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集父分教越之上虞
此去橫經涉遠途,三江煙雨晚潮初。
顓孫豈是貪求祿,鄭老從來愛讀書。
駐馬曉吟曹廟檜,倚船時看舜鄉魚。
顧予挾冊曾游此,故舊相逢為起居。
此去橫經涉遠途,三江煙雨晚潮初。
顓孫豈是貪求祿,鄭老從來愛讀書。
駐馬曉吟曹廟檜,倚船時看舜鄉魚。
顧予挾冊曾游此,故舊相逢為起居。
你此次前去講學要跋涉遙遠的路途,傍晚時分,三江正籠罩在煙雨之中,潮水剛剛涌起。你就像顓孫師一樣,并非是貪圖俸祿,又如同鄭老那樣向來喜愛讀書。清晨你會駐馬吟誦曹娥廟前的檜樹,乘船時也會不時觀賞舜鄉的游魚。想我也曾帶著書籍游歷此地,你若與我的故舊相逢,代我問候他們。
橫經:指講學。
三江:泛指越地的江河。
顓孫:指顓孫師,孔子弟子,為人不貪求利祿。
鄭老:可能指東漢鄭玄,他一生好學。
曹廟:曹娥廟,在浙江上虞。
舜鄉:上虞傳說是舜的故鄉。
挾冊:帶著書籍。
起居:問候安好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不詳,但從詩題可知,是詩人為友人張集父到越地上虞任教而作,表達了對友人的送別之情和對其品格的肯定。
這首送別詩主旨明確,贊揚友人不貪祿、愛讀書的品格,借景抒情,通過想象友人旅途見聞,增添了送別詩的韻味,展現了詩人與友人的情誼以及對故地的懷念。
半天鳴籟四疇搖,一望翻瀾眾渴消。道上逢人堪假蓋,水邊何事更懸瓢。農家翠竹編初就,佛國青山步不遙。借問行行車馬客,依稀還叱舊溪橋。
蕙風頻送午庭香,只此幽居愛日長。有美一人期不定,秋來云在水中央。
萬里初行即帝都,殘年鞍馬在馳驅。身經異地情應曠,語有同心興不孤。朔雪乍晴山似玉,梅花將放蕊如珠。知君桑土綢繆計,力為司農益版圖。
番陽解綬事全非,如水臣心對夕暉。金馬道高徒有賦,玉琴典盡已無衣。新花繞縣枝偏長,舊雪填河夢未歸。大略自堪民社寄,藜光常照董家帷。
西湖煙盡水溶溶。一笑與誰同。多謝湖邊霜菊,伴人三見秋風。兩高南北,天教看盡,吳越西東。趁取老來猶健,登臨莫放杯空。
萱草淩寒先自生,皋禽掠暖復交鳴。百年未滿秖須醉,萬事逢新殊可驚。楚地雪霜當嶺盡,粵臺云物到春明。登臨一笑人間世,猶有滄浪堪濯纓。
寥陽殿古瓊關啟,祇樹園深寶蓋張。長嘯一聲空響答,只疑驚起橘中商。披苔覓字雙明健,倚樹商詩兩鬢皤。地劃天開今幾世,往來人物盡消磨。
徵兵轉餉日何窮,少府金錢盡廢供。不見犁庭殲丑虜,惟聞棄甲走元戎。摧殘禁苑煤山火,零落朝儀建業鐘。遙憶鼎湖兼雪窖,忠魂曾有幾從龍。
賣癡買恨笑當初。低首事紅裾。三年心力,千行眼淚,兩地情書。碧城歌舞人何在,當日記曾無。鯉魚門下,駝江風外,鷺島花余。
疏竹蕭蕭風乍涼,看花賓客滿華堂。六郎醉后誇新寵,二妺朝回斗晚妝。草種宜男應減色,花開多子不聞香。主人只恐朱英老,遮莫題詩戀夕陽。
蚍蜉來往自行行,借問何因有底忙。試把糠秕閑撒著,紛然爭取穴中藏。
少年心事總輕狂,獨上危峰望八荒。杯酒常思攬皓月,片帆便欲泛滄浪。方從云夢尋仙境,忽到錢塘醉水鄉。鴻爪雪泥如一夢,西湖重過感茫茫。
今年花似去年新,去年人比今年老。我勸厚地一杯酒,收拾白日莫苦早。
夜深蕉帢帶寒澌,隔水青梧辨露枝。問取無心老衲子,幾人消得幻琉璃。
東湖九百九十頃,七十二溪攢翠波。乞我扁舟任飄泊,卻敲明月叫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