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與兒輩游中溪
悠悠循澗行,磊磊據石坐。
林垂短長云,山綴丹碧顆。
蓼花最無數,照水嬌妸娜。
何知是節序,風日自清妥。
群童競時新,藕果間蔬蓏。
欣然為之醉,烏帽危不墮。
此日山中懷,孟翁不如我。
悠悠循澗行,磊磊據石坐。
林垂短長云,山綴丹碧顆。
蓼花最無數,照水嬌妸娜。
何知是節序,風日自清妥。
群童競時新,藕果間蔬蓏。
欣然為之醉,烏帽危不墮。
此日山中懷,孟翁不如我。
悠然地沿著山澗前行,穩穩地靠著石頭坐下。樹林間垂掛著長短不一的云朵,山上點綴著紅綠色的果實。蓼花多得數不清,映照在水中嬌柔婀娜。哪里管它是什么節日,風和日麗自在又安適。孩子們爭著品嘗時新的食物,蓮藕、水果和瓜類摻雜在一起。我欣然為此陶醉,頭上的烏帽高高戴著也沒掉落。在這一天于山中的情懷,孟嘉可不如我。
悠悠:悠然的樣子。
磊磊:形容石頭眾多。
丹碧顆:指紅綠色的果實。
蓼花:一種水邊植物的花。
節序:時節、節氣。
清妥:清靜安適。
時新:應時的新鮮食物。
蔬蓏:瓜類等蔬菜。
烏帽:黑色的帽子。
孟翁:指孟嘉,東晉名士,九月九日登高時帽子被風吹落而渾然不覺。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是詩人在重陽節與兒輩到中溪游玩時所作。當時詩人置身于山間美景,與家人共享節日歡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重陽節山中游玩的情景,展現了自然之美與生活樂趣。其特點是語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摯。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平凡生活的熱愛和細膩的觀察力。
世儒讀論語,未脫小兒氣。豈悟無弦琴,中藏千古意。顏淵默然處,曾子亦心醉。處處儻逢渠,字字皆有味。
聞說方瞳似水清,正宜高臥享松齡。金莖忽盡仙人露,玉宇空瞻處士星。李白跨鯨游未返,莊周成蝶夢難醒。煙霞痼疾誰堪療,月旦遺風尚可聽。壓座詞章輕白雪,及門聲價起青萍。教條嚴勝師儒館,鄉約公于守令廳。塵里冠纓長謝手,山間丘壑自忘形。延交屢結新詩壘,睦族重開舊譜亭。作賦不慚心似鐵,守箴能戒口如瓶。階盈蘭玉人夸謝,城隔芙蓉主換丁。悲入夜闌魚釣冷,坐看春盡鹿車停。歌郎淚下風中燭,吊客魂銷雨后鈴。滾滾年光嗟化鶴,飄飄身事等流螢。豐姿彷佛惟馀畫,手澤分明卻在庭。百歲難酬鴻鵠志,九霄先振鳳凰翎。朝行漸已登三事,家訓由來本一經。牲鼎幾回供祖廟,絲綸重疊下王廷。社中擬入先生祀,冢上還勞太史銘。楓樹落霜天冉冉,蘋花搖日水泠泠。懷賢定有觀風使,下馬時來問典刑。
天朝習俗樂從禽,為按名鷹出柳陰。立馬萬夫齊指望,半空鵝影雪沈沈。
春風旌彩大江邊,南國群僚袒祖筵。此日笑譚追二疏,他年夢卜注三銓。津門需餉身先急,會府兼漕脈自聯。元老只如尊泰岱,逍遙洛社碩真詮。
小園雖偪仄,堂成春告殘。群山當目前,翠色煙中繁。隔堤多垂楊,紛紛風前翻。畦夫為予言,宜插秋牡丹。既無傾城艷,亦可酒筵看。根株雖脆弱,千葉攢中單。夕陽媚晴水,紅濕回輕瀾。休從殷七七,染法成欺暪。
清江欲盡見清淮,聽說南人便道佳。何處峭風吹會面,頓教明月掛離懷。
月旦于今合改評,一官謀食百無能。君歸錦里人應問,好個藍田崔縣丞。
心數歲。久休心成妙最。好心磨。琢心開疾似梭。飛玉性。上無瑕真自凈。有何愁。惱吾官心不休。
未明發蕪湖,終飯次采石。大江天同瀉,巨浪山與敵。松寒蒼虬姿,崖古老鐵色。其旁有仙冢,云是李太白。生為長庚精,沒與大塊息。因思開元中,出入蒙帝澤。御羹白瑤杯,宮硯青玉滴。恩榮日深重,意氣何赫奕。酣歌泰華小,豪飲渤海窄。頗聞宮中怒,遂有天上謫。殷亂微子行,楚昏屈平斥。嗟我唐家帝,同姓逝安適。何年為茲游,千載但故跡。騎鯨信縹緲,捉月詎昏惑。得非厭塵羈,無乃達寄客。翻然委之去,富貴何足惜。杜陵平生友,夢寐頻見憶。白骨焉所求,青山亦岑寂。相去嗟已遠,令人心悲塞。舉酒欲酹之,帆去招不得。
客子年方盛,家山花正濃。扁舟溯鴻雁,高浪蹴魚龍。京國五千里,云林六七峰。升堂舉春酒,始得豁心胸。
霏微細雨不成泥,料峭輕寒透夾衣。處處園林皆有主,欲尋何地看春歸。
襄公五男子,耕也官最卑。三兄歷朝班,雍容老相期。庭槐公所植,一干生五枝。次四獨秀發,耕乃適榮滋。當身耀金紫,喜氣充門楣。造物補不足,云仍受繁禧。乃悟窮則變,乃知盈則虧。未來氣已形,既著人方知。向非陰有感,草木終奚為。天理未嘗息,天君毋自欺。寄言聲利徒,種德宜孳孳。
玉漏沉沉夜半時。槐花落盡月遲遲。人間無地著相思。回首十年猶有恨,驚心雙鬢已如絲。不成歡笑不成癡。
依依嫁后訴從來,惆悵蘭閨畏母猜。驀地喜心時自慰,背聞大父說郎才。
清晝埽室,中宵擁衾。無象之色,希聲之音。咎譽可遠,陰陽不侵。雖乖通理,爰得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