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舍 其四
割余田有鶴,食罷案多蠅。
裒谷為秋賽,燃薪當夜燈。
老牛背觳觫,爨婦髻鬅鬙。
應是無心問,朝家發與興。
割余田有鶴,食罷案多蠅。
裒谷為秋賽,燃薪當夜燈。
老牛背觳觫,爨婦髻鬅鬙。
應是無心問,朝家發與興。
割完稻谷的田里有鶴在覓食,吃完飯案桌上落滿了蒼蠅。收集谷物準備秋季賽神會,點燃柴薪當作夜里照明的燈。老牛背上瑟瑟發抖,燒火做飯的婦女發髻蓬松。他們應該是無心過問朝廷的發展興衰。
割余:收割完莊稼之后。
裒(póu)谷:收集谷物。裒,聚集。
秋賽:秋季舉行的祭祀土地神的活動。
觳觫(hú sù):因恐懼而顫抖,這里形容老牛瘦弱發抖的樣子。
爨(cuàn)婦:燒火做飯的婦女。
鬅鬙(péng sēng):頭發蓬松的樣子。
朝家:朝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內容可推測是作者深入鄉村,目睹農民生活后所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但農民生活依然困苦的時期,農民忙于農事,為基本生活奔波。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農民的艱苦生活。其突出特點是白描手法的運用,生動真實。在文學史上,它為研究古代鄉村生活和農民狀況提供了生動的資料,反映了詩人對民生的關注。
楚夫重鴟夷,詫作丹穴翹。鴳飛東南至,文羽不見邀。一鳴旭日升,再弄律呂調。簫臺有練實,去去翔遐霄。
九月邊頭朔氣殘,賀蘭山北望長安。殷勤去雁傳消息,欲寄征衣趁早寒。
鶴冷風亭,鴻迷煙渚,曉來雪意填空。釀成嘉瑞,端為兆年豐。況有神媧妙手,調和得、云彩皆同。樓臺上,鋪瓊綴玉,隨步廣寒宮。天公。開地軸,八纮混一,莫辨堤封。又須教、歸禽狡獸沈蹤。坐見花敷萬木,誰知道、春已輸工。三杯酒,西湖父老,相與話時雍。
天地紅爐郁且蒸,萬岳清撼寒濤聲。六月賣無價,奈此松風清。拊闌一笑大江橫。
巖壑高堂上,煙霞眼底清。向來曾寄跡,老去未忘情。茅屋蒼林掩,藤崖白道縈。遠峰云際直,孤嶂水邊橫。宿雨分濃澹,斜陽閃晦明。折梅驚雪墜,倚竹待風生。嶺斷炊煙補,沙回甃岸傾。雜花浮野意,飛瀑送溪聲。婦馌忻鳩喚,兒耕感犢鳴。攬衣隨處坐,曳杖有時行。拄笏曾招爽,投簪每懼盈。他年著書樂,應不愧虞卿。
春入多情草木妖,霓裳相倚奏咸韶。玉欄一樣紅如洗,不比觚棱鎖二喬。
清淮北去。千里揚州路。過卻瓜州楊柳樹。煙水重重無數。柁樓才轉前灣。云山萬點江南。點點盡堪腸斷,行人休望長安。
無地從容解郁陶,寄懷林野散塵勞。含風槐柳參天合,足雨桑麻映露高。五斗得官迷簿領,一廛何處斸蓬蒿。致身富貴須年少,顧我衰遲已二毛。
怪石奇峰疊削成,江行渾若泛仙瀛。崖松偃蹇蛇龍勢,瀧浪飛翻玉屑輕。山色入懷衣袂冷,溪光照影骨毛清。更闌放溜泊郴口,明月清風更有情。
久厭勞生能幾日,莫將歸思擾衰年。片云會得無心否?南北東西只一天。
煙渚輕鷗外,晴巒畫鹢前。何須苦聯句,觸眼白云篇。
瓊道楊霞舉,八十父祖存。其父百二十,名曰楊叔連。祖名曰宋卿,百有九五年。奉使李守忠,太平興國間。邀李詣其家,遠祖雞窠仙。狀貌若小兒,數代在一門。事出《洞微志》,殆非無稽言。吾披嚴氏圖,其事媲昔賢。夫婦必偕老,異稟疑由天。子云仁者壽,豈非人事焉。養氣兼積善,可使生命延。久生閱世亂,空思太平民。
雖可忘憂矣,其如作病何。淋漓滿襟袖,更發楚狂歌。
他鄉別故人,拭淚攀楊柳。此物最相思,皎皎當窗牗。留取作秋香,出入君懷袖。萬里故園心,天地同長久。
世人競功利,志得靡暫寧。邴生事薄游,匆匆懷蘭馨。游心不滯物,泛若浮云輕。豈徒漆園傲,百世同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