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留別七弟兼簡劉郎
二年牢落坐回山,平日交親夢寐間。
關外相逢非素約,樽前一笑慰衰顏。
匡衡沿牒朝廷遠,王粲從軍幕府閑。
跋馬題詩離緒亂,霜風蕭颯鬢毛班。
二年牢落坐回山,平日交親夢寐間。
關外相逢非素約,樽前一笑慰衰顏。
匡衡沿牒朝廷遠,王粲從軍幕府閑。
跋馬題詩離緒亂,霜風蕭颯鬢毛班。
兩年來落魄地困守在山中,平日里的親朋好友只能在夢里相見。在關外相逢并非預先約定,在酒杯前一笑寬慰了我衰老的容顏。我像匡衡一樣按例為官卻遠離朝廷,又似王粲從軍在幕府中清閑度日。勒馬題詩時離情別緒紛亂,秋霜中風聲蕭瑟,兩鬢已斑白。
牢落:孤寂、無所寄托。
回山:可能指詩人所處的山。
素約:預先的約定。
匡衡沿牒:匡衡,西漢經學家。沿牒指按常規調任官職。
王粲從軍:王粲,東漢末年文學家,曾依附劉表,后歸曹操。
跋馬:勒馬。
班:斑白。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仕途不順,困守山中兩年,在關外偶然與七弟相逢。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或詩人個人遭遇挫折,使其有遠離朝廷、不得志之感。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的人生感慨和離情別緒。其特點是用典貼切,情景結合,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境遇下的真實心境。
陶家籬下未開時,曾得西風借力吹。月影夜深籠素艷,分明殘雪兩三枝。
絮影紛飛無數,來又去。最惜十日,輕陰衣冷沾花霧。春殘獨倚簾櫳,漸有瀟瀟雨。空妒。軟語雕梁燕雙乳。歡意減剩,別夢尋遙浦。夢醒思量,啼濕袖羅慵舉。誰識情深,宛轉留春訴鸚鵡。漫剪同心蠟苣。
深情知在霈恩邊,肯為閒花醉后顛。不是看山駐陽朔,即應倚擔待長船。
凝陰齊憂端,六合同凜冽。冰鋒入瓶樽,卻此霜下杰。虛壁熒四照,孤幾心光結。豈關護養殊,盡性為奇節。采露憶芳晨,裛袖香未滅。微茫履時心,隨序驚飄瞥。萬物有成毀,愿續須臾絕。號木晚未休,催年亦何切。
春睡不知曉,覺來天已光。七條衣未著,五味粥先香。宰相雞鳴起,凡夫徹夜忙。不知禪和子,將底報君王。
白日人事勞攘,夜里只了瞌睡。忘記安排說禪,且望諸人不罪。
子欲濟民非為己,我貪修道不憂貧。直須勉強方成業,只恐因循易老人。
暮春閒庭草積,露痕泫。蝶粉初褪,鶯舌空圓,東風萬點。花飛未放,珠簾輕卷。簾外比、隔天涯更遠。最憐半生舊好,如夢散。竟夕凄涼盡,不似陪歡宴。怕經別地,裊裊垂楊自勝剪。旅愁誰共消遣。
空階日晚雨才乾,小婢相隨倚畫闌。金釵誤掛緋桃落,羅袖愁依翠竹寒。
湖上墓旁屋,傳聞修水筒。尋幽一筇雨,吹夢萬山風。收取英靈去,銷磨醉醒中。放梅樓閣曉,應變北枝紅。
一株短短八九寸,四面青青千百枝。作供佛前偕瑞竹,移根石上入銅池。
千般說,萬般喻,特地令人轉不悟。西風昨夜泄天機,郁郁黃花香滿路。
朝來經閣課楞嚴,撩亂飛花競撲簾。似是青腰誇黑帝,故教姑射混無鹽。地爐無奈貂裘薄,斗酒難供座客添。詩債惱人眠不得,夜寒殘管亦須拈。
道人愿力如天溥,度盡眾生方自度。若還纖芥未蒙恩,我終不舍升天路。
梅圃初成塵土飛,早來煙雨便霏微。天時人事欣相得,可驗蒙恩朝夕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