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嚴廉訪十首 其一
七閩天南陬,實惟文明方。
風氣一以開,文治何其昌。
我思常公化,迪我真無疆。
開端固匪易,再造伊誰當。
七閩天南陬,實惟文明方。
風氣一以開,文治何其昌。
我思常公化,迪我真無疆。
開端固匪易,再造伊誰當。
七閩之地處在南方角落,實際上是文明之地。風氣一旦開啟,文化治理多么昌盛。我懷念常公的教化,啟迪我們真是無窮無盡。開創新局面本就不易,重新振興又有誰能擔當。
七閩:古代指今福建和浙江南部一帶。
天南陬:南方角落。
文治:以文教禮樂治民。
常公:具體所指需結合更多背景確定,推測是曾在當地有教化之功的官員。
迪:啟迪、引導。
匪:通“非”,不是。
伊:助詞,無實義。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推測此詩創作于七閩地區文化發展較好的時期。詩人有感于當地文明昌盛,可能是常公等前人的教化之功,同時也擔憂后續發展,因而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贊美七閩地區文明發展,緬懷前人功績,關注后續發展。特點是情感真摯,表達直接。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當地文化發展及人們的情感。
書生每苦饑,得飯已可賀。
黃齏三百甕,自是天所破。
有時尚不繼,得米無暇簸。
昨者雪塞門,煙絕但僵臥。
雖云迫溝壑,老學不敢惰。
夜分喚鄰翁,我歌爾當和。
小構茅亭傍一松,云來云去寂無蹤。晴天戶牖濛濛濕,遂使人疑有臥龍。
茅亭自得陶公筆,盡日光芒動白虹。山澤不煩通地氣,片云時起墨花中。
好花新占上林枝,正是春風欲暖時。
窗對碧簾沽酒易,樹喧黃鳥得詩遲。
陳思不愧稱公子,文舉從他喚大兒。
數向竹林尋二阮,相知心始是相知。
啄木侵云起,流金正日中。
澗深猶斷港,山崦略無風。
自是人來去,何關暑蘊隆。
羲皇正高臥,多愧北窗翁。
露下天高夜色新,林光掩映水粼粼。
九霄正喜無纖翳,萬里同看已滿輪。
桂闕影隨飛蓋客,冰壺寒對弄珠人。
應憐此夕高寒處,好與霜娥仔細論。
亂蛩絮,入夜羈愁,似發慵為理。坐鐙窗無酒,但嫌隔院,清歌空費。
望斷鴻天際。西樓鏡約馀香委。舊夢醒,銷與點滴,江南殘淚。
記屏山底。有釭花雙照,蘭情半掬,依前離別氣味。
天涯盡說歸期,總孤他、玉容桃李。悵年年,猶去翼窺簾,涼螢在水。
縱約雙魚腹,江波不照愁悴。
靈和殿里記當年,
細雨斜風二月天。
一種酣情呼不起,
懶開青眼學偷眠。
走馬回塘細草齊,有情常自逐春蹄。
且教天上看成雪,敢恨人間踏作泥。
紅板幾條村徑杳,青煙一片酒旗低。
紛紛蜂蝶還無數,翠閣朱樓路已迷。
異卉奇葩,攜取瓷盆,清泉灌培。認根原盤結,蒜山因在,葉分戌削,蔥嶺經來。云護前身,水流今日,金玉鑲成一種才。爐煙畔、琴床硯匣,盡可相陪。
芳姿已出塵埃。故不向、春風暖處開。近闌干曉日,晴香乍吐,紗窗夜月,素影低徊。洛浦情遙,湘江意隔,解佩幽懷莫浪猜。端詳久,想珊珊風骨,才下蓬萊。
春風習習,春日熙熙。
鳥啼東嶺上,花發樹南枝。
園林并紫陌,賞玩頗相宜。
行人半醉半醒,游客似憨似癡。
或歌或舞,或笑或悲。
頭頭盡是吾家事,處處全彰妙總持。
因甚把住,特地生疑。
辜他古德,努力披陳。
不省這個意,脩行徒苦辛。
愁幾許。只是滿城風雨。
詩酒豪情今在否。新來和悶數。
狎興怎生更敘。塊壘恁般難吐。
不學樽前長袖舞。那堪離亂語。
四時花并一時開,冬日池荷清淺洄。
盡放顛狂偏愛菊,不隨寒暖卻輸梅。
笑他作客無愁思,何用悲秋仰大才。
照殿深紅渾不謝,朝華山下錦成堆。
泗水初傾蓋,西江再逆舟。
策能誅賊滅,心不為身謀。
夜永談無寐,樽空幸少留。
遲明還惜別,飛槳下灘頭。
喜連宵、四郊春雨。紛紛一陣紅去。東君不愛閑桃李,春色尚馀分數。云影住。任繡勒香輪,且阻尋芳路。農家相語。漸南畝浮青,西江漲綠,芳沼點萍絮。
西成事,端的今年不誤。從他蝶恨蜂妒。鶯啼也怨春多雨,不解與春分訴。新燕舞。猶記得、雕梁舊日空巢土。天涯勞苦。望故國江山,東風吹淚,渺渺在何處。
一品斑衣捧壽卮,九旬慈母六旬兒。
功高靖海長城倚,心切循陔老圃知。
浥露英含堂北樹,傲霜花艷嶺南枝。
起居八座君恩問,旌節江東指日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