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南陵三君別后見寄
齋居有常禁,跬步不得語。
清歡猶反思,濁酒成獨撫。
野杏亂飛春,鄰雞靜啼午。
寂寥正如此,坐見前山雨。
齋居有常禁,跬步不得語。
清歡猶反思,濁酒成獨撫。
野杏亂飛春,鄰雞靜啼午。
寂寥正如此,坐見前山雨。
在齋居有日常的禁令,連半步走動都不能隨意交談。曾經的清歡時光還在反復回想,只能獨自舉杯飲著濁酒。野外的杏花在春風中肆意飛舞,鄰家的雞在正午安靜地啼叫。我就這樣在寂寥中坐著,看著山前下起了雨。
齋居:指齋戒居住,有一定的規矩和禁忌。
跬步:半步,形容距離很短。
清歡:清雅恬適之樂。
濁酒:用糯米、黃米等釀制的酒,較混濁。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齋居有常禁”可推測,詩人當時處于一種有約束的生活狀態,可能是在進行某種齋戒活動,在這種相對封閉的環境中,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受限環境中的孤獨與對往昔的懷念。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自然之景烘托內心之情。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生活感悟。
涼雨晴偏好,邊秋氣轉清。虹從林杪斷,月傍隴頭生。落葉飄含潤,回沙溜有聲。仰看群雁度,寒影貼云明。
山深物候早,一路莽春聲。谷鳥迎人立,巖花問客名。驛疲軍使緩,縣遠戍燈明。廟議憂江、楚,慇勤此路行。
百丈野狐,塞雁銜蘆。李廣神箭,張顛草書。
天涯把袂問何之,海內才名識汝遲。此地更留蘇氏賦,何人不誦謝公詩。豫章一榻將懸日,洛下扁舟欲去時。圣主似聞前席待,薊門煙柳憶歸期。
山店燈前客,酬身未有媒。鄉關貧后別,風雨夜深來。上國求丹桂,衡門長綠苔。堪驚雙鬢雪,不待歲寒催。
倦馬方辭櫪,鳴雞已在田。松風藏五寢,云日露全燕。赤羽猶乘嶂,黃茅未款邊。瑤壇將事日,玄朔亦祥煙。蟠龍流水地,臣仆喜追奔。神嶺森如畫,齋廬遠似村。輿圖撫幽朔,弓劍憶軒轅。誰識茂陵樹,猶存未報恩。
謝君為吏清如水,神吐祠前不鄂花。我欲將詩道其事,卻防流詠入京華。
空舲高出云,其中劇深黝。茲崖稍低狹,劃若神工剖。虬松蟠巖側,真見支離叟。云是念庵植,綿歷歲月久。如何風雨宵,不化蛟龍走。
開函測深淺,啟閉以時均。欲識白公惠,堂堂勒翠珉。
嬌女初離膝,邗江白下分。溫涼調乳褓,鐙火伴辛勤。婦德宜相勖,夫憐想更殷。他時《遂初賦》,馌餉助耕耘。
煙捲西風雁落沙。水滿蒹葭。燭影窗紗。莼羹鱸膾思無涯。泛即輕槎。坐即輕車。銀漢星疏月正斜。笛韻誰家。砧韻鄰家。曉臨妝鏡惜年華。筆未生花。鬢已生花。
清涼古佛地,有屋傍西臺。澗雪春仍積,巖花夏始開。已知苦行滿,想見文殊來。二虎倘無恙,為予問訊哉。
映門楊柳未全遮,才有柔條自在斜。不信春寒猶有雪,誤驚飄舞作飛花。春到梅梢雪未知,橫斜初見過墻枝。暗香愁絕無人問,一再風前月上時。昨夜江村雨一犁,白沙江路曉無泥。戲波拍拍鳧雛暖,掠岸翩翩燕子低。曉霽晴湖已拍橋,橋邊春色解相撩。分疏積雨饒鶯舌,拘束東風倩柳條。郊原雨歇看春耕,繭栗能駝稚子行。青杏欲嘗先齒軟,海棠開遍恰新晴。
長天杳杳道冥冥,一士孤風達至精。云若有心應有著,魚緣輕餌是輕生。何人楚澤三年放,此地家灘七里清。應宿將臣皆列士,未將煙水博功名。
何人灑酒臨江夜,亦有中流擊楫過。如此壯心吾欲起,那堪安樂聽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