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陪段相公晚夏登張儀樓
登覽值晴開,詩從野思來。
蜀川新草木,秦日舊樓臺。
池景搖中座,山光接上臺。
近秋宜晚景,極目斷浮埃。
登覽值晴開,詩從野思來。
蜀川新草木,秦日舊樓臺。
池景搖中座,山光接上臺。
近秋宜晚景,極目斷浮埃。
登上張儀樓觀賞正值天晴云開,詩興隨著曠野情思油然而來。蜀地山川草木一片清新景象,這樓臺還是秦朝時的舊模樣。池景波光搖曳在樓中座位旁,山光與樓臺相連仿佛接上高臺。臨近秋天適宜欣賞傍晚景色,極目遠眺消散了空中浮塵。
登覽:登高游覽。值:恰逢。晴開:天晴云開。
野思:曠野的情思。
蜀川:蜀地的山川。
秦日:秦朝的時候。
池景:池中的景色。搖:搖曳。中座:樓中座位。
山光:山的景色。
近秋:臨近秋天。晚景:傍晚的景色。
極目:極目遠眺。斷:消散。浮埃:空中的浮塵。
此詩創作于晚夏時節,詩人奉陪段相公登上張儀樓。當時蜀地局勢相對穩定,詩人在登樓過程中觸景生情,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晚夏登樓所見之景,突出景色的清新開闊與歷史韻味。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悠遠。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突出,但展現了唐代詩人對自然和人文景觀的細膩描繪。
文章二子東西漢,人物諸何大小山。四海有家歸未得,眼看寸碧便怡顏。
□雷車雨滴階聲,寂寞焚香獨閉扃。錦繡文章無路達,褲襦歌詠隔墻聽。松聲冷浸茶軒碧,苔點狂吞納線青。唯有孤高江太守,不忘病客在禪靈。
安石榴花作意開,杖藜聊復為渠來。何人風味更不淺,屐齒崢嶸付綠苔。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滿谷千千萬萬紅,含情一一待春風。難將朽質爭娟好,拚卻輪囷似老松。
風悲月黑楚歌聞,泣下虞兮夜未分。千騎星飛向前死,不知誰為閉荒墳。
自罷千秋節,頻傷八月來。先朝常宴會,壯觀已塵埃。鳳紀編生日,龍池塹劫灰。湘川新涕淚,秦樹遠樓臺。寶鏡群臣得,金吾萬國回。衢尊不重飲,白首獨馀哀。
行客日暮時,愁聞蕭條風。云山當我前,適與清興同。夕澗生白煙,蒸空自溟濛。林壑豈不佳,陟降煩奴僮。徑側有黃花,凄疏隱珍叢。我欲采落英,恨無圣賢中。徘徊戀幽意,欲住興來窮。山深月正黑,投驛尚匆匆。
曾驚秋肅臨天下,敢遣春溫上筆端。塵海蒼茫沉百感,金風蕭瑟走千官。老歸大澤菰蒲盡,夢墜空云齒發寒。竦聽荒雞偏闃寂,起看星斗正闌干。
雪嶂參霄,冰苔篆樹,山深寂不知春。谷響云孤,高寒路隔紅塵。回車舊轍今猶昔,上青天、叱馭如聞。算千秋,通道西南,終屬詞人。長卿自有凌云氣,縱長門諫獵,未稱高文。諭蜀何功,端宜筆掃千軍。南荒更續驂鸞錄,繡弓衣、愁染蠻熏。待歸來,城上芙蓉,紅競秋旻。
百年父老不知兵,楚漢相持尚有營。日暮牛羊歸虎落,野雞飛過霸王城。
御氣云樓敞,含風綵仗高。仙人張內樂,王母獻宮桃。羅襪紅蕖艷,金羈白雪毛。舞階銜壽酒,走索背秋毫。圣主他年貴,邊心此日勞。桂江流向北,滿眼送波濤。
行客路正遠,曦馭已西馳。霜風吹草樹,眇眇連荒陂。如何羈旅懷,更值搖落時。四序歘已晚,我生可無衰。尚紆俗吏袍,久負南山期。吾廬豈固好,此身自安之。胡為終歲別,使我心怕悲。故園松菊荒,靜計勿差池。
錢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隨波不可尋。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滿蔽高岑。墳壇冷落將軍岳,梅鶴凄涼處士林。何似舉家游曠遠,風波浩蕩足行吟。
遲日暖風逼春事,海棠垂絲轉嬌羞。分明綽約若處子,桃杏塵凡非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