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 其二
覓宿村溪遠,逢人面目生。
習移多佩犢,氣怒鬬呼鷹。
天闊秋陰重,風高夜柝驚。
遲明懷宿飽,股栗履春冰。
覓宿村溪遠,逢人面目生。
習移多佩犢,氣怒鬬呼鷹。
天闊秋陰重,風高夜柝驚。
遲明懷宿飽,股栗履春冰。
在遙遠的村溪邊尋找住宿之地,遇到的人都很陌生。習俗改變使得很多人帶著小牛,人們發怒爭斗時呼喚著鷹。天空遼闊,秋陰濃重,風聲呼嘯,夜里的梆子聲讓人驚恐。天快亮時想著昨晚吃飽了飯,可雙腿還是像踩在春天的薄冰上一樣顫抖。
覓宿:尋找住宿的地方。
面目生:指人陌生。
習移:習俗改變。佩犢:帶著小牛。
鬬:同“斗”。呼鷹:呼喚鷹,指爭斗時的氣勢。
夜柝:夜里打更用的梆子聲。
遲明:天快亮的時候。宿飽:昨晚吃飽。
股栗:雙腿顫抖。履春冰:踩在春天的薄冰上,形容害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旅途中,經過一個相對偏遠、民風較為粗獷的地方,當時的社會或許存在一些不安定因素,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產生了驚恐之感。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旅途的艱辛與不安,通過對環境和民風的描寫,展現出獨特的旅途體驗。在文學上以質樸的語言和真實的情感打動讀者,反映出當時社會的一些側面。
摘拾隨園幾句詩,
東涂西抹輒忘癡。
春風道上揮紈扇,
寫禿張顛筆一枝。
樓閣玲瓏隱翠微。小橋返照夕陽西。閑情無限隨流水,惟見殘霞一抹飛。
風淡淡,柳依依。波光嵐氣映馀暉。閉門靜寂人何處,放鶴攜琴歸未歸。
天氣清無霞,遠山益幽靄。
憑樓縱觀眺,目與群物會。
清風自南來,竹樹生微籟。
歌禽唱金縷,翠筱飄羅帶。
時佳景復麗,賞心亦高邁。
延佇望鐘陵,眷然悵松檜。
似覺古今短,徒謂乾坤大。
念昔爽鳩氏,川原鮮常在。
出門思惘惘,入門心徬徨。
庭樹春轉綠,故人不可望。
升堂瞻靈影,氣結蕩回腸。
默對無一語,黯爾淚兩行。
上天生我,
上天死我。
一聽于天,
有何不可。
水闊三江路渺茫,
蒹葭含露月蒼蒼。
同來未得同歸去,
愁對西風鴻雁行。
浩浩天風入素琴,刺船人去有遺音。不須更恨神山遠,留取相思海樣深。
弱水三神仙有劫,靈山一會佛無緣。何當再結人天果,銅狄摩挲五百年?
楊柳鵑聲蕩古愁,陸沈無力挽神州。不如同學希夷蟄,夢醒梁唐晉漢周。
十載空隨俠客裝,扶馀何處有真王?火龍天遁真吾法,萬里西風曳劍光。
醉袖籠鞭轉柳塘,
青門芳樹掩殘香。
誰驚翡翠雙飛去,
只有蓮花對斷腸。
寮寀侍儲闈,如公久任稀。
載欣商皓起,終惜漢疏歸。
問字煩參訂,談經賴發揮。
一書真總要,星日重光輝。
九曲遙岑更郁然,
板橋漁市引長川。
喚回白馬賓云夢,
來看桑麻萬里天。
德言猶在耳,灑泣忽經春。川岳收光氣,冰霜老素臣。手營墳域近,祀托族枝親。物論從前定,乾坤只一真。
考亭遺道脈,落落竟誰扶。獨立凌千古,清風振八區。圣心憐最苦,時論病猶迂。俯仰懷知己,空山一束芻。
才子當今顧彥先,燕中花柳勝伊川。
自從二陸為文友,乞得云間贈婦篇。
紅蠟初镕雙鳳皇,新詩句好自催妝。
不須談到如皋后,一笑先應喚郭郎。
即欲東西去,其如對榻何。
百年此間樂,一夕好詩多。
陳亮故豪舉,馬周猶放歌。
要知擲時日,未算客中過。
竹湖人之英,劇縣勇自試。三年種桃李,遺愛及僮稚。咸欲父母之,謂吾公之子。獨有督郵嫌,見謂不事事。瑕疵催科細,欲以三尺治。
八月羈僦樓,半年縻隱市。小窗天日晴,灑落自胸次。抖擻舊塵埃,楮札左右置。寄傲點畫間,揮染當游戲。
人賢世所希,嗜好人共貴。車馬鬧填門,載酒日紛至。大書極豪放,小草亦姿媚。斂藏經綸業,進此第一義。
玉板抄歌詩,石碑刻圖記。人家錦為軸,高壁垂至地。襲藏較工拙,臨寫費同異。
爭如老劉子,落魄一狂士。半生不讀書,頗能會其意。寒泉驥馬飲,平陸蛟龍起。得非久幽憤,于以發奇氣。故使鐘鼎疏,自足名一世。
毛錐久見絕,一見尚能喜。酒邊袖予詩,不譽亦不忌。有時奪之去,箱篋馀故紙。如持將軍誥,屢博姑蘇醉。
蒸漬衣巾醭,拘攣臂膝頑。
老身何足恤,時事自多艱。
井滿瓢堪汲,船高樹可攀。
蒼生百萬億,性命雨旸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