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處士歸弋陽山居
暫來城市意何如,
卻憶葛陽溪上居。
不憚薄田輸井稅,
想到家山無俗侶,
逢迎只是坐籃輿。
暫來城市意何如,
卻憶葛陽溪上居。
不憚薄田輸井稅,
想到家山無俗侶,
逢迎只是坐籃輿。
你暫時來到城市感覺如何呢?卻又回憶起葛陽溪邊的山居生活。不害怕用微薄的田地去繳納賦稅,想到家鄉山中沒有世俗之人,迎接往來只是坐著竹轎。
處士:指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
弋陽:今屬江西,詩中稱“葛陽”。
井稅:田稅。
籃輿: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形制不一,一般以人力抬著行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定的世俗紛擾,而像李處士這樣的人向往隱居生活。詩人送友人歸山居,可能是有感于友人對山居生活的眷戀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山居生活的贊美和向往。其特點是通過對比展現兩種生活狀態,語言樸素。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詩篇,但反映了當時部分文人對隱居生活的追求。
野人厭羹藜,家有庖丁刀。徒誇批導手,肯念耕稼勞。隱然肉山雄,畏彼尺箠操。春泥臥寒野,夜月犁東皋。辛勤力已盡,觳觫禍豈逃。誰無惻隱心,鮮能勝貪饕。蓋帷猶示恩,況異犬馬曹。
輕輕制舞衣,小小裁歌扇。三月柳濃時,又向津亭見。垂淚送行人,濕破紅妝面。玉指袖中彈,一曲清商怨。
書卷茶壚百慮融,夢回午枕竹窗風。忙身見畫剛生愧,安得身閒似畫中。榮貴匆匆僅目前,靜中光景日如年。荊州運甓成何事,不博柴桑一醉眠。
十年樹木靠園丁,華廈文明一脈承。蠟炬精神桃李育,春蠶風格感心靈。
秋深鶗鴂不曾啼,委地黃花半作泥。商略重陽攜酒去,還應買棹出城西。蒹葭白露不成霜,漏盡南天似夜郎。昨夜窗前疑見月,平階一碧漲方塘。中秋騎月送行人,阻住行人懶問津。米價天河休更卜,御寒今已桂為薪。寒蛩寂寂聽無聲,去雁歸鴻怯遠征。天意為憐幽草色,人間始重晚秋晴。
長安堰口長安閘,一度經行一斷魂。不道秦川在何處,只驚行色近中原。
弟死師門臣死主。變亂相從,陷陣摧鋒去。一幅禺珠愁日暮。無人會得圖中語。彈指殘棋今似古。只少綱常,反道先生苦。欲起忠魂來問汝。滔滔天下何勝訴。
群流爭亂石,摧坱棧車過。雕戈揮落照,樓櫓黯橫波。秋殘問古渡,天外走長河。明日江關隔,馬首朔塵多。
幾回托乘赤松游,南國才名羨倚樓。川岳尚留宮錦色,煙光長帶玉堂秋。天連紫閣三山近,水接瑤池一葉浮。此日金鑾徵太史,白云芳草臥羊裘。
杜娘家。謝娘家。樓壓官橋柳半遮。簾波漾彩霞。拾飛花。怨飛花。望斷郎來日又斜。東風吹鬢鴉。
豈曰道路長,君懷自阻止。妾心亦車輪,日日萬馀里。妾作溪中水,水流不離石。君心楊柳花,隨風無定跡。
門掩斜陽,滿院里、零花瘦草。疏簾卷、紙窗風緊,玉爐煙裊。天末數聲征雁過,林邊幾點歸鴉噪。悄無人、落葉冷空階,紅誰掃。題不盡,傷心稿。消不盡,閑煩惱。算眼前愁境,又添詩料。翠影自憐雙袖薄,病魂已約三秋老。待巡檐、索笑問寒梅,春還早。
雪凍山上云,雪埋山下路??丈郊艧o人,尋梅在何處。
煙鎖短籬花,云籠長堤樹。微風拂袖來,秋燕穿籬去。暝色遞秋聲,桐葉灑秋雨。湘簾終日垂,砌下寒螀語。
聽得鳴鳩逐婦聲,行人相顧各心驚。夜闌云散天如洗,乞得曹橋一路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