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陳縣尹 其二
溫公宅子富公池,并入堯夫戶不知。
百畝但添官里賦,一編惟說橐中詩。
自憐老去無能役,正恐兒成不了癡。
有口尚能夸尹在,莫教白髪困行移。
溫公宅子富公池,并入堯夫戶不知。
百畝但添官里賦,一編惟說橐中詩。
自憐老去無能役,正恐兒成不了癡。
有口尚能夸尹在,莫教白髪困行移。
司馬光的宅子和富弼的池塘,都歸入邵雍家卻無人知曉。百畝田地只增添了官府的賦稅,一卷書里只說著口袋中的詩篇。自憐年老無法再有所作為,正擔心兒子不成器。我還有口能夸贊您這位縣尹在任,不要讓我這白發之人困于公文事務。
溫公:指司馬光,封溫國公。
富公:指富弼,封鄭國公。
堯夫:邵雍的字。
官里賦:官府的賦稅。
一編:一卷書。
橐中詩:口袋里的詩篇。
能役:有所作為。
不了癡:不成器。
尹:指縣尹。
行移:指公文往來等事務。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處于年老之時,生活面臨一定壓力,有賦稅負擔,對兒子的未來也有所擔憂。當時可能社會處于相對平穩但普通百姓仍有生活壓力的時期,詩人向縣尹表達自己的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向縣尹傾訴自身困境和期望。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普通文人的生活狀態和心理訴求。
千古英雄恨這關,疆分豫楚幾重山。龍泉羽士嫌岑寂,鳥道征人嘆往還。劍削芙蓉身欲奮,幽棲巖壑意仍閒。遐思忠義當年事,歷盡江山識歲寒。
乙未五月十二日,乃是太常先生之誕辰。肯堂獻壽寫綠玉,薰風滿座清無塵。高堂四壁懸長幅,我獨愛此看不足。眉壽應期衛武同,滿勸霞觴詠淇澳。先生美質玉粹溫,步玉早登金馬門。只今容臺挺高節,葉葉雨露涵天恩。一片歲寒心,千古簫韶意,老去終為清廟器。虞廷九奏鳳來儀,好恊至和鳴盛世,飄飄正帶淩云氣。
一宿真如飲渫泉,鐘聲催上渡頭船。夜來一雨湖光好,擬把窮愁洗富川。近涵州郭遠連天,明月清風不計錢。欲比西湖及西子,品題須喚舊蘇仙。
江梅有至性,能怡君子顏。開花競芳節,棹秀帶春寒。惟與玉同色,還嗤雪易殘。芳香拂羅袖,如薰金博山。置此賓席上,人人別意看。
八月十八看潮生,中有吳兒踏浪行。青蓋紅旗誇涉險,泰山一擲羽毛輕。
道真沉溺九流渾,獨溯頹波討得源。歲晚強顏天祿閣,祇將奇字與人言。
公昔危言行,忠信嚴操持。抗節抑權近,獨結明主知。騰波百低昂,底柱無虧移。況茲唐虞朝,旰夕須皋夔。龍升云亦高,松老節益奇。眷言命召虎,江沱煩撫綏。愚濞狂悖來,十民九顛痍。于今保治要,邦本最先宜。公豈無素鑒,次第將裁施。格君雖美談,寧邦幸沉思。世愿與史聲,豈獨鄉人期。
飛盡燕云秋色新,兩經星變可傷神。今朝送別君為客,我去還誰作主人。
洞天萬仞落空翠,神仙何年上青霄。蛟龍已去荒窟宅,雞犬無聞遺井瓢。冰湍灑灑暗猶落,巖雪陰陰春不銷。我欲乘風問生術,林間黃精深雨苗。
碧筱蒼煙一鏡開,輕鷗無恙掠波來。渚香十里漫留客,山色數重看舉杯。稼事漸緣秋水落,漁歌都傍夕陽催。搴芳何處扁舟遠,欲擷荷衣未可裁。
拾遺省闥歲才更,忽領行臺撫建寧。喜見勝之持使節,卻教汲黯去朝廷。民情有待隨車雨,天漢先瞻執法星。雅志高懷何處寫,武夷山有晦翁亭。
年來嬰足疾,僵臥在危巢。白發生明鏡,青衫負寶刀。風霜摧杞柳,杯斝乏葡萄。大地將沉覆,何人斷六鰲。
倦鳥投枝已亂飛,林間暝色漸霏微。春山日暮成孤坐,游子天涯正憶歸。古洞濕云含宿雨,碧溪明月弄清輝。桃花不管人間事,只笑山人未拂衣。
病客如僧懶,多寒擁毳裘。三山一夜雨,四月滿城秋。海瘴連云起,江潮入市流。釣竿如在手,便可上漁舟。
張子湖海襟,乃復喜巖穴。朝餐進芝髓,夜誦然松節。深云暗幽洞,仲夏欲飛雪。下舂炫馀景,林水互明滅。款客垂磬室,頗感十年別。攜琴意已消,酌茗石蘿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