倫(劉伶)致敬,他以酒放縱度過一生。
六根:佛教語,指眼、耳、鼻、舌、身、意。
滓:污染。
傾奪:傾軋爭奪。
梯空:指追求不切實際的東西。
金注:看重金錢。
劉伯倫:即劉伶,魏晉時期名士,竹林七賢之一,以嗜酒著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著人們追名逐利、相互傾軋的現象,詩人對此感到不滿和失望,從而創作此詩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心境。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世俗的傾軋爭奪,倡導保持自身尊嚴和心靈清凈。其突出特點是將佛理與人生感悟相結合,借古喻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一部分文人對社會現象的思考。
湖邊春色十分深,
恨滿枝枝被雨淋。
羌笛一聲何處曲,
等閑驚起故園心。
酌別珠江上,憑虛一檻空。
海天添浩思,花鳥送行蹤。
興好催詩急,情深覺酒濃。
何人溪畔女,一舸出芙蓉。
別母牽衣感,隨郎遠宦情。白云千里隔,華發一時生。愿祝萱常茂,還期草并榮。蓬窗今夜夢,定繞石頭城。
弱弟心如一,相依又十年。長貧慣彈鋏,小別亦傳箋。菽水同商略,蕓編莫棄捐。家聲懼中落,盼爾繼前賢。
束發尤相契,同根姊妹花。卅年榮瘁判,幾輩世情嗟。白水盟心跡,青云感歲華。春來宴桃李,應念落天涯。
嬌女初離膝,邗江白下分。溫涼調乳褓,鐙火伴辛勤。婦德宜相勖,夫憐想更殷。他時《遂初賦》,馌餉助耕耘。
珊珊欲下故來遲,賣眼驚飆萬片齊。
絳雪回風依樹急,繁星隕雨貼天低。
三春捲土終無計,盡日何心獨向西。
戀萼黏須無限恨,懸知此去隔云泥。
殘濠差可容雙槳,閒客能來共一嬉。
障岸滃青疑蓄雨,背城蕪綠欲迎詩。
頓愁憂患隨名字,剩對風漪惜鬢姿。
歲歲鎮憐秋境異,茗邊吾亦倦評棋。
季生貿然來,袖出手中字。盤辟競點畫,邀我相指似。
我書本無法,敢為對以意。觀書如相人,神骨當有異。
膚立豈能久,中乾固難恃。顏柳蘇黃徒,天與君子氣。
刻轢相聳削,跌宕轉嚴毅。正如冠劍臣,談笑皆國計。
糞土棄么璅,空洞見胸次。有時就欹偃,白眼青天醉。
卻視黃泥人,顛倒靈媧戲。以此常自足,窮老無悲喟。
有志我未能,敬為吾友遺。雙鉤與懸腕,暇日請從事。
凜凜風霜鎮玉關,文經武略自優閑。
蟠胸浩氣吞云夢,蓋世英名重泰山。
憂國屢形詩句里,折沖長在笑談間。
四川父老攀依切,猶問牙檣幾日還。
身寄崦嵫欲盡時,且貪馀景伴兒嬉。
故廬手種竹千個,醉帽時篸花一枝。
蠹篋有書供夙好,衡門無客作新知。
羊裘自欠封侯骨,敢道君房徹底癡。
弁陽片石出塘棲,馀墨猶然積水湄。
一半已書亡宋事,更留一半寫今時。
太常墨竹名天下,歸老文休亦瀟灑。元躬別得彭城法,醉后解衣方一寫。
一枝贈我掛草堂,是時繞屋插新篁。始知筆理侔造化,洋州胸次吞筼筜。
元躬取神兼取肖,雨至如啼風若笑。即今折取一枝來,正看旁觀無此妙。
夫夫老大尤清狂,垂肩白發雙耳長。所南畫蘭不畫地,千秋志士同感傷。
附禺帝丘三百里,放勛葬處留遺址。雙梢愁惹蒼梧云,亂痕淚點瀟湘水。
元躬畫此人少知,日暮易米空筐歸。只今披發飄然去,莫道前身是畫師。
水上風多,坐江艇、衫羅輕卸。斜旸里、聽歌勸酒,滿前王謝。
四面樓陰蘭槳鹢,十眉簾底冰綃麝。最宜人、團扇藕花邊,乘涼者。
邀笛步,閒情寫。桃葉渡,閒愁惹。看迷濛夜色,畫成良夜。
露濯蟾蜍銀漢濕,蠟籠翡翠銅盤灺。趁煙波、妝點太平宵,非游冶。
治譜鼉江卓卓傳,吏才爭說使君賢。
料量閩海來千里,管領澎湖已十年。
為政不虛呼父母,愛民何啻若曾元。
首如蓬葆心如發,多少嗷鴻賴保全。
半生魂夢總飛揚,
關塞須眉氣老蒼。
更莫自疑還獨笑,
鬢邊不是點吳霜。
西甌池上蛟龍窟,龍氣成云水自波。蛟龍飛上九天去,春水茫茫奈若何。
蕭蕭松葉下秋山,金井蟠龍紫霧閒。白石煮來春欲暮,不知笙鶴幾時還。
鳳皇嶺上鳳皇棲,鳳皇飛去嶺云低。商飆萬里松濤急,空有芳名天與齊。
月上水生巖半閒,巖虛得月透天關。水流到海源頭活,月照人心不照顏。
寒山絕頂飛來石,興雨興云自歲年。知是傅巖能幻化,商霖隨處有堯天。
亂峰嵯峨高插天,丹爐石室隱神仙。黃茅九轉飛星去,洞口桃花空紫煙。
城南紫水不常流,桂發新香預報秋。盡說紅霞能映樹,祥光偏令照龍頭。
鰲頭浪涌金沙碧,江國飛虹瑞氣搖。發泄地靈知有待,使君題作瑞龍橋。
梅萼才開已亂飛,
清香時被好風吹。
苦無疏影橫斜句,
空作主人惆悵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