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羔裘如濡洵美且侯韻為八詩送夾谷子括赴明州推官 其一
鑒虛磨愈明,弦柔調自直。
臨民要儒術,非但用三尺。
君看春秋學,從士能斷國。
人情豈相遠,贈子以不惑。
鑒虛磨愈明,弦柔調自直。
臨民要儒術,非但用三尺。
君看春秋學,從士能斷國。
人情豈相遠,贈子以不惑。
鏡子越打磨就越明亮,琴弦調得柔和音自然就正。治理百姓需要儒術,并非只用法律。你看研習《春秋》之學的人,賢士能決斷國事。人情相差并不大,贈你這番話讓你不迷惑。
鑒:鏡子。
濡:潤澤。
侯:美。
臨民:治理百姓。
儒術:儒家的原則、學說、思想。
三尺:指法律。
春秋學:研究《春秋》的學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友人夾谷子括要去明州擔任推官,詩人寫此詩相贈,表達自己對為官之道的看法和對友人的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勸勉友人為官要用儒術而非僅依靠法律。其特點是善用比喻和舉例闡述道理。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為官者的一種理念倡導。
湛湛清濟水,忽入濁河流。川瀆有遷移,人事將誰尤。
遙趨鐵門關,南北劃齊州。我非壯士懷,大波怯陽侯。
舟子輕洪瀾,理楫發長謳。孤舟何邐迤,危檣風颼飗。
汎汎沙岸近,榜人維予舟。回首瞻岱色,浮云天際愁。
俯仰念鄉邑,山川阻且修。懷土亦天性,不見狐首丘。
太守平明獨上書,東風解組賦歸與。
海邊舊種三珠樹,門外新懸五馬車。
竹簟藤床支枕后,芒鞋布襪杖藜初。
北辰回首高無極,閒看浮云自卷舒。
平明坐曹黃昏歸,終歲得閑惟有夜。
已邀明月出墻東,更遣清風掃庭下。
城上青鬟四山合,門前白練長江瀉。
誰家高會吹參差,鄰婦悲歌舂罷亞。
二年憂患今已過,一夜清光天所借。
西京詩句出蘇李,南國風流數王謝。
已隨孤棹去中原,肯顧新科求上舍。
讀書本自比嵇鍛,學劍要須問曹蔗。
清觴滟滟君莫違,佳句骎骎予已怕。
狂夫猖狂終累人,不返行遭親黨罵。
瀟灑藏脩處,琴書與畫圖。
白丁門外遠,俗子眼前無。
楚楚臨軒竹,青青映水蒲。
道人能愛靜,諸事近清枯。
郡符兼領武夷山,
懷惠移家客未還。
應是丹砂猶可學,
江淹長向白云間。
殘菊收新藥,丹書綴斷編。硯呵膠婢指,苔老夾冰錢。
百衲支風慣,空杯見雪顛。緘書報知己,霜滿蠟花箋。
瀉紙羅紋滑,飛枰石子寒。菊衰愁別蒂,鶴老夢歸灘。
香重紅膏泣,粉枯白蠹殘。寄聲詢衲病,馳帖報花安。
雪炷抽寒焰,辰香掃炙塵。譜詞分侍女,鬻帖與門人。
邊信封黃鼠,鄉心想白鱗。卑官與大吏,一種逐蹄輪。
殘帙隨風卷,閒窗盡日哦。膽瓶青剝落,梵唄語殽吪。
寒節逢人少,新詩說酒多。小蠻持管笑,呵墨寫長蛾。
親見房太守,殷勤奉旨甘。
那能不心愧,豈止是顏慚。
眾山走蜿蜒,高閣立崔嵬。
流水橫其前,時有薰風來。
聊可解吾慍,敢言阜民財。
亭能招南山,
徑亦栽黃菊。
我乃愿師陶,
過公期托宿。
守貞得道豈騰空,娘子軍來竟死忠。
雷甲木蘭違膝下,星辰蘇蕙了胸中。
妖氛匝地屯黃霧,雌霓經天變白虹。
已奉瑤池金母敕,迎歸笙鶴易遷宮。
嵚崎歷落,笑譚間、棄筆投觚而起。少日詞場吞彩鳳,人識盧家千里。
辛味都嘗,丁年易過,氣短謀生計。有誰知得,溫生是大才士。
須信狂受人憎,才非汝福,寒餓應如此。宿瘤無鹽都已嫁,只有夷光未字。
世盡言愁,仆原多恨,卿復何為爾。茫茫交集,伯輿當為情死。
飛波千尺瀉天風,
點點珠璣灑碧空。
日午洞頭尋醉石,
不知身在水晶宮。
雪滿龍沙路不前,側身塞北憶南天。
蕭森竹木黃兼綠,突兀云巒斷復連。
魚買湖船寒浦外,酒酤山韨翠微邊。
何年為葺西溪屋,白□青裘一醉眠。
熱喝粗拳,佛來也打。
臨濟德山,一時擒下。
七尺昂藏一少年。舉頭日日望青天。胸中有恨不能言。
采玉章須憑血染,軍人魂尚在腰懸。愿君名氏勒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