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
鐵馬風塵暗,金龍日月新。
衣冠懷故國,鼓角泣離人。
自分流年晚,不妨吾道春。
方來有千載,兒女枉悲辛。
鐵馬風塵暗,金龍日月新。
衣冠懷故國,鼓角泣離人。
自分流年晚,不妨吾道春。
方來有千載,兒女枉悲辛。
戰馬在風塵中顯得昏暗,新朝的氣象如金龍下日月煥新。身著傳統衣冠的人懷念舊國,戰鼓號角聲里離人悲泣。自己本知歲月已晚,卻不妨礙心中道義如春生。未來還有千年時光,后輩不必空自悲傷。
鐵馬:披鐵甲的戰馬,代指戰爭或動蕩的時局。
金龍:可能指新政權的象征,與“日月新”共同喻指新朝初立。
衣冠:代指士大夫或傳統文明的繼承者。
故國:指已覆滅的舊朝。
鼓角:戰鼓與號角,軍中樂器,此處渲染離亂氛圍。
流年:流逝的歲月,指詩人已至暮年。
吾道:詩人堅守的道義或精神追求。
方來:未來、即將到來的時代。
此詩約作于改朝換代之際。詩人親歷舊朝覆滅、新朝初立的動蕩,目睹遺民對故園的眷戀與離亂的傷痛,同時堅守自身秉持的道義,對文明傳承與未來仍懷希望,遂于元日(新年)寫下此詩。
全詩以元日為背景,通過新舊交替的景象描寫,展現了詩人對時代變遷的復雜心境——既有對舊朝的懷念與離亂的感傷,更有對精神道統的堅守與對未來的信心。情感真摯,意境深遠,是一首融合歷史感與個人情懷的佳作。
矩不成方圓不規,倦途誰與相多儀。門深不擬睡教熟,舌強猶防語或知。無事且尋黃面老,關心休問碧云姿。此身未必終如此,長日猶吟十首詩。東坡流落坐多言,我欲無言亦未全。好辨懸知非獲己,力行到底信為賢。抱琴有味無彭澤,沽酒何妨問玉川。只擬飲呼出門去,強麋置網豈當然。
且自沾微祿,誰其懷好音。青云存舊業,白發忤初心。世路信浮梗,生涯只素琴。翻嫌臺鼎上,榮辱遞相尋。
分攜如昨。人生到處萍飄泊。偶然相聚還離索。多病多愁,須信從來錯。尊前一笑休辭卻。天涯同是傷淪落。故山猶負平生約。西望峨嵋,長羨歸飛鶴。
大雪天地閉,窮陰渺寒濱。誰知江南信,已作明年春。
意氣看君跌宕多,相逢且莫嘆蹉跎。山陰興劇還看竹,池上書成幾換鵝。作賦才名工白雪,開尊風雨醉青蘿。蹇予亦是疏狂者,把臂何妨共嘯歌。
力勤瘠地亦良田,豐歉由人莫問天。曝背耘苗能著力,天公畢竟也相憐。
分蛇淪霸跡,提劍滅雄威。空馀清祀處,無復瑞云飛。仙車照丹穴,霓裳影翠微。投玦要漢女,吹管召湘妃。幸逢懷精日,豫奉沐休歸。
平生自信不謀伸,媒孽那知巧亂真。暗有鬼神應可鑒,遠投魑魅若為鄰。九天漢詔與更始,萬里湘累得自新。天地生成知莫報,一杯何日與封人。
太真名輩許誰如,況是追鋒有召車。全越已收文種治,大農能廢計然書。皂囊膽落傳應久,白屋神交意不疏。欲買豚肩趨道左,恐煩軒冕狎樵漁。
明時倭寇已骎骎,幾度神州欲陸沉。潮起敢忘瀛渤冷,云屯每覺秣陵深。蒼天空予犁庭日,紅劫先殲渡海心。近嶼新爭猶不勝,琉球更屬夢中尋。
怡步向中庭,積雪何皚皚。戰日愈自堅,依飆漸成堆。雖靡化人術,倏忽三峰開。削成像仙掌,橫度為天臺。更疑雙靈鷲,一夜自飛來。東風澹蕩吹,對爾酒一杯。不知吾與爾,玉山誰先頹。
芳辰良宴,人日春朝并。細縷青絲裹銀餅。更玉犀金犀,沾座分簪,歌圍暖,梅靨桃唇斗勝。露房花曲折,鶯入新年,添個宜男小山枕。待枝上,飽東風,結子成陰,藍橋去、還覓瓊漿一飲。料別館、西湖最情濃,爛畫舫月明,醉宮袍錦。
可人顏色擬黃金,開處偏承雨露深。不學春紅徒媚世,生來自有向陽心。
江皋寒日上,霜氣白成煙。渡口無漁舸,踟躕宿雁前。
泉壤受恩原有自,薤歌枯筆發無從。寒霜不恨戎衣薄,夜月難忘手線重。一武一文兒有立,齊眉齊壽福先鐘。且看荊楚來讞獄,遺有求生念未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