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婺郡學高廣文
十載持竿浙水濱,江空歲晚更愁人。
秦樓歌舞多燕劍,洛社風流少晉巾。
伏櫪已甘存老馬,隨波不解縱窮鱗。
廣文何日歸茅屋,共醉樽前未死身。
十載持竿浙水濱,江空歲晚更愁人。
秦樓歌舞多燕劍,洛社風流少晉巾。
伏櫪已甘存老馬,隨波不解縱窮鱗。
廣文何日歸茅屋,共醉樽前未死身。
我在浙水之濱持竿垂釣已十年,年關將近,江面空闊更讓人發(fā)愁。秦地樓閣里歌舞不斷,多是燕地俠客的風采,而像洛社那樣的風流雅士卻少了晉代文人的頭巾裝扮。我已甘心如老驥伏櫪,不懂得像魚一樣隨波逐流。高廣文你何時能回到茅屋,我們一起在樽前暢飲,珍惜這未死之身。
持竿:指隱居垂釣。
秦樓:泛指繁華之地。燕劍:燕地多產劍,這里指俠客。
洛社:宋司馬光、富弼等退休后在洛陽組織的詩社,這里借指文人聚會。晉巾:晉代文人所戴頭巾,代表風流雅致。
伏櫪:出自曹操《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比喻人雖年老但仍有志向。
窮鱗:指困厄的魚。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在浙水之濱隱居多年,當時社會可能存在繁華與高雅文化的失衡,詩人內心有對自身境遇的感慨和對友情、歸隱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的人生感慨和對友人的期盼。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意象和對比手法增強表現力。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心境和生活狀態(tài)。
世運衰窮豈不還,憑誰為轉此循環(huán)?爾時彌勒如來出,已去將來總一般。
紫蘭牙茁璧無疵,學語曾教絕妙辭。王母明朝持汝至,詠鵝先誦駱丞詩。
丹丘先生好仙靈,自言手把天地扃。雷公電母聽使令,眾真狎恰通丁寧。時秋奰屃氣不清,海頭八月神濤傾。天河咫尺連滄瀛,風雷雨蝕不暫停。云林老臣卻膻腥,欲召群仙來降精。奈此淋淫時所丁,海媧岳姥濕輜軿。丹丘先生溘上征,坐驅羽駕逆云行。赤龍勝御青鳥迎,手執(zhí)芙蓉朝玉京。告道祠官竭精誠,冀陳脩俎靈爽呈。天胡奪是兩眼睛,有光不照孤羈情。頃之飆風翩以輕,旗旄毿?擁飛旌。口含天語悄無聲,為臣特借三日晴。扶桑旸谷曉曜赪,百拜雜沓天路平。丹丘先生下太清,首峨瓊弁被玉纓。望中恍惚倏若驚,訇然向我振威獰,曷不從之學長生。
齷齪寧堪處,卑污奈此逢。看人騎白馬,喚狗作烏龍。濯濯河邊柳,青青澗底松。待看天氣好,應得露華濃。
宣和便面何從得,畫史當時屬有才。紫翠峰巒天上落,青紅樓閣樹頭開。群賢似向蘭亭會,一老疑從栗里來。安得從容隨杖屨,輕舟日系水云隈。
木蘭花謝可憐條,遠道音書轉寂寥。春去一年春又盡,幾回空上望江橋。
朝出看花車暮回,轅西東望復徘徊。黃昏蜂蝶休虛鬧,明日深枝花更開。
經營百尺構,掄才須豫章。驅馳萬里道,駕馭必乘黃。君看樗櫪姿,壅腫誠匪良。駑駘但芻秣,不可以服箱。工師與從御,取舍當審將。
蘭砌秋風早,萊衣晚歲孤。天乎軫劬瘁,季也足歡娛。得算幾中壽,生孫競遠圖。平生憂喜事,落日澹平蕪。侍見嗟親健,論姻動母懷。殷勤留北棹,饤饾出東齋。回首流年速,升堂往事乖。遣車門外去,老淚墮賓階。
柳梢無雪受風吹。綠垂垂。乳鴉啼。直下蒲萄,春水未平堤。卻似今年春氣早,白團扇,已相宜。紅巾當日鳥銜飛。曲江湄。暮春時。孔雀麒麟,交蹙繡羅衣。何似野堂陪勝客,花影外,竹影移。
青溪兩岸稻田黃,溪上人家負夕陽。獨愛桑榆陰裹過,時因路狹讓牛羊。
云裳縞帶步搖冠,誰遣瑤姬下廣寒。默侍先生渾不語,風枝時聽佩珊珊。
我覽師省字,惕然中不寧。悠悠老將至,省身愧未能。惟昔有曾氏,三省日有恒。惟今有盛氏,乃能上師曾。師曾固非難,師曾亦豈易。省身勿泥三,隨地安著己。柔者思不隨,剛者思不厲。操術必求精,濟人不謀利。如此類推之,一息不容已。此心貫萬端,疑即一貫地。人品夫何常,希曾亦曾矣。小子嗟后時,羨君早立志。從今創(chuàng)腳跟,行遠必自邇。
握手翩翩興未窮,芳尊何意武林同。不堪坐倚瓊枝畔,飽聽歌翻玉樹叢。越海地偏云氣紫,燕臺天近日華紅。春風爛漫甘泉側,賦就能無望北鴻。
月斜窗戶白,不寢夜何長。避亂多空室,偷生且異方。安巢無燕雀,競肉有豺狼。脈脈如葵藿,傾心待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