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江心寺詩
聞說東甌勝,茲游心頗降。
江心浮一寺,水面立雙幢。
路絕帆當戶,潮回月漾窗。
悠悠懐古思,把酒酹漁釭。
聞說東甌勝,茲游心頗降。
江心浮一寺,水面立雙幢。
路絕帆當戶,潮回月漾窗。
悠悠懐古思,把酒酹漁釭。
聽說東甌有絕佳勝景,此次游覽心情十分舒暢。江中心漂浮著一座古寺,水面上矗立著兩座經幢。陸路斷絕船帆正對著門戶,潮退月升清光在窗上蕩漾。綿長的懷古情思油然而生,持酒灑向漁燈以寄追思。
東甌:古代溫州的別稱,因春秋時東甌國而得名。
茲游:此次游歷。
雙幢:指江心寺前的兩座經幢(刻有經文的石柱),為佛教標志性建筑。
路絕:因寺院位于江心嶼,無陸路可通,需乘船抵達。
漾:水波搖動,此處形容月光在窗上晃動的動態。
酹(lèi):以酒澆地,表示祭奠、追思。
漁釭(gāng):漁燈,釭同“缸”,此處代指江面上的漁火。
江心寺位于溫州甌江江心嶼,為浙南名剎。此詩應為詩人游覽江心寺時所作。古代文人多有游寺題詩傳統,詩人因景生情,借詩記錄游覽感受與懷古心緒。
全詩描繪江心寺獨特景致,通過寺、幢、帆、月等意象,展現自然與人文的和諧之美,表達對勝景的喜愛及懷古之情,語言簡潔,意境悠遠,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紀游詩。
永夕見招宿,詩書盈草堂。
靜吟傾美酒,高論出名場。
窗颯松篁韻,庭兼雪月光。
心期身未老,一去泛瀟湘。
愚為童稚時,已解念君詩。
及得高科晚,須逢圣主知。
花前翻有淚,鬢上卻無絲。
從此東歸去,休為墜葉期。
新柳間花垂,東西京路岐。
園林知自到,寢食計相思。
雨斷淮山出,帆揚楚樹移。
晨昏心已泰,蟬發是回時。
高視終南秀,西風度閣涼。
一生同隙影,幾處好山光。
暮鳥投嬴木,寒鐘送夕陽。
因居話心地,川冥宿僧房。
古僧精進者,師復是誰流。
道貴行無我,禪難說到頭。
汲泉羸鶴立,擁褐老猿愁。
曾住深山院,何如此院幽。
一名兼一尉,未足是君伸。
歷數為詩者,多來作諫臣。
路翻平楚闊,草帶古淮新。
天下雖云大,同聲有幾人。
寥落故人宅,今來身已亡。
古苔封墨沼,深竹映書堂。
秋色池館靜,雨聲云水涼。
無因展交道,日暮剖心腸。
沉沉清暑夕,星斗儼虛空。
岸幘棲禽下,烹茶玉漏中。
形骸忘已久,偃仰趣無窮。
日汲泉來漱,微開密筱風。
腹是群書笥,官為六義師。
情高少塵事,朝下足閑時。
有句同人伏,無私胄子知。
漢庭公議在,正與觸邪宜。
寺去幽居近,每來因采薇。
伴僧行不困,臨水語忘歸。
磬動青林晚,人驚白鷺飛。
堪嗟浮俗事,皆與道相違。
清風枝葉上,山鳥已棲來。
根別古溝岸,影生秋觀苔。
遍思諸草木,惟此出塵埃。
恨為移君晚,空庭更擬栽。
鄉井從離別,窮邊觸目愁。
生人居外地,塞雪下中秋。
雁舉之衡翅,河穿入虜流。
將軍心莫苦,向此取封侯。
出入門闌久,兒童亦有情。
不須將姓字,長說向公卿。
每許連床坐,時容并馬行。
恩深轉無語,懷抱自分明。
高堂惟兩別,此別是榮歸。
薄俸迎親遠,平時知己稀。
鄆郊秋木見,魯寺夜鐘微。
近臘西來日,多逢霰雪飛。
修篁夾綠池,幽絮此中飛。
何必青山遠,仍將白發歸。
鳥啼亦有恨,鷗習總無機。
樹起秋風細,西林磬入微。