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疊 其三
在昔金淵地,煙花錦不如。
衣冠尊史祖,山水識靈胥。
富歲人多頼,前修日以疏。
洪崖仙可問,愿乞雪精馿。
在昔金淵地,煙花錦不如。
衣冠尊史祖,山水識靈胥。
富歲人多頼,前修日以疏。
洪崖仙可問,愿乞雪精馿。
往昔金淵之地,那繁華綺麗比錦繡還美。人們尊崇史祖,山水仿佛也知曉靈胥。豐收之年百姓生活有依靠,前代賢人的遺風卻日漸疏遠。洪崖仙人可以去尋訪,希望能求得雪精驢。
金淵:地名。
煙花:這里指金淵地的繁華綺麗景象。
衣冠:指士大夫階層,這里代指當地有地位的人。史祖:可能是當地受尊崇的祖先或名人。
靈胥:一般指伍子胥,這里可能當地山水與之有相關傳說。
富歲:豐收之年。頼:依靠。
前修:前代的賢人。
洪崖:傳說中的仙人。雪精馿:白色的驢。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創作于詩人游覽金淵地時。當時社會可能經歷了一些變遷,詩人看到當地雖有過輝煌歷史,但前代賢人的遺風逐漸淡薄,由此引發感慨,同時借尋訪仙人表達內心追求。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金淵地歷史變遷,突出了對往昔文化傳承的重視和對現實的思考。其特點是融合歷史與神話元素,展現出獨特的意境。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地域文化和精神追求的關注。
去年遭水潦,今年復旱暵。米價抵珍珠,薪芻貴如炭。壯夫饑餓盡成鬼,水上漂流不可算。舟行此經過,傷心忍回首。沿江人家拆屋賣,拆去大間存小半。且圖茍延今日命,肯顧明朝與來旦。夫棄妻兮母棄子,兄弟誰能不分散。幸我民性良,寧死敢思亂。皆賴朝廷福,使我如堵安。笛中吹出總民情,笛里凄涼眼盡經。一曲未終雙淚落,使君酒醒好來聽。
休休早稻已焦卷,晚稻搖風更可憐。枯盡百源無一滴,老龍何處卷云眠。幾度看云眼欲穿,不應氣數總關天。去年兵又今年旱,守也于民自寡緣。五神萃止足精神,迅發風霆一欠伸。能事莫嫌相迫促,門前多少望霓人。老火猶驕氣蘊隆,爐香爇罷日方中。片云忽卷天河落,頃刻難名造化功。神祐恭惟及物深,中間感應妙精勤。要知應處還為感,終始惟當秉一心。眼前物意頗昭蘇,未省郊原遍也無。更覓洗車三日雨,普教大地活焦枯。龍辀欲駕已多時,父老遮留一日遲。秋菊寒泉何以報,精勤更寫送神詩。
樹底樵歌鳥欲飛,澗邊苔色上人衣。碧云洞杳春蘿合,紫蕨山深舊路微。問我行藏今老大,伴人游走只童兒。采芳莫道無年少,領得濃香滿袖歸。
共曉承明貴,漢臣殊異同。汲生求入幕,嚴子乞開籠。謁者竟淮海,會稽俄侍中。由來英主意,不肯示通融。
湖海知君歲月多,欲尋笙鶴問煙蘿。相逢一笑江南陌,聽徹絲桐聽踏歌。我家樵水東邊住,手種寒梢一萬栽。客路十年清夢斷,誰將疏影巷中來。
北風胡雁急,小禽亦南飛。輕俠群少年,求伺爭有為。弋彈無遺木,畢施在中逵。百發不一獲,用心良足嗤。黃雀墮計中,鳴咷如得依。白鵠舉云漢,覽之心內悲。小大有分量,瑣瑣豈知微。
嬋娟春夜月,珍重暮秋期。天畀金門隱,人尊稷下師。挽車寧碌碌,振袂想披披。棋局從多劫,焦明睫上窺。
震澤分波入,垂虹隔水看。何須小風起,生怕牡丹寒。政坐諸峰好,端令落筆難。催人理歸棹,落日許無端。
惟德動天,有感必通。秉茲一德,禋于六宗。欽夤寶命,恭肅禮容。來顧來享,永穆皇風。
此中真意向誰傳,未必芳心許世憐。安得丹青留窈谷,漫將綠綺動幽泉。
秋色今朝盡,西風落晚紅。人心本無隔,節序不能同。杖策孤村外,齋居亂水中。坐看馳騁者,行李自匆匆。
飲馬長城窟,窟中水無多。秋風動百草,水面亦生波。長城備外侮,室內起干戈。非關絕地脈,乃是傷人和。不見豐水上,靈臺郁嵯峨。前有《大雅》詩,后有秦民歌。鍤涂得苦水,流毒如江河。
來日短短去日多,百齡悠悠易蹉跎。事親不可得而久,日短心長知奈何。簾前白日閒來度,強半光陰夜中去。長日須教十二時,時時好在承顏處。游宦因茲想故鄉,銅魚山色對高涼。家臨電白城頭樹,走馬別來凡幾霜。憶昨西臺著繡衣,今為花縣亦忘機。寥寥廨宇秋燈下,海闊天遙有夢歸。
秘監揮毫意正酣,依稀風景似江南。經年修蔓搖秋色,隔水遙峰起暮嵐。千里郊原天渺渺,半空松桂雨毿毿。故山亦有溪山好,自笑征塵日滿衫。
水色清漣日色黃,梨花淡白柳花香。即看時節催人事,更覺春愁惱客腸。無酒難供陶令飲,從人皆笑酈生狂。城南風暖游人少,自在晴絲百尺長。片片飛花欲送春,萋萋碧草正愁人。黃蜂釀蜜經營急,紫燕銜泥來去頻。才似茂陵非晚遇,美如曲逆不長貧。久知求富都無益,但喜論詩若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