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陳東湖先生 其二
亂世沒吾寧,何須滿百齡。
云封靈壽杖,天殞少微星。
長夜泉臺黑,幽林鬼火青。
西風吹木葉,無語慰飄零。
亂世沒吾寧,何須滿百齡。
云封靈壽杖,天殞少微星。
長夜泉臺黑,幽林鬼火青。
西風吹木葉,無語慰飄零。
在這亂世中離去倒也安寧,何必一定要活到百歲高齡。云霧封住了靈壽杖,天上少微星隕落。黃泉之下一片黑暗,幽靜樹林里鬼火閃爍著青光。西風吹動著樹葉,默默無言,好似在慰藉飄零的人。
沒:通“歿”,死亡。
靈壽杖:用靈壽木做的手杖,這里可能象征死者生前所用之物。
少微星:象征有賢德的人,這里指陳東湖先生。
泉臺:指陰間。
此詩創作于亂世,陳東湖先生可能是一位有賢德之人,在亂世中離世。詩人在這樣的背景下,有感于賢才的逝去,寫下此詩表達哀悼。
主旨是哀悼陳東湖先生,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意象運用巧妙。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亂世中對賢才的敬重和對時代的感慨。
老檜分行直瓦亭,激泉巖罅骨毛醒。從來廬阜太行眼,對此須教一樣青。
秋艷于花,霜濃似酒,萬樹鮮明山態。斜日爭春,幅幅綠陰全改。出射堂、詩笠還堆,上樵擔、酒家能賣。問群仙、幾日還丹,赤城標起白云外。南朝金粉一片,還記太平十月,翠尊曾載。碾碎珊瑚,燒得萬山成海。自歸來、吳水空寒,縱落去、御溝何在。祇詞人、老景相看,斷霞留幾塊。
一見先師后,堪悲復堪笑。為問何以然,八十重年少。
閑吹玉殿昭華管,醉折梨園縹蒂花。十年一夢歸人世,絳縷猶封系臂紗。
十年夢想桐江碧。雙槳今相識。新蟾與我在江湖。照我滿身風露過桐廬。灘聲一枕瀟瀟雨。無覓浮名處。水窗朝旭忽聞鶯。準擬此生挈酒作詩人。
誰將琢月揮云筆,偃仰江山尺素中。眼界未舒君莫厭,出門三丈軟塵紅。
碧云寸裂。甚半宵,剪去羅衣千褶。寒雨聲聲,碎到紅窗,秋意者般清絕。情知百事難堅固,更莫問、此心層疊。信美人、脆過琉璃,命薄鷺邊荷葉。回首芳緘乍展,綠天外,蓋盡茅庵明月。扇扇涼陰,清護書幮,香醉紫花時節。無端撕破青衫影,竟不解西風何說。耐畫中、一個詩禪,染就輞川晴雪。
憶著伊余后,呵呵笑未休。何人知此意,有語不堪酬。
平陽拊背穿馳道,銅雀分香下璧門。幾向綴珠深殿里,妒拋羞態臥黃昏。
紅蘤墻頭蜂過葉,翠藤池面蟻行枝。暫來數刻有馀興,若住此軒何限詩。
玉閨人健否。井干半月,孤客未還家。酒闌松所夜,人似春明,門外即天涯。蛛絲藥裹,鏡奩邊,知斷鉛華。無限思、蘭缸一點,書不到秦嘉。窗紗。銀尊注處,錦水歸來,笑當年初嫁。誰料得、秋水瘦燕,病比寒鴉。朝飛蟢子松裙帶,送暗香、明月疑它。幽夢醒,窗前一樹梅花。
清虛之理竟無身,一念歸根萬法平。物我頓忘全體露,個中殊不計功程。
遣愁無計醉難憑。鄉心卻不醒。海棠謝了雨初晴。短吟猶未成。人去后,一燈青。同誰訴此情。夢回淡月上疏欞。看看幽恨生。
當年許與有誰知,人忽邱陵我獨悲。遜國曩時猶易耳,不應留劍使心欺。
僧粥炊香,宮梅含笑,小紅乍吐新萼。微雨黃昏,奇{山畺}青峭,楚蘭遙訂詩約。歲華催晚,夢猶在、樨香小酌。白頭吟社,三疊陽關,水邊樓閣。夜寒一寸冬心,今到堯年,月明仙鶴。如此生涯,大難來日,吹浪江豚還作。數枝篁翠,好拳住、宣和凍雀。萬松深處,云水孤僧,一庵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