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處士挽詩二首 其二
不比他人死,何詩可挽君。
淵明元嬾仕,東野別攻文。
滄海諸公淚,青山處士墳。
相看莫浪哭,私謚有前聞。
不比他人死,何詩可挽君。
淵明元嬾仕,東野別攻文。
滄海諸公淚,青山處士墳。
相看莫浪哭,私謚有前聞。
您與他人的離世不同,我該用怎樣的詩來悼念您呢。您像陶淵明一樣本就懶得去做官,又似孟郊專門致力于詩文創作。眾多賢達為您淚灑滄海,您的墳墓安臥在青山之中。大家相對不要徒然哭泣,此前就有私謚的先例。
方處士:處士指未出仕的士人,方處士是姓方的未出仕之人。
淵明:指東晉詩人陶淵明,他不愿為五斗米折腰,隱居田園。嬾:同“懶”。
東野:指唐代詩人孟郊,字東野,以苦吟著稱,擅長詩文創作。
滄海諸公淚:指眾多賢達為方處士流淚。
私謚:古時人死后由親屬或朋友為其評定的謚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方處士是一位不熱衷于仕途、專心于詩文的人。詩人在其去世后,為表達對他的敬意和哀悼之情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名逐利之風,而方處士的品格顯得尤為可貴。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方處士,突出其不慕仕宦、專注文學的品質。特點是用典恰當,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相互敬重、追思的風氣。
曾憶觀燈宴后堂,玉杯行酒夜何長。新聲已覺隨銀甲,逸響還驚繞畫梁。東道留賓能閉戶,諸郎愛客解牽裳。別來好景逢元夕,空向行臺對月光。
城橢如腰鼓,江彎似折之。人家抱山住,小雨濕樓遲。峰斷市橋合,竹開津步欹。不論紅在樹,綠暗也相宜。墓檜經雷劈,祠蓮照水開。容光能倒塔,有鶴不孤梅。堤月穿橋過,僧船掛席回。香車迎畫舫,門入涌金來。濤勢通胥母,溪流近若耶。春盤雪里蕻,雷鼓雨前茶。二月連三月,桃花間菜花。半山山下水,綠浸野人家。直上山顛路,仍如市里行。樓臺重木末,鐙火滿春聲。金地游人湊,寶蓮泉水清。感花何所感,詩壁駮苔生。香市喧三月,云巖冷半房。石泉分井味,山閣得湖光。古寺傳鐘慢,比鄰曬藥忙。不知松鼠穴,舍后樹多長。
秋霽獨登樓,誰家夜吹笛。酷暑避嚴風,敢借回天力。芝蘭入我懷,胸中無荊棘。安得素心人,對床風雨夕。
明燈熠熠香成灰,靈符飛去詩魂來。為言昨宵洞庭晏,坐有佳客同傾杯。賦成長句贈誰某,金刀之懺將軍才。平沙茫茫木不律,食葉春蠶又下筆。新詩索和句瑰奇,累牘連篇自錄出。將軍劉姓是阿誰?就君詩意思風期。吾聞當年劉越石,吹笳退敵有神策。幽魂毅魄終古存,昨夜與君或同席。然而職官之制今古殊,軍門之稱昔所無。又況將軍部下轄兵有定額,何以十百千萬奇零不整累累如貫珠?想是當時三萬七千五百一十有二卒,實與將軍同袍同澤同戰同捐軀。然而君詩論成不論敗,往復揣摩大可怪。得毋將軍今日猶生全,夢魂來與君周旋。雛姬窈窕二八年,天陰泥滑路幾千。君亦攜去登華筵,男女雜坐何喧闐。淳于一石已醉眠,歸來獨自大可憐。我知不必真有此,此是君之寓言耳。子儀光弼俱于秋,人物否臧有所指。事權不屬空杞憂,吾恐彭篯亦夭死。為我行樂猜迷藏,人生何必為侯王?
樓外春山幾點螺,樓頭望處染雙蛾。不知深淺隨宜否,卻倩菱花問眼波。
欲識逍搖樂,都忘利與名。討論唯百氏,來往有諸卿。靜覺羊腸險,閑看蝸角爭。超然窮妙理,知不愧莊生。
古跡新營領客游,成陰鶴蓋盡名流。密栽牡藥圍紅紫,巧作池塘備島丘。僻靜渾疑非市郭,清幽即此是滄洲。無緣得躡前川后,不著胸襟半點愁。
山后山前雪未消,冒寒花發勁枝條。分明易代孤忠意,不媚時風獨后凋。
縣職苦煩促,出郊始悠然。油油野田黍,嘒嘒高枝蟬。物情固匪異,客感自增妍。新雨夜來霽,游云尚浮天。靈曜隱喬樹,清流溢廣川。覽茲會佳賞,勞役非所牽。長恐坐衰歇,戚戚悲華年。
巫山亦有望夫臺,神女何年化石來。一自襄王魂夢接,至今云雨不曾開。
我來浮玉,似憑陵滄海,躡金鰲背。又若騎鯨游汗漫,飛入八荒之外。鐘鼓傳聲,樓臺倒影,不類人間世。徘徊吟眺,恨無陶謝酬對。今古潮落潮生,問英雄多少,與江俱逝。直欲乘風歸閬苑,疑是三生習氣。未辦魚蓑,先盟鷗鷺,奈卜鄰無地。從今清夜,夢魂應繞空翠。
詩翁高臥滄江上,幾為憂民霜鬢毛。推枕中宵賦春雨,筆鋒如瑩鸊鵜膏。
湖居好,鳥語亦清奇。喜報客來鴝鵒喚,苦留人住鷓鴣啼。憨態頗相宜。
蒼天蒼天,悟無生法。談不說禪,開兩片皮。括地該天,如何是佛,十萬八千。
魯城南畔碧溪頭,結屋藏書事事幽。入戶日光浮野馬,隔簾波影漾沙鷗。真傳已覺千年遠,大道還從六籍求。聞說浴沂當此地,春風有約事追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