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端公赴度支江陵院三韻
津亭風雪霽,斗酒留征棹。
星傳指湘江,瑤琴多楚調。
偏愁欲別處,黯黯頹陽照。
津亭風雪霽,斗酒留征棹。
星傳指湘江,瑤琴多楚調。
偏愁欲別處,黯黯頹陽照。
渡口邊的亭子在風雪停后放晴,我以酒為你送行,挽留著你的行船。你帶著使命前往湘江,所彈瑤琴多是楚地曲調。我特別發愁到了要分別之處,黯淡的夕陽正照著我們。
津亭:渡口邊的亭子。
霽:雨雪停止,天放晴。
征棹:指遠行的船。
星傳:指朝廷的使命。
楚調:楚地的曲調。
黯黯:形容昏暗無光。
頹陽:夕陽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崔端公要前往江陵度支院任職,詩人在渡口為其送行,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此詩主旨為送別友人,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表達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唐代送別詩的常見風格。
綠攬迮題錦,
雙裙今復開。
已許腰中帶,
誰共解羅衣。
捫參歷井,恰匆匆三見,西州七夕。怪得驕陽回避晚,猶去新秋兩日。天上良宵,人間佳節,初不分今昔。夜來急雨,洗成風露清絕。
因念萬里飄零,君平何在,誰識乘槎客。插竹剖瓜休妄想,巧處那容人乞。院宇初涼,樓臺不夜,漫說經年隔。引杯長嘯,醉看天地空闊。
大江東去,是吾家、一段畫笥中物。襟帶五湖吞百瀆,說甚黃州赤壁。兩岸蘆汀,一灣柳浪,海涌潮頭雪。蒼浪聲里,漁翁也是豪杰。
明年準擬歸來,輕舟短棹,兩腋清風發。春水穩如天上坐,閒看浮漚興滅。黃歇穿沙,袁崧筑壘,到處堪睎發。鱸魚莼菜,一任江天歲月。
脩泉汲短綆,
太山寄秋毫。
赤松未必爾,
勇去還渠高。
皇華嶺畔又奇峰,
峰上新亭結構雄。
亭子主人良得意,
來游多侶共春風。
離亂真成一日俱,
念君吾未計須臾。
奈何去國留吳下,
又值流亡起具區。
負盡花時春過社,
憶曾題句水沉湖。
投書舊里應難至,
便語平安豈不迂。
夢里慣登臨,趁秋光踏遍,剩山殘水。拋卻舊芳菲,人天外、休說低徊無地。蕭蕭黃葉,離魂應被鴉驚起。佳節已拚隨分過,零落天涯行李。
誰憐獨自攜壺,對歌沈舞歇,難消一醉。風雨滿危城,凝眸處,黯黯寸心千里。清狂漫理。佩萸簪菊年時事。兩鬢吳霜容易見,供得幾多憔悴。
野景晴川。白鳥蒼灣。向滄浪、一洗塵顏。水拖衣帶,山結螺鬟。聽步虛聲,鐘梵韻,翠微間。
市樓一片,客帆千幅,問何人、到老心閑。秘書謝事,司諫歸山。見夕陽中,云卷盡,鳥飛還。
湖白江紅一望間,
江山晚翠勝湖山。
兜輿便作江湖主,
買得山頭亦等閒。
歲前三日到君家,
溪霧連山雨兩涯。
香汎茶甘擁爐坐,
紙窗瓶水浸梅花。
貰菊賒螯,記共醉、梁溪客夜。風不定、軟簾輕漾,一燈高下。白發放顛長忍餓,朱門慳酒偏遭罵。曉雞號、猶欲挽銀河,杯中瀉。
書散誕,蕭思話。聲嚄唶,甘興霸。每廁身鐺杓,袒而行炙。老興郎當烏啄肉,秋懷浩蕩鷹離架。怪新來、痹疾偃霜檐,酸風射。
停橈天霽時,
撒網水深處。
不詫網無魚,
掛得珊瑚樹。
萬物寧無吐氣時,
平生愛誦杜陵詩。
如今天下知元結,
六百年間再見之。
不向辛夷樹下行,老來無意賦閒情。可能尚似韓夫子,猶有兒曹識姓名。
昔時鄴下劉公干,今日周南太史公。兩鬢似霜須似戟,不應孤負北窗風。
海國知秋早,涼生萍末風。
候蟲吟四壁,疏雨落孤桐。
齒任衰遲逼,心憐少壯同。
那能悲髀肉,垂老尚樊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