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礪
暫爾下生來,落身命塵網。
高明氣常清,貧賤語亦響。
雙足風云行,一心山水想。
何時了國事,方外適幽賞。
暫爾下生來,落身命塵網。
高明氣常清,貧賤語亦響。
雙足風云行,一心山水想。
何時了國事,方外適幽賞。
暫且來到這世間,卻陷入命運的塵網。高尚明達之人氣質常顯清朗,貧賤之人言語也有力量。雙足如踏風云般前行,一心向往著山水之境。什么時候能了結國家大事,就到塵世之外去盡情欣賞幽美的景致。
暫爾:暫且。
塵網:比喻塵世的束縛。
高明:指高尚明達的人。
響:有力量。
方外:塵世之外。
《十九礪》組詩為南宋遺民詩人鄭思肖所作。南宋滅亡后,鄭思肖心懷亡國之痛,始終堅守民族氣節。此詩創作于宋亡之后,詩人身處亂世,目睹國家淪陷,自己卻無力回天,在悲憤與無奈中寫下此詩,表達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對自由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心系國事、渴望建功立業,同時又向往自由山水的復雜情感。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直抒胸臆。在文學史上,它是南宋遺民詩的代表作品之一,反映了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愛國情懷和精神追求。
豈有沙門蓄四兵,空將四大施黃荊。還他業后無馀事,身在四禪天下行。
素癡得名侯君房,自享大案焦征羌。莫嫌衛旌不舉箸,口簡授使多嚴光。世間堪鄙是何物,糞上之英裈中虱。后園石壁倚秋林,醉有髫孫旁執筆。山床折足琴暗徽,種菊不種西山薇。愿從漢士碑有道,夢逢秦鬼歌無衣。閒園不入煙火境,巨浸盡漂桃上梗。老伴惟馀臥隴云,抱晦含光體常靜。有章擲還太尉閣,有版不受丞相垣。南朝天子許謝病,竊長木石儀鸞園。平生氣節詩千首,才非元亞甘劉后。素聞魯廟鑄金人,晚學程門坐泥偶。雙平原里庶全歸,他日壙銘辭大手。貴不難得富可嗟,二事亦到園丁家。雷王藥吏錦襠绔,野藤絡樹金銀花。園丁橫筇坐梧下,竊愧長年釋耕者。
桑陰濃處已深春,小市喧呼迥不聞。誰與山頭共游戲,靜看禽鳥斗紛紛。
落日江心墓,凄涼郭景純。桑田不可測,撫掌笑山人。
有卓君子,勵行自修。夙夜惕若,反躬是求。
秋風隨步屧,樽酒日相親。祗以離情惡,翻令歡會頻。暫留惟促席,不忍是征輪。借問長江水,何如天漢津。
披衣起,重見月沉西,刻刻減清輝。為誰消得東陽瘦,為誰消得小桃肥。病懨懨,填幾個,小詞兒。也不管,此生能否待。也不管,再生能否在。唯只管,守行期。計兒能算淄沙數,行媒何用洛川辭。拚今生,情耿耿,夢依依。
散步瑤臺側,東方尚渺茫。御溝驚佩落,宮霧著衣涼。上將金裝甲,臺臣皂作囊。景陽鐘未盡,天語徹檐廊。
池上風雨來,柴扉人跡絕。隔水煙氣生,林峰半明滅。蛤吠秋草深,魚驚晚荷折。孤坐倚匡床,微紅隱天末。
壽王妃子在青春,賜與黃冠號太真。不是白頭高力士,翠華那得遠蒙塵?
秋夜月,照銀床。離情無奈夢初長。歸飛雁度衡陽去,為我書傳字幾行。
降得詩魔不抗衡,多情歡伯下愁城。判花視草風騷將,倚斷蕓窗閱墨兵。
吟風百尺松,凌霄千歲石。一翁處其間,相對無愧色。
經狂風,一番吹打,激起少年壯志。水鄉冰封,茅窗人靜,寒夜披衣起。揮凍筆,寫佳劇,神思敏捷豪情溢。雞啼,看文章滿紙,雪霜滿地。幽會佳期,記那宵,襲人花氣。向耳邊,多少山盟海誓。頃刻便成虛。自別后,常相憶,江南江北人千里。換取,不需千金,只需萬字。
角里先生無遠略,嵩陽處士有棋名。若教兵法從君授,指點安危分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